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文学的书评 (18)

今晚早点睡 2018-05-18 22:16:43

《心理学与文学》概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心理学与文学》是瑞典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一本论述文艺与美学问题的一部著作。本书阐述了荣格对于现代艺术的分析,对文学艺术的一些基本问题在心理学上的解读,以及对审美实质和美感态度地心理学解释。 在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假设这一章节中荣格首先提出...  (展开)
任苗 2016-10-17 18:03:24 译林出版社2014版

《心理学与文学》读书笔记

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假设:自然与精神之间的冲突,不过是精神生活固有矛盾的反应。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心理的材料构成,因为只有它才是最直接的,所以也只有它才是最真实的。一切直接经验都是心理经验,因而直接的现实只能是心理的现实。心理实在的观念是现代心理学所取得的最重...  (展开)
印远 2019-03-25 02:13:02 三联书店1987版

:现代精神恶心但不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翻译得很好,但序言里对荣格的批评有些问题。 1.批评荣格的“超越观”是走向过去的,不面向未来,是“沉降”和“回返”的原始主义,是对自我的消极否定,因此暴露了荣格的重大美学缺陷。 这是一个非常外部的批评,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基础本身就是回望过去的,是反对科学主义...  (展开)
自然减压冥想 2018-10-07 09:18:13 译林出版社2014版

领先于他的时代的著名心理学家、自觉的灵荣格

荣格(Carl Jung是)一位观察敏锐、涉猎广泛的西方著名心理学家,从中国的道家、《易经》、藏传佛教,到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禅学,几乎无所不包。荣格阅读过大量有关中国宗教哲学文化的书籍。荣格在其自传《回忆·梦·思考》结束时,写了这么一段话:“当老子说,‘众人皆明,唯...  (展开)
Eco 2011-04-17 23:47:42 三联书店1987版

读过的为数不多的写的很好的翻译到位的像小说一样的理论著作

说些题外话,我读的理论著作不多,这本是为数不多的翻译的很好的著作,可排前三,《艺术的故事》、《看是一种艺术》。 只读了两章,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和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那什么是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无意识的深层结构(这也是荣格与弗洛伊德的不同与进步之处)。集体无意...  (展开)
田唐 2020-10-16 14:25:43 译林出版社2014版

心理学和文学(精神病医生视角)

前半心理学的部分让我更加深了对荣格观念的理解。 1,意识深处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还有无意识。而无意识又分为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相对来说,荣格会更加相信集体无意识。可能人生中确实有些问题是无法用言语解释,如果上升到整个人类,远古的遗愿会更容易让人接受吧。但对...  (展开)
红楼隔雨相望否 2020-06-08 19:20:03 译林出版社2014版

艺术创造中的灵感与集体无意识

《心理学与文学》一书并非荣格从心理学角度解读文学的系统性论述,而是译者将荣格论及文艺学、美学的论文汇集成册,并不构成体系,但是可以为我们理解文学艺术提供不一样的视野。 一 《译者序》基本概括了荣格在文艺学、美学方面的核心思想,并且提供了心理学的背景,值得细读...  (展开)
浥予 2019-10-12 02:22:19 译林出版社2014版

心理学与文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荣格这一本后面接着看《金花的秘密》更佳,我当时看得有点早。 这本书是对于原型,集体无意识,美学,审美,文学,还有隐藏其中的情结的很好的深入描述和case study,尤其在毕加索、尼采和上面的内倾外倾再结合东西方文化不同去食用,尝得出来不同文学形象中共有的一种原型和他...  (展开)
水木莲熙 2017-12-12 19:39:06 译林出版社2014版

娃娃鱼的摄舞

治不中不西之学,说有对有错之话。 这是译者冯川先生博客的签名。 读完全书,第一件事就是搜索了译者。据高尔泰先生称赞,是他见过最特立独行的思想型学者。 不知是冯教授翻译的文笔太妙,还是荣格本人的论证层次有序,总之,荣格的理论涉及面很广,很多东西都是站在历史之高度...  (展开)
伯約 2017-12-09 14:08:44 三联书店1987版

