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国学研究院述论》主要内容简介:著名史学家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曾说:“历史学和语言学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容易由个人作孤立的研究了,他既靠图书馆或学会借给他材料,靠团体为他寻材料,并且须得在一个研究的环境中,才能大家互相补其所不能,互相引会,互相订正,于是乎孤立的制作渐渐的难,渐渐的无意谓,集众的工作渐渐的成一切工作的样式了。”正是基于新的学术体制的内在要求,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界成立了众多的人文学术研究机构,其中尤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①、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最为著名。这些人文研究机构的创立与发展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既是现代学术的创造中心,又是现代学术思想、学术方法的教育中心;它既是中国现代学术体制化进程的产物,但它的创立与发展又进一步推动这一学术体制化的进程。现代人文学术机构的发展使中国现代学术研究在短时间内改变了落后于西方汉学的局面,创造了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史的一个“奇迹”。
2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7-01-31 22:12:51
一看就知道有赶工的嫌疑,其实只是交代了跟“清华国学研究院”相关的三位导师和一位未能发挥实际影响的主管而已,书名有些误导人。当然,作为通识读物还是够用,评判历史人物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也都较为可取。
0 有用 好书数行 2013-05-21 17:30:18
作者多用时下的二手资料,写作速度应当不慢。搜罗铺陈,做得还算“实”;每当“我认为”三字出现,后面就流于“虚”。可以枕上一读,不过一读而已……
0 有用 乾坤子 2021-05-05 10:04:24
所用资料多为二手文献,连《清华周刊》《清华年报》这些最基础的东西也未引用参考;全书亦毫无己见,转手贩卖他人观点而已。所收文章多为合作文章,封面页与版权页可以标示为“著”?不应该是“主著”或“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