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的笔记(16)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Laconic (无知)

    这个记录母亲和孩子内心改变的实验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相对的平等日同时也显示出他们之间的不同。孩子和成人的反应都源于他们的内心。从所谓“此刻的情感拍档”上来说,他们是平等的。孩子的反应大部分都源自生物性的、模式化的―躯体或仅仅是气质上的,而没有形成具体的着成人和孩子间互动积累的意义一主要由成人的内心经历所塑造综上所述,虽然孩子给成人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成人是根以据早已存在的内部世界将其内化的,然...

    2015-09-28 15:50:12

  • Laconic (无知)

    斯特恩(Stern,1985)描述了在最早的阶段,孩子是从母亲的亲的存在来发现自体的。奥格登(ogden,1989)认为,孩子用母亲的存在和陪伴从无生命的世界中塑造自身的过程是其自体缓慢.稳定的浮现过程。克莱因(Klein,1975a,b)和费尔贝恩(Fairb airn,1952)指出,孩子因为面对焦虑才被激发去学习技能。这些技能(第三章描述的被总结为内射和母亲相处的经验,把愉快的关系从受挫的关系中分裂出来的心理机制。母亲做的对或不对...

    2015-09-28 15:50:01

  • Laconic (无知)

    费尔贝恩指出,“孩子是出于自身的需要而形成俄狄浦斯情境的”,在孩子和父母的三角关系中,为了处理新出现的性别意识,孩子应用了分裂这一方法,由此创造了俄狄浦斯情境。这不仅仅适用于与父母的关系中出现的性别意识,而是普遍存在于各种关系中,这是被孩子内在的发展所驱动的 由此俄狄浦斯情境可以被定义为:首先是三角关系中性别意识的产生,其次是解决冲突的一种努力,孩子将父母客体中好的和坏的、令人高兴的和拒绝的特质...

    2015-09-28 15:49:50

  • Laconic (无知)

    在费尔贝恩建立其人格客体关系理论体系的最后阶段,他提出精神结有的六部分模型:中心自我及其理想客体以合理的内部和谐为特征:拒绝客体和内部破坏者后来他称之为反力比多自我)以愤怒,被害焦虑和挫折感为特征;兴奋客体和力比多自我以渴望和过度唤起需求的焦虑为特征 以梦的角度来进行思考的相关发展始于费尔贝恩1944年的论文·从客体关系角度考虑的内部精神结构:通过分析其被分析者的梦,费尔贝恩展示了6种内部精神结构的...

    2015-09-28 15:49:37

  • Laconic (无知)

    这两种移情可彼此融合。事实上,一种移情的使用可用来取代另外一种移情。例如,一名癔症患者迅速猜想治疗师是一个色情性的爱的客体,此时,他是用一种性欲化的兴奋性焦点移情来代替那种害怕治疗师无法包容其焦虑的潜在情境移情。当患者担心正性的母性抱持不大可能出现时他就会用一种性欲化的躯体拥抱来掩盖其对即将到来的痛苦且不可避免的缺失感到的恐惧, 在心理治疗中,我们主要与情境移情一起工作。它涉及治疗师的安全性和可...

    2015-09-28 15:49:22

  • Laconic (无知)

    与此相反,温尼科特对过渡性客体和过渡性现象的描述却强调了婴儿在母婴空间的主动性活动,而这种主动性在比昂的描述里是没有的。这里起作用的主体是婴儿的自体,其努力想从与作为客体的母亲之间的活动中获取一些东西。在如此描述常见的外部活动时,温尼科特暗示着婴儿内射了母亲,但他并没有告诉我们—至少他不是这么说的—母亲自己当时在做什么活动。温尼科特所关注的婴儿从与母亲的活动中获得东西是为了 创造出一些外在的东西...

    2015-09-28 15:48:48

  • Laconic (无知)

    这个空间中,婴儿能被允许并被鼓励使用来自于母亲以及代表母亲的东西,并且可为其自身的目的发现以及操作而自由地使用这些东西。同时,婴儿会感觉到似乎是自己发明了这些东西,尽管事实上是母亲将它们放在那里的。这个空间具有互动的特征:母亲和婴儿共同合作使得东西变成是婴儿自己的。此空间最终将演变成创造力的源泉,成为婴儿能够“玩耍”的外部心理空间雏形。

    2015-09-28 15:48:38

  • Laconic (无知)

    波拉斯近期的工作加深了我们对内射过程的观察和理解。他提出的“抽取性内射"(extractive Introjection)这个概念,指的是某一个体将起源于另一个体的情感带走,从而使得另一个体感到到丧失了自身的一部分。他举了一个婴儿溢奶而其父母回应以愤怒和指责的例子来说明。此时,婴儿没有机会因其过错而感到恰当的悲伤,相反却只能对成人的情感进行回应。成人拿走了来自于婴儿的原始情感。波拉斯没有将此临床观察作为内射的一般机制,...

    2015-09-28 15:48:27

  • Laconic (无知)

    而比昂将这些来自婴儿的焦虑和需求称为“被容纳之物”。母亲的功能就是吸收婴儿的投射性认同,在内射性认同婴儿投射物的过程中,将婴儿的这些焦虑转化成“具有较少毒性的、更易处理的方式,然后再反馈给婴儿,而此时是以一种更为成熟的方式,所以母亲才能放心地将其“借给”婴儿。接着,婴儿重新内射这些被容纳的、经母亲处理的焦虑逐渐地平静、稳定下来,并走向成熟。

    2015-09-28 15:48:18

  • Laconic (无知)

    自体(攻击者部分)或者被威胁的部分自体内射性认同—另一种与投射性认同相对应的机制一是指个体通过吸收另一个个体的某一方面,以此来增加或者控制自身人格的某些部分然后进一步地与该外来的部分产生认同并且表现得似乎这些外来的部分就是自体本身的一部分。西格尔(SegaL.1973)指出,内射性认同是“当客体被内射入自我时,自我认同其部分或全部特征的结果”。这样,婴儿就 能吸收母亲处理他洛伊德(1917)很久以前就已描述过...

    2015-09-28 15:48:03

<前页 1 2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