期末作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课程期末作业读书笔记,写完未交,首发于此,聊作学术书籍入门之记念。 本书所集较广,且难成体系。鄙人才疏学浅,仅至于此,见笑见笑。——济南大学 张梓楠 作者和本书简介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年生于瑞士图尔高州凯斯维尔,1961年逝世于...  (展开)
默莉 2017-05-05 22:26:14

阿利玛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一个主要分歧点是"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弗洛伊德从个人精神的角度入手,深入挖掘性与人性,但荣格却将之上升到全体人的高度,从远古神话中去寻求更普世的答案,但说"上升"似乎并不准确,切入点不同罢了。 在荣格看来,人的无意识绝不是个人的,偶然的,...  (展开)
JuliaJulie 2017-05-05 00:19:10 译林出版社2014版

偶尔精分

越读荣格越要读。可能一上来会误解荣格的啰嗦与索琐。但慢慢读久了会发现似乎每句都可以成为至理名言。 荣格写心理学周边很象写激情又冷静的哲学散文。激情是因为他总能找到一个联结点让周边与自己的无意识,原型,集体无意识理论紧密的粘合。冷静是因为他总每过一小节就象哲...  (展开)
越珂 2023-03-21 19:52:05 译林出版社2014版

随手记录

荣格讲得抒情又晦涩,没太看懂,简单地提下我感兴趣的点。 荣格在弗洛伊德无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为人类所共享,但它一般不显露出来。它被镌刻在基因上,在不断积累,代代传递。它来自于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记忆,那些记忆形成了“原型”。...  (展开)
武嘉祁 2022-10-24 10:18:59 译林出版社2014版

近距离接触的真实与虚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于这个话题,我更加好奇的是,心理学是如何看待一些反映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的,很典型的比如日本写实女王桐野夏生根据真实案情改编的小说《异常》,或者台湾作者柯景腾曾经写过的小说《楼下的房客》。这种对社会中极端心理的反映,体现了什么样的心理学对于社会的认识,是否...  (展开)
echoz 2021-11-14 14:17:13 译林出版社2014版

科学还是玄学

荣格作为著名的心理学家,我是十分敬重的,虽然之前对他的认识仅仅是影视作品或者道听途说,没有看过他的理论作品。除了他的盛名在外,更重要的是知道他作为一个心理医生是有实战成就的,如果他只是纯粹的理论者,估计从本书的基础理论上来看,我觉得他只是一个玄学家,而不是...  (展开)
種花家de垂耳兔 2020-11-25 20:14:46 译林出版社2014版

笔记|心理学与文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假设 论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一种宗教,或者说得好一点,是一种信念,它同理智绝对没有任何联系,然而却被拿来当做衡量一切真理的绝对尺度,并被认为始终符合于常识。(p88) 时代精神不可能纳入人类理智的范畴。它更多的是一种偏见,一种情结倾向。它以一种压...  (展开)
米花居士 2020-02-10 13:54:22 译林出版社2014版

一点读后感想

其实是越看越玄妙之,以至于也不知该如何写感想。但还是随手来写一点吧。 简单来说,荣格的意思是,相较于那个可见可触可闻的有形世界和物质世界,还有另一个精神层面的世界独立存在。所谓的“独立”,即它并非是物质的有形世界的投射,同时它也不是人类有意识的产物。它是一种...  (展开)
思维的翅膀 2019-11-09 21:39:27 译林出版社2014版

文艺梦与民众情结

心理学热爱者,文艺作品里的永恒主题是人类内心的情结和欲望的产物,因此一旦勾引起来民众情结会出现非理性狂热。 举例子 1行业与婚姻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博弈,最后绝对是理想胜利了,因为人类需要梦。不过也有冰与火之歌那种把血淋淋现实和惨淡人生展示给你的,看得你觉得虚...  (展开)

订阅心理学与文学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