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蔡美彪先生关于辽、金、元史研究成果的精选,内容涉及辽金元政治、军事、文化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辽耶律氏及萧氏之由来、辽代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与皇位继承、马可波罗在中国、馒头包子的由来和异同等,作者在各个问题中多有创见,且语言通俗,是广大读者深入了解辽金元史相关问题的优秀读物。
作者简介 · · · · · ·
蔡美彪,现代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任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期从事宋、辽、金、元史的研究,主持《中国通史》第五至十二册的编写工作,著有《元代白话碑集录》、《八思巴字碑刻文物集释》,与罗常培合编《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等。
目录 · · · · · ·
一、契丹族的渊源
二、辽的建立和发展
三、西辽
四、辽朝的政治制度
五、辽朝的经济概况
六、辽朝的宗教与文化
七、辽朝的文化构成
第二讲 契丹的部落组织和国家的产生
一、早期的部落状况和大贺氏部落联盟
二、可突于、涅里的变革与部落联盟的再建
三、遥辇氏后期的社会变动和氏族部落组织的逐步革新
四、新旧制度的斗争和阿保机的建国
第三讲 耶律氏和萧氏的由来
一、早期契丹的婚姻关系
二、关于耶律氏
三、关于萧氏
第四讲 辽代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与皇位继承
一、大元帅的封授与太宗继统
二、世宗与大元帅李胡的皇位争夺
三、太子制的重建与大元帅的再封授
四、大元帅重元之乱与天祚帝的继位
五、辽末的大元帅与都元帅
六、结语
第五讲 辽代后族与辽季后妃三案
一、辽代后族的演变
二、圣宗齐天后案原委
三、重元之乱与述律氏家族
四、道宗懿德后案考辨
五、天祚帝文妃案辨析
六、结语
第六讲 金朝史概述
一、金朝的政治概况
二、金朝的制度
三、金朝的社会经济
四、金朝的文化
第七讲 乣与乣军
一、辽代的乣户与乣军
二、金世宗以前金代的乣与乣军
三、金章宗以后的乣与乣军
四、成吉思汗侵金时期的金乣军
五、蒙元时期的乣与乣军
六、结语
第八讲 成吉思汗的历史贡献
第九讲 明代蒙古与大元国号
一、蒙元建号的两重体系
二、大元国号的废弃
三、也先的篡立与建号
四、达延汗非大元汗
第十讲 《元秘史》中所见古代蒙古之婚俗
一、索妻——求婚
二、订婚——定礼与许婚筵
三、从嫁
四、送嫁
五、新妇见翁姑礼
六、掳掠婚
七、收继婚
八、赐妻
九、多妻
十、结语
第十一讲 马可波罗在中国
一、语言与观念
二、地位与身份
三、游记的特点
第十二讲 说头项、头下与投下
一、说头项
二、说头下
三、头下与投下
第十三讲 曳刺之由来及其演变
一、曳刺之来源
二、辽代之拽刺
三、金代之曳刺
四、元代之曳刺
第十四讲 南戏《错立身》的时代与北曲南传
一、《错立身》戏文产生的时代
二、《错立身》与南戏的关系
三、北曲南传与南戏的发展
第十五讲 馒头、包子的由来与同异
一、馒头的历史
二、包子的历史
三、馄饨、包子和烧麦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辽朝契丹人犯法,原有投崖、生瘗(yi4,活埋)、射鬼箭(乱箭射死)、木剑(杖背)、大棒、铁骨朵、沙袋(拷打)及鞭、烙(刑讯)等刑。圣宗以后,采用汉人刑名,有死、流、杖、徒四等,死刑有绞、斩、凌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页 -
捺(na4)钵 辽朝在建立城市后,皇族仍保持渔猎骑射的传统。皇帝在四季外出游猎,其行在称为捺钵。辽圣宗以后,四时捺钵各有固定地点,形成制度。春捺钵在长春州(今吉林扶余他虎城)捕鹅,又在混同江(今第二松花江)钩鱼。夏捺钵在永安山或炭山放鹰。秋捺钵在庆州(今辽宁林西县北)射鹿。冬捺钵在永州(今辽宁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汇合处)猎虎。皇帝出猎时,朝中官员随行。夏季和冬季,皇帝即在捺钵与北、南大臣会议国事,捺钵成为政治活动的中心。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辽金元史十五讲"的人也喜欢 · · · · · ·
