《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钧瓷作品集:刘富安》内容简介:刘富安(1948-2004)被公认为是当代钧瓷艺术的代表人物。我得知刘富安先生大名,是通过收藏家、鉴赏家李明辉先生,他介绍说刘富安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到去世时为止还是钧瓷行业唯一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关于中国当代有无大师,近些年来常有争议。我认为,大师有两种含意,一是某个专业领域内最杰出的、取得最高成就的、代表一个时代最高水平的巨匠,二是人们对资深的专业高手前辈的敬称。在后一种情况下,标准相对可以宽松得多。我的拙著《大师谈艺录》两册,收录的书画家有的就不见得是大师。
断然否认中国当代有大师,大都是出于嫉贤妒能心理,奥地利著名学者赫尔穆特•舍克的《嫉妒与社会》对于人类的这一天性或弱点所做的深刻剖析,可以解释很多社会现象,尤其适用于理解当今中国的“怨人有,恨人无”的仇富、仇官、仇名心理。本着乐观、务实、平和的态度,对于大师我主张还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因为一个时代有大师总比无大师要好得多,即使身边没有或不知道、看不出谁是大师,仅仅坚信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天才人物,也能使生活更美好。换个角度来说,人的眼界有限,谁也做不到无所不知,以艺术史上最具知名度与传奇色彩的凡•高为例,他在世时没有多大名气,生活事业都失败至极,倘若当时没有其他艺术大师的存在,与凡•高同时期的众人便否认自己这一代有大师,那么显然就失之于武断与错误。同时代的人没有认识到凡•高的伟大,不等于凡•高不是大师。
在文化艺术领域,才华与天分是决定性因素,而出类拔萃的才华与天分是极其难得的,孔子说“才难”,后人感慨“人才难得”就是这个道理。从人类有记载的历史可以归纳出一个结论,文化艺术的历史是由天才创造的,正如政治、军事历史是由英雄创造的。理由一目了然,当今的碌碌众生在文化与艺术领域只能生产出平庸粗劣的产品而无一例外,同理可证古时也不过尔尔。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新观点,英国思想家卡莱尔的《论英雄与英雄崇拜》以及德国哲学家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对此早有过全面论述。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