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黑童话+流浪汉小说。赫拉巴尔日子过得并不好,但这本书写得却像布列松照片中那个给爸爸跑腿抱两个大酒瓶的孩子一样兴高采烈。所谓神借着人手写作,大概就是指这类作品吧。
“尽管我的道路从头到尾都长满了杂草,但也只有我自己是我这一生的见证人。”
完爆茶馆!东欧文学赛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是要 干一行 爱一行…
就像又看了一遍《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感觉
赫拉巴尔的小说正是属于我的小说,想作却没有作出来,也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戏。
昆德拉说《好兵帅克》是最后一本大众欢迎的伟大小说:因为狂欢。这本其实有类似意味。只是帅克横向见证战争每个细节的荒诞,这本是纵向时间轴描述布拉格人民经历的一切。波西米亚人的一切悲喜,最后都会变成放浪嘲谑的舞曲。很轻。
意犹未尽啊,十八天写成的杰作,尤其喜欢最后两篇《我没有找到她的脑袋》《我是怎样成为百万富翁的》,体会那种超然之上的孤独
连续少停顿的叙述要在状态好的时候才看得进去。
到第4章精彩起来
赫拉巴尔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就有过一段话,说是为了写作推迟死亡,这位捷克作家在完成这部《国王》时坚持不修改,不多看一眼,可见这段往事在他心中的重量,挖掘过一次就不想再去回首。但是这部作品,在这些年里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流传在世界各地,甚至也翻拍成了电影是有它自身的原因的。或许我们每个人在谈及死亡时都是在对自己做一个询问,从力争上游而甘于默默开垦一条不见尽头的路,这就是人生的意义,至少对于我来说,百万富翁的阵营没有我的一席之地,那我就甘愿成为镜子中另外一面的我自己。
最后一个章节,读着要哭出来。还担心,蒂迪尔会不会被雪埋了?会不会就此死掉,像《过于喧嚣的孤独》中的打包废纸的汉嘉?谢谢赫拉巴尔让他活下来,尽管救赎他的是:白日在雪中寻路,晚上用字母书写,还有乡人、马、羊、猫咪。
辛辣的讽刺、苦涩的幽默,以及天马行空的魔幻的综合体。不分段或超长段落强化了说书式叙事的急促感和压迫感。可惜有些太过啰嗦,开头两章也不够精彩(写得最好的是3-4章),与《过于喧嚣的孤独》有差距。
泪点一直很歪,但这次歪到黑洞去了。凌晨两点我想睡觉,想起晚上看的《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哭了。原因是……太易于人类阅读了!虽然赫拉巴尔老头也是好几页不见分一个段的主,但每句都确保让人轻松消化。于是我这个数天前还被拉美文学爆炸虐得体无完肤找不到北的可怜虫感动滴流下泪来。不许笑。
真棒,老一辈翻译家翻译也好
以小人物之经历,完美呈现时代的喧嚣与荒唐;以极具画面感的情节,完美呈现诗意的轻盈;十八天写下的十三万字的小说,一字不改。凡此种种,皆证明了作者的天才。
之前看电影版觉得非常精彩,如今读原著更是酣畅淋漓,赫拉巴尔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天才作家,他用幽默、荒诞、甚至魔幻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那个沉重、残酷、并且黑暗的时代。 (22)
花了一个下午重新看了一遍,很好看。然后发现,赫拉巴尔写东西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分段,一个段落可以写上十几页
之前因为有事读了一半就搁下了,不过赫拉巴尔的书当真有种拿起就放不下的奇妙力量超级痛快……此前深恶痛绝于一页也不分段的书,但是读完看到他人评论才发觉老爷子七八页不打个回车我也根本注意不到……
捷克人透着乐天劲儿的小聪明尽显无疑
一般般。不太喜欢。
>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60 有用 虾米 2015-12-08 09:46:20
黑童话+流浪汉小说。赫拉巴尔日子过得并不好,但这本书写得却像布列松照片中那个给爸爸跑腿抱两个大酒瓶的孩子一样兴高采烈。所谓神借着人手写作,大概就是指这类作品吧。
55 有用 小林青子 2018-01-07 13:45:31
“尽管我的道路从头到尾都长满了杂草,但也只有我自己是我这一生的见证人。”
39 有用 柴斯卡 2013-05-20 12:56:04
完爆茶馆!东欧文学赛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是要 干一行 爱一行…