辽金元史十五讲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辽金元史十五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
蒙古历史:从蒙古人的角度看,元朝不等同于中国,中国只是其统治的一个区域,元朝的民族也分等级(元朝后期确立的吧):蒙古,色目,汉人(即金朝时的汉人,北人),南人(南宋汉人)。这是一种历史观吗? 社会的发展有一条自然的规律,契丹和女真都是从氏族部落社会开始发展 (1回应)
2013-06-02 17:06
-
Bla©kie (Fight 4 REAL 𘋝𗋘)
刺木学(Ramusio)本《马可波罗游记》中曾提到涿州(Giogiu)附近有一大城,名为Achbaluch,即波斯语的阿克八里Acbaliq,义为白色的城。关于此城的地望,或指为大同,或指为正定,我在河北元氏的开化寺蒙、汉文碑铭中发现,汉文中的真定路,相应的八思巴字蒙古文写作察罕巴剌哈孙(Caqan balaqasun),即蒙古语白色的城。这一蒙语地名,曾见于波斯文≪史集》(Jamiut-Tawariq),在中国文献中还是第一次出现。这不仅可以确证...2013-03-15 02:25
刺木学(Ramusio)本《马可波罗游记》中曾提到涿州(Giogiu)附近有一大城,名为Achbaluch,即波斯语的阿克八里Acbaliq,义为白色的城。关于此城的地望,或指为大同,或指为正定,我在河北元氏的开化寺蒙、汉文碑铭中发现,汉文中的真定路,相应的八思巴字蒙古文写作察罕巴剌哈孙(Caqan balaqasun),即蒙古语白色的城。这一蒙语地名,曾见于波斯文≪史集》(Jamiut-Tawariq),在中国文献中还是第一次出现。这不仅可以确证马可波罗所说的阿克八里即是真定,而且足以证明:马可波罗不懂汉文和八思巴字蒙古文,甚至也不大懂得蒙古语。阿克八里当是懂蒙语的波斯人根据蒙古语地名为他义译的波斯语名。马可在记述蒙古灭宋轶事时,曾说到统帅伯颜(bayan),传说有"一百只眼"。这显然是不懂蒙语的汉人,依据同音汉字,妄作谶语。马可不加驳斥而传录其说,可见他对"伯颜"之类常见的蒙古语汇,也还不甚了解。 引自 马可波罗在中国 一个运用文献演绎法的栗子〜 这个地名比较好玩,想起地名"赤壁",吴宇森那傻电影英文译作了"red cliff",如果再被法语译作rouge rocher,再回译成什么胡治霍榭,就变成亲妈也不认识了
回应 2013-03-15 02:25 -
Bla©kie (Fight 4 REAL 𘋝𗋘)
-
Bla©kie (Fight 4 REAL 𘋝𗋘)
捺(na4)钵 辽朝在建立城市后,皇族仍保持渔猎骑射的传统。皇帝在四季外出游猎,其行在称为捺钵。辽圣宗以后,四时捺钵各有固定地点,形成制度。春捺钵在长春州(今吉林扶余他虎城)捕鹅,又在混同江(今第二松花江)钩鱼。夏捺钵在永安山或炭山放鹰。秋捺钵在庆州(今辽宁林西县北)射鹿。冬捺钵在永州(今辽宁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汇合处)猎虎。皇帝出猎时,朝中官员随行。夏季和冬季,皇帝即在捺钵与北、南大臣会议国事,捺...2012-12-11 16:19
-
蒙古历史:从蒙古人的角度看,元朝不等同于中国,中国只是其统治的一个区域,元朝的民族也分等级(元朝后期确立的吧):蒙古,色目,汉人(即金朝时的汉人,北人),南人(南宋汉人)。这是一种历史观吗? 社会的发展有一条自然的规律,契丹和女真都是从氏族部落社会开始发展 (1回应)
2013-06-02 17:06
-
Bla©kie (Fight 4 REAL 𘋝𗋘)
捺(na4)钵 辽朝在建立城市后,皇族仍保持渔猎骑射的传统。皇帝在四季外出游猎,其行在称为捺钵。辽圣宗以后,四时捺钵各有固定地点,形成制度。春捺钵在长春州(今吉林扶余他虎城)捕鹅,又在混同江(今第二松花江)钩鱼。夏捺钵在永安山或炭山放鹰。秋捺钵在庆州(今辽宁林西县北)射鹿。冬捺钵在永州(今辽宁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汇合处)猎虎。皇帝出猎时,朝中官员随行。夏季和冬季,皇帝即在捺钵与北、南大臣会议国事,捺...2012-12-11 16:19
-
Bla©kie (Fight 4 REAL 𘋝𗋘)
-
Bla©kie (Fight 4 REAL 𘋝𗋘)
-
蒙古历史:从蒙古人的角度看,元朝不等同于中国,中国只是其统治的一个区域,元朝的民族也分等级(元朝后期确立的吧):蒙古,色目,汉人(即金朝时的汉人,北人),南人(南宋汉人)。这是一种历史观吗? 社会的发展有一条自然的规律,契丹和女真都是从氏族部落社会开始发展 (1回应)
