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显然编校者对这书的定位非常模糊,不是精致的原版影印,整理起来也不审慎,读起来价值也不大。海豚不能老出这种似是而非的书。
整理差是众口一词,内容也没多大意思。有一条提到瞿鸿玑“为人不足道”,未知是否受了清末周家与瞿氏政争影响。瞿的孙子瞿同祖和周在燕京倒是只差一届的校友。
寒假归家日,穷一夜之力阅讫,时已凌晨一点矣。此书由周先生哲嗣启锐整理,其前言有云:希望通过题记,反映周氏“从私塾到进洋学堂再到留洋的过程中,学术有成的读书进程和涉猎范围。”同时,“从侧面反映出在时代的大变迁中书生大起大落的曲折经历和思想动态。”用心可谓良苦。但此书似不足以副此重任,且其按语体例不一,题记错讹多有,初未一检原书原文,读之令人闷损。虽然,此整理者之过耳,周先生之学识固足钦佩也。青灯有味,学海无涯。十三年元月廿一日筱堂记于宁乡梅家田。
适合与作者传记作品年谱及涉及人物书籍的相关信息同读
海豚书馆这样搞下去是不行滴,整理者也昏头,责编也昏头,书本身那点不多的意思都被粗劣地挥霍完了。
读书记有读书记的体例,后人整理的时候,至少也得有点文献学的常识,这样整理出来的书才能读,否则费了功夫,反而意义不大。书中有关于陈寅恪的一些文字颇值得一读,比如余英时撰写的《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周先生撰写了不少的文字,大体是同意余英时的解释,特别是文化遗民一节。而且,不讳言陈寅恪删掉与他自己合作的文字。这种题跋读一些,也有助于了解如何写读书札记。
除了排版錯誤,和沒意義的題記,還是很 好的。
: G792/7213
獲贈書一冊。隨手讀過。
整理错误有一些。日文书都不错。感人至深的是里面80年代出的陈寅恪著作集都是周先生自己从书店买回来的。
题跋中时而出现 “一良左手” 四字,亟望睹其究竟,然而全书图版插页一应全无……盼出手稿本,别像《周一良批校世说新语》那样死贵就行……
基本就是一垃圾书吧。
今天翻读已。
初时还觉得每有作者亲身闻见的琐事掌故如零金碎玉可以一记,纳闷分数怎么这么低。随后根据条目下面的书评和笔记标记讹误,方知究竟。
每书题记甚段,今后汇聚名人豆瓣上标记书的评语亦可仿此体例而成一书。火车上读完。
太初先生的阅读史。大四寒假第七本
读什么书是了解一学者的入口。
可与《毕竟是书生》相参读
整理的太差了。。
毕竟是书生所读书,可惜不是书生编校的。
> 周一良读书题记
5 有用 大甜甜~~ 2013-09-12 21:01:11
显然编校者对这书的定位非常模糊,不是精致的原版影印,整理起来也不审慎,读起来价值也不大。海豚不能老出这种似是而非的书。
1 有用 萧湘 2013-09-10 11:44:39
整理差是众口一词,内容也没多大意思。有一条提到瞿鸿玑“为人不足道”,未知是否受了清末周家与瞿氏政争影响。瞿的孙子瞿同祖和周在燕京倒是只差一届的校友。
1 有用 筱堂 2013-01-22 20:13:59
寒假归家日,穷一夜之力阅讫,时已凌晨一点矣。此书由周先生哲嗣启锐整理,其前言有云:希望通过题记,反映周氏“从私塾到进洋学堂再到留洋的过程中,学术有成的读书进程和涉猎范围。”同时,“从侧面反映出在时代的大变迁中书生大起大落的曲折经历和思想动态。”用心可谓良苦。但此书似不足以副此重任,且其按语体例不一,题记错讹多有,初未一检原书原文,读之令人闷损。虽然,此整理者之过耳,周先生之学识固足钦佩也。青灯有味,学海无涯。十三年元月廿一日筱堂记于宁乡梅家田。
0 有用 小米=qdmimi 2013-12-13 18:43:45
适合与作者传记作品年谱及涉及人物书籍的相关信息同读
2 有用 宋希於 2013-02-06 17:43:41
海豚书馆这样搞下去是不行滴,整理者也昏头,责编也昏头,书本身那点不多的意思都被粗劣地挥霍完了。
0 有用 愚公∞ 2016-02-29 18:08:12
读书记有读书记的体例,后人整理的时候,至少也得有点文献学的常识,这样整理出来的书才能读,否则费了功夫,反而意义不大。书中有关于陈寅恪的一些文字颇值得一读,比如余英时撰写的《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周先生撰写了不少的文字,大体是同意余英时的解释,特别是文化遗民一节。而且,不讳言陈寅恪删掉与他自己合作的文字。这种题跋读一些,也有助于了解如何写读书札记。
0 有用 務-虛-眞-人 2013-04-08 16:47:47
除了排版錯誤,和沒意義的題記,還是很 好的。
0 有用 蝉 2014-05-01 18:31:21
: G792/7213
0 有用 眇翁 2012-12-21 15:07:17
獲贈書一冊。隨手讀過。
0 有用 北窓 2012-12-27 23:11:55
整理错误有一些。日文书都不错。感人至深的是里面80年代出的陈寅恪著作集都是周先生自己从书店买回来的。
0 有用 教主道君皇帝 2013-01-22 22:50:39
题跋中时而出现 “一良左手” 四字,亟望睹其究竟,然而全书图版插页一应全无……盼出手稿本,别像《周一良批校世说新语》那样死贵就行……
0 有用 五明子 2013-02-03 11:48:02
基本就是一垃圾书吧。
0 有用 小岩杂俎 2013-09-05 21:06:30
今天翻读已。
0 有用 小城鱼太郎 2018-08-13 15:36:32
初时还觉得每有作者亲身闻见的琐事掌故如零金碎玉可以一记,纳闷分数怎么这么低。随后根据条目下面的书评和笔记标记讹误,方知究竟。
0 有用 空空 2015-11-18 22:50:41
每书题记甚段,今后汇聚名人豆瓣上标记书的评语亦可仿此体例而成一书。火车上读完。
0 有用 月眠 2013-02-15 21:47:43
太初先生的阅读史。大四寒假第七本
0 有用 木南 2016-04-24 11:10:46
读什么书是了解一学者的入口。
0 有用 子骏 2013-11-21 16:37:14
可与《毕竟是书生》相参读
0 有用 調御丈夫 2013-02-13 16:15:57
整理的太差了。。
0 有用 几何 2013-06-15 11:04:22
毕竟是书生所读书,可惜不是书生编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