38 有用 巴尔扎小人 2015-06-10 22:50:44
就像又看了一遍《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感觉
8 有用 严彬 2014-03-25 21:55:33
赫拉巴尔的小说正是属于我的小说,想作却没有作出来,也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戏。
8 有用 张佳玮 2019-01-23 20:18:08
昆德拉说《好兵帅克》是最后一本大众欢迎的伟大小说:因为狂欢。这本其实有类似意味。只是帅克横向见证战争每个细节的荒诞,这本是纵向时间轴描述布拉格人民经历的一切。波西米亚人的一切悲喜,最后都会变成放浪嘲谑的舞曲。很轻。
4 有用 巍巍北洋 2013-11-15 11:28:33
意犹未尽啊,十八天写成的杰作,尤其喜欢最后两篇《我没有找到她的脑袋》《我是怎样成为百万富翁的》,体会那种超然之上的孤独
4 有用 昨夜有人发疯 2013-07-24 16:53:29
连续少停顿的叙述要在状态好的时候才看得进去。
5 有用 张慧君 2016-06-23 22:05:11
到第4章精彩起来
2 有用 藻。 2013-01-15 11:13:47
赫拉巴尔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就有过一段话,说是为了写作推迟死亡,这位捷克作家在完成这部《国王》时坚持不修改,不多看一眼,可见这段往事在他心中的重量,挖掘过一次就不想再去回首。但是这部作品,在这些年里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流传在世界各地,甚至也翻拍成了电影是有它自身的原因的。或许我们每个人在谈及死亡时都是在对自己做一个询问,从力争上游而甘于默默开垦一条不见尽头的路,这就是人生的意义,至少对于我来说,百万富翁的阵营没有我的一席之地,那我就甘愿成为镜子中另外一面的我自己。
3 有用 晋城小郭 2015-11-25 10:49:34
最后一个章节,读着要哭出来。还担心,蒂迪尔会不会被雪埋了?会不会就此死掉,像《过于喧嚣的孤独》中的打包废纸的汉嘉?谢谢赫拉巴尔让他活下来,尽管救赎他的是:白日在雪中寻路,晚上用字母书写,还有乡人、马、羊、猫咪。
1 有用 沁云 2016-07-02 21:26:44
辛辣的讽刺、苦涩的幽默,以及天马行空的魔幻的综合体。不分段或超长段落强化了说书式叙事的急促感和压迫感。可惜有些太过啰嗦,开头两章也不够精彩(写得最好的是3-4章),与《过于喧嚣的孤独》有差距。
6 有用 久候 2012-06-19 09:42:29
泪点一直很歪,但这次歪到黑洞去了。凌晨两点我想睡觉,想起晚上看的《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哭了。原因是……太易于人类阅读了!虽然赫拉巴尔老头也是好几页不见分一个段的主,但每句都确保让人轻松消化。于是我这个数天前还被拉美文学爆炸虐得体无完肤找不到北的可怜虫感动滴流下泪来。不许笑。
2 有用 烧炭小五郎 2013-02-10 18:35:37
真棒,老一辈翻译家翻译也好
2 有用 庄蝶庵 2013-03-20 22:29:29
以小人物之经历,完美呈现时代的喧嚣与荒唐;以极具画面感的情节,完美呈现诗意的轻盈;十八天写下的十三万字的小说,一字不改。凡此种种,皆证明了作者的天才。
2 有用 五月微蓝 2015-05-30 19:27:04
之前看电影版觉得非常精彩,如今读原著更是酣畅淋漓,赫拉巴尔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天才作家,他用幽默、荒诞、甚至魔幻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那个沉重、残酷、并且黑暗的时代。 (22)
3 有用 jdxyw 2013-06-16 22:38:34
花了一个下午重新看了一遍,很好看。然后发现,赫拉巴尔写东西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分段,一个段落可以写上十几页
3 有用 司空公子|_・ 2014-02-03 15:45:57
之前因为有事读了一半就搁下了,不过赫拉巴尔的书当真有种拿起就放不下的奇妙力量超级痛快……此前深恶痛绝于一页也不分段的书,但是读完看到他人评论才发觉老爷子七八页不打个回车我也根本注意不到……
2 有用 无法太多 2016-11-27 23:44:27
捷克人透着乐天劲儿的小聪明尽显无疑
1 有用 山鬼2046 2015-03-13 19:21:55
一般般。不太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