2013-06-02 17:06
-
Bla©kie (Fight 4 REAL 𘋝𗋘)
刺木学(Ramusio)本《马可波罗游记》中曾提到涿州(Giogiu)附近有一大城,名为Achbaluch,即波斯语的阿克八里Acbaliq,义为白色的城。关于此城的地望,或指为大同,或指为正定,我在河北元氏的开化寺蒙、汉文碑铭中发现,汉文中的真定路,相应的八思巴字蒙古文写作察罕巴剌哈孙(Caqan balaqasun),即蒙古语白色的城。这一蒙语地名,曾见于波斯文≪史集》(Jamiut-Tawariq),在中国文献中还是第一次出现。这不仅可以确证...2013-03-15 02:25
刺木学(Ramusio)本《马可波罗游记》中曾提到涿州(Giogiu)附近有一大城,名为Achbaluch,即波斯语的阿克八里Acbaliq,义为白色的城。关于此城的地望,或指为大同,或指为正定,我在河北元氏的开化寺蒙、汉文碑铭中发现,汉文中的真定路,相应的八思巴字蒙古文写作察罕巴剌哈孙(Caqan balaqasun),即蒙古语白色的城。这一蒙语地名,曾见于波斯文≪史集》(Jamiut-Tawariq),在中国文献中还是第一次出现。这不仅可以确证马可波罗所说的阿克八里即是真定,而且足以证明:马可波罗不懂汉文和八思巴字蒙古文,甚至也不大懂得蒙古语。阿克八里当是懂蒙语的波斯人根据蒙古语地名为他义译的波斯语名。马可在记述蒙古灭宋轶事时,曾说到统帅伯颜(bayan),传说有"一百只眼"。这显然是不懂蒙语的汉人,依据同音汉字,妄作谶语。马可不加驳斥而传录其说,可见他对"伯颜"之类常见的蒙古语汇,也还不甚了解。 引自 马可波罗在中国 一个运用文献演绎法的栗子〜 这个地名比较好玩,想起地名"赤壁",吴宇森那傻电影英文译作了"red cliff",如果再被法语译作rouge rocher,再回译成什么胡治霍榭,就变成亲妈也不认识了
回应 2013-03-15 02:25 -
Bla©kie (Fight 4 REAL 𘋝𗋘)
-
Bla©kie (Fight 4 REAL 𘋝𗋘)
捺(na4)钵 辽朝在建立城市后,皇族仍保持渔猎骑射的传统。皇帝在四季外出游猎,其行在称为捺钵。辽圣宗以后,四时捺钵各有固定地点,形成制度。春捺钵在长春州(今吉林扶余他虎城)捕鹅,又在混同江(今第二松花江)钩鱼。夏捺钵在永安山或炭山放鹰。秋捺钵在庆州(今辽宁林西县北)射鹿。冬捺钵在永州(今辽宁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汇合处)猎虎。皇帝出猎时,朝中官员随行。夏季和冬季,皇帝即在捺钵与北、南大臣会议国事,捺...2012-12-11 16:19
0 有用 乔麦° 2020-04-30
小论文部分写的极好,考证翔实,逻辑严谨,真是一本好书,评分不该这么低。
0 有用 [已注销] 2015-08-10
读了写辽代政治的三篇,涉及宗室、外家等问题,颇有大师风范。最近若干年中,尽管不断有新研究对于蔡文进行修订、商榷,但无疑还是或多或少地继承了蔡的分析框架。又读《明代蒙古与大元国号》。上述诸篇,均以“跳跃性思维”见长,方法上独树一帜。
2 有用 维舟 2018-08-31
考证功底扎实严谨,但史观、方法论均有老一辈的明显印记。作者潜意识中,看来是将辽金元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来看待的,而不是置于更开阔的欧亚历史框架中;甚至即便谈到马可·波罗,也是当作“中西文化交流使者”来看待的。像“馒头”一词,米华健即注意到它在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传播现象。此外,本书写法也类似教科书,三朝起头的历史概说,全无必要。
2 有用 一八 2017-03-03
三星半。概论确乎讲座程度,简洁明快。金元较少、辽写得比较有意思~利用了一些出土墓志。选文不出《辽金元史考索》
0 有用 savook 2016-11-06
感觉就是把自己的平时写的论文集结成书了,全书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0 有用 迦侑 2021-01-14
这书本科时就读过了,今天才标记
0 有用 乔麦° 2020-04-30
小论文部分写的极好,考证翔实,逻辑严谨,真是一本好书,评分不该这么低。
0 有用 过期黄桃罐头 2020-02-09
有点无聊…
0 有用 vassidominici 2019-12-17
论文集
0 有用 都尼玛神马玩意 2018-09-14
9.1-9.3 7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