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just so so
法学的起点还是在于文化,不同的文化导致不同的法律制度。
曾经有一段时间对西方名著敬而远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不了解书中涉及的风俗习惯和典章制度。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趣谈西方名著中的法律文化”,在介绍西方名著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点的同时,对中国古代法律也有所涉及,这对于读者理解西方名著还是很有助益的。
是一个律师群里突然有大佬推荐的。作者说出版社因为销量考虑归类成中学生语文读物,有点无语,也不知道有没有卖得好些。如大佬所说,重新起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卖给财富传承行业人士肯定不错。从文学著作讲中西方法律历史,很容易读。关于公证人、律师、法庭等几篇特别好。后面有点草草收尾了。
我觉得写得非常好,通俗易懂,也有很多硬货。就是这个书系有点雷,法科生读这个也没觉得浅,怎么就成了中学生读物了。
没有脱离于文化的法,没有法能够成为永恒、四海皆准的公理。
116有关于宗族成败影响解释一则
> 非常读法
0 有用 首席备胎 2016-03-06 08:55:44
just so so
0 有用 外高桥一生 2012-02-20 14:57:55
法学的起点还是在于文化,不同的文化导致不同的法律制度。
0 有用 冷月独夜行 2013-07-15 15:01:39
曾经有一段时间对西方名著敬而远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不了解书中涉及的风俗习惯和典章制度。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趣谈西方名著中的法律文化”,在介绍西方名著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点的同时,对中国古代法律也有所涉及,这对于读者理解西方名著还是很有助益的。
0 有用 RL 2019-06-18 01:25:11
是一个律师群里突然有大佬推荐的。作者说出版社因为销量考虑归类成中学生语文读物,有点无语,也不知道有没有卖得好些。如大佬所说,重新起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卖给财富传承行业人士肯定不错。从文学著作讲中西方法律历史,很容易读。关于公证人、律师、法庭等几篇特别好。后面有点草草收尾了。
0 有用 闲倚一枝藤 2013-03-07 16:12:35
我觉得写得非常好,通俗易懂,也有很多硬货。就是这个书系有点雷,法科生读这个也没觉得浅,怎么就成了中学生读物了。
0 有用 付洪蕾 2020-02-21 20:03:29
没有脱离于文化的法,没有法能够成为永恒、四海皆准的公理。
0 有用 小瀛洲 2012-08-26 14:30:18
116有关于宗族成败影响解释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