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新咏汇校(全二册)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Adiósardour 2015-01-04 20:49:30

    对古籍整理而言,最基本的问题无疑是选择底本和校本。《玉台新咏》宋元以来已无善本流传,而在明代则刊刻抄录活动较为密集,以致版本纷杂,然简括言之不出两个版本系统,一以明嘉靖十九年郑玄抚刻本为代表,一以明五云溪馆铜活字本、崇祯二年冯班抄本与崇祯六年赵均刻本为代表。其中郑玄抚本虽在明代中后期一度成为通行本,并且经历了几次重刻的过程,如嘉靖二十二年杨士开刻本、万历七年茅元祯刻本、天启二年沈逢春刻本均源出于此。但号称摹仿宋刻的赵均本一经出版,即被誉为“天壤祖本”,学界往往将其看作是最接近于宋刻原貌的本子,尤其在明末清初为苏、常学界所推崇备至。而郑本则渐至隐微,甚而沦为“俗本”而久被忽略。然而,在对《玉台新咏》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章培恒发现对这两种本子的定性存在着相当的误区。

  • 2 務-虛-眞-人 2012-08-19 01:42:47

    沒有引用考異,也沒用文苑英華。異體字過多。

  • 0 秦桑 2014-07-22 20:15:51

    草草看了看。作者在论文中提到冯班的钞本,一会儿说他是有文化的人抄得很认真,一会儿又说抄得很粗率。

  • 0 野次馬 2018-08-12 02:33:42

    大概和覆宋本系統的本子對了下,感覺覆宋本有問題/讀不太通的地方鄭本往往有異文,且通常比覆宋本合理,此外初步印象是鄭本的異文很多時候和其他傳世的集子更接近。鄭本之前每一卷吳均都誤作吳筠,只有最後一卷沒錯,不知道什麼情況。

  • 1 田田 2015-05-02 17:21:04

    章先生等人著述中,最统一的可能就是以大唐新语为伪书了。精装简装有修改。再差也要买。。

  • 0 茂陵笑笑生 2018-03-04 15:16:02

    找找创作灵感。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