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交易笔记 短评

热门 最新
  • 8 Eve 2016-03-31 16:46:38

    跟投资交易没什么关系,通篇都是利率研究,对菜鸟而言还是很多干货的。

  • 7 糖上瘾先生 2016-02-15 10:00:28

    这本书很不错,屯了3本。优点不说了。说下缺点:1、没有用更新后的知识体系来梳理历史笔记,而是停留在原始笔记上,最多只是修修补补,所以前后差异很大。2、交易不是寻找每段行情的解释,而应该是当时的数据、分析逻辑和交易想法。3、有些在作者看来大家都有的深入研究,读者还是希望能看到的。

  • 10 Miss Low 2017-08-12 23:10:41

    债市相对于股市来讲,太科学了....无论市场给什么信号,都会立刻做出相应反应。我觉得除了债市跟经济基本面相关性很高之外,还有个原因是投资债市的散户并不多……整个市场情绪是偏理性的

  • 8 m33 2014-04-08 23:59:31

    事后诸葛亮

  • 2 勝負師董寶珠 2014-02-24 10:45:16

    看不太懂,感觉和他写的研究报告差不多。

  • 3 yydsの小叶子 2013-05-04 20:27:21

    之前做 证券投资作业,算是大概的翻过了,具体分析只看了02年和03年。觉得每章的导读 最值得看。经常会觉得 为什么经济会搞出这么多名词,所以智商高的人才能赚到钱吗

  • 2 大毛光光头 2012-08-27 11:07:20

    读第一遍吸收不了。第二遍感受深很多。

  • 3 泠锋 2018-08-17 14:55:00

    17年准备中信固收实习面试时读了下框架部分,董德志是偏重基本面的大佬,这本书被称为“红宝书”也是因为其作为国内相关类型书籍的开拓者所具有的学习价值,前面利率的部分虽然枯燥但也需要认真学习,计划后面结合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一些年度回顾性的研报一起学习了。不过近一两年,债券研究的框架发生了变化,这也是为何坚持基本面的如董德志在17年始终看错的原因,需要综合各方面基础建立一个更新的框架才好。

  • 2 大智若萌 2019-07-16 21:54:00

    这两天读完,红黄蓝三本,复盘从2002年到现在的债券市场和宏观经济~

  • 2 alfa 2015-11-11 21:46:08

    勇猛有余,巧妙不足

  • 1 綠仔 2013-10-06 22:29:42

    放假的时候翻了一下 总之觉得写的太细致了反而看不到很多宏观上的东西 justsayin...写这么多年真不容易啊 007

  • 1 zdg 2013-04-21 18:06:56

    不错的债券投资历史回顾,分析框架也不错,不过在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量化研究方面显得有些泛了

  • 0 老李 2012-03-20 19:36:20

    这本书今天刚到手。初初翻阅了一下。我就想给五颗星了。里面有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 0 502的牛 2012-11-05 15:23:52

    非常有启发,对债券市场了解多了许多

  • 0 2013-11-27 15:51:35

    :F832.51/1315

  • 0 小红帽 2014-05-20 17:59:05

    利率研究笔记

  • 1 Tacher 2018-12-07 11:47:36

    先对于02-10年中国债券市场进行回顾,后对于主要的利率指标与长期利率预测进行分析。思路上,作者仍然坚持经济基本面为导向,政策面与资金面存在滞后性,并提出双轮驱动的长期利率变化分析框架:影响长期利率波动的因素是通货膨胀因素(以CPI为综合代表指标)与经济增长因素(以工业增加值为综合代表指标),后期也补充进国际因素(美元指数)。在绝大多数时期,长期利率的变化方向都是和CPI变化方向同向相关, 而一定时期中,经济增长因素也会成为影响长期利率的主要动力。在多数时期我国的经济增长都是平稳有序的,因此通胀是长期利率方向的决定性因素。对于长期利率变化而言,CPI对其影响主要在绝对水平高低和后期变化形态两方面,后者比前者更重要。而在具体分析时,要注重超预期因素,包括高频超预期表现与市场焦点切换超预期。

  • 1 米占米占 2019-10-20 17:32:32

    作者写的看似流水账,但是却揭示了一个不可忽略的重点,做交易尤其是宏观交易,需要在脑海中有一个分析框架。市场标的,市场焦点,长期趋势与小矛盾。Build ones own framework.

  • 1 狄俄尼索斯 2019-08-11 20:22:41

    花了一天时间泛读完毕,更适合做一本工具书,平时若想精读通读下来未免实在枯燥。但翻完有一种深刻的感叹:“看看人家这报告写的!”可实务、可理论,可具体、可抽象,可低维、可高维。第一篇具体详尽的回顾并分析了2002-2010九年间每一年、每半年、每季度、每月的利率市场走势;第二篇论述了短中长三种不同期限利率品种的关系;第三篇是作者最看重的基本面分析,包括CPI和经济增长两个主要方面;第四篇和第五篇分别是货币资金因素和政策因素,但作者认为这两种因素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第六篇包括了几篇随笔漫谈,其中第一篇文章最是经典,“分析框架的化繁为简”区区一个小短篇就把整本书的脉络梳理清楚了。整本书有大逻辑,章节内部又有小逻辑,一环扣一环、大逻辑套小逻辑,很见功力。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