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诺芬的苏格拉底 短评

热门 最新
  • 9 陆钓雪de飘飘 2016-10-26 01:41:21

    施特劳斯的总体倾向暗示——他的著作也表明——,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对话中的苏格拉底尽管在描绘的时候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别,其实则一般无二。这项研究是在澄清某种失去的自然世界的现象,因为诸现代传统已然掩盖了这种现象。施特劳斯反思阿里斯托芬和色诺芬,就是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审视一位看似很好理解因而难以理解的苏格拉底。这位色的苏其实很类似于阿里斯托芬笔下的埃斯库罗斯,针对雅典帝国修辞而亢龙有悔,在教化大众时并没有意识到大众与他们之间已经产生了不可弥补的分裂 。又或者说,他提供的是施公笔下的第二种哲人——中苏。而柏拉图笔下的苏则更像是《圣经》中的上帝,经历了少年、中年、壮年、老年的生命全程,往往是后来写的对话录更呈现了早期的苏格拉底,其中苏格拉底的智性发展勾勒了一出出哲学事件,表征着苏格拉底时刻。

  • 3 陈归礼 2017-09-21 09:58:26

    色诺芬在自己最完善的言辞中回应着自己的苏格拉底,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直接在源初之地表述苏格拉底思想的核心与德性的“意见”,与柏拉图相比,二人笔下的苏则本质上并无差异。而这种娓娓道来的纯粹事件性的叙述,则是色诺芬的独特之处,也是他容易被遗忘的原因。单纯在阅读上,很像《瓦尔登湖》。

  • 2 愚公 2013-06-05 21:28:05

    在这部书中,施特劳斯讲解了色诺芬的《回忆》《申辩》和《会饮》三个文本,通过对于其中苏格拉底形象的描述,刻画了一个回避哲学,专注美德与城邦的政治哲人。可以说,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辞,都是对于审判的辩护——在城邦中为哲学辩护。

  • 0 柳隐 2012-03-28 10:56:50

    苏格拉底的精灵还是命神呢。除了错别字以外,翻译上觉得有些句子很难理解

  • 0 ΑΙΟΡΟΣ 2013-06-02 10:57:13

    仔细读过《回忆》后再跟随施特劳斯的线索可以找到一些他的提问的疑似解答,封底的介绍有很要命的错误……

  • 0 shenhao19 2012-07-07 15:51:09

    家政是治国,中国人可能认为治国齐家,但是希腊人将女人与奴隶剥离出人的范畴,这种看法就荒诞了。

  • 0 项平 2022-03-12 21:22:29

    与商务吴译本《回忆苏格拉底》对读。施特劳斯说色诺芬较之柏拉图much more laconic, reserved, or bashful(又说“唯有色诺芬塑造的苏格拉底是the citizen, the stateman, the captain”,恐怕暗自对应),是隐秘写作,与苏格拉底一般不愿区分“明智”与“审慎”。几个有趣的点:以苏格拉底常在公共场所,指出其想法无藏身之处,佐证“不虔诚”罪名纵于私密地亦无可寻(何为place?)。关于以德行而申治国齐家之道,“色诺芬是想说,法律不禁止不敬拜诸神和败坏青年?……很有必要提出‘什么是法律?’这个问题。”苏转向不成文法,背后是探讨“这人自身”的虔诚—自制序列。“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时不时地凭狗起誓;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只让一只狗凭宙斯起誓。”

  • 0 xswcyj 2022-04-14 14:34:22

    施特劳斯对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申辩》、《会饮》三篇的义疏。

  • 0 Liberequal 2023-12-06 16:02:10 上海

    封笔之作,施特劳斯自己认为这本书是他一对一向聪明的年轻人袒露自己,一如苏格拉底。开头carry in和lead in的区分据说是揭示了柏拉图和色诺芬笔下苏格拉底形象的不同,又一如理想国开头哲人的下场。看完我就明白了,我不是那个聪明的年轻人,实在领会不了哲人的智慧。

  • 0 晴雯 2019-07-12 18:30:13

    怪了怪了,不仅没看懂还完全忘记了自己有没有看过《回忆》……智力缺陷

  • 0 泠夜 2017-12-13 16:16:10

    很好的解读了色诺芬的文本所蕴含的东西,同柏拉图的苏格拉底不同,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更政治,同时也更巧妙

  • 0 輞川 2018-05-25 17:31:07

    算是翻了一半

  • 1 砚一 2019-07-01 13:45:46

    《色诺芬的苏格拉底》与其说解决了什么问题,不如说提出了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可以在柏拉图的著作中找到线索。色诺芬的写作原则是“记住那些美好的而不是丑恶的事物,这是高贵、正义和虔敬的。”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并不是完美的圣人形象,因为他缺少男人(ανήρ )的美德,即在伤害敌人方面超过敌人。本书隐藏的主线是“美德可教吗?”,苏格拉底的工作是促成天性良好的人与城邦的结合。不少人就算皓首穷经也不能走近哪位圣哲的心灵,这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学者治学只不努力,只能怪脾性不对,脾性不对还强拧在一起只可能是貌合神离。售卖知识是对知识最大的误解。

  • 0 立青 2021-06-30 15:49:00

    被遗忘的色诺芬

  • 0 电表倒走 2020-08-08 22:13:32

    苏格拉底的平凡和不凡其实就在一些细节吧

  • 0 自柔 2016-10-12 23:16:13

    初看普普通通,似乎仅仅是对《回忆苏格拉底》的疏解,看不出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其文字底下藏着的深意,只有反复揣摩才能见端倪。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