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红楼梦(第五辑) 短评

热门 最新
  • 12 如来 2012-07-02 20:15:29

    只有在看红楼梦、老庄、唐诗宋词之类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时候,才能感觉自己是个中国人真他妈不错

  • 8 㺯春公子 2014-03-07 19:59:37

    四十一回至五十回,刘姥姥进大观园后半更见精彩,这十回高潮迭起,金鸳鸯拒婚、呆霸王受虐、香菱学诗、炙肉联句、寻梅题咏,岁华向冬;蒋勋解妙玉、薛蟠各有妙处;逼婚一节最见人情,凤姐之精明、贾母之圆融、众人之分寸,皆可叹芹溪阅世之深;可惜秋窗风雨夕未堪详辩,倒是即景联诗句句得解,一释当年草率

  • 3 2015-09-01 14:16:16

    不考证,只读文本,把人当人。

  • 3 Aaa 2016-07-05 23:34:30

    有声书,41-50回,最后两回开始厌倦,不喜欢他分析诗词的方式,一点韵味都没有了。虽然我也是个白字先生,听到他把“俳句”念做“匪句”,还是觉得不应该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此书有普及红楼的作用,但评分虚高,怕是沾了原著的光。

  • 1 螃蟹蟹 2013-01-22 14:44:34

    我一直没看懂的诗词部分终于弄懂了

  • 1 冰冻橘子瓣婴宁 2015-04-17 00:42:58

    第四十八到五十回真是超级精彩,看得人热血沸腾的。至于蒋勋我觉得他每讲到美学相关话题时,都还是很可读的。

  • 2 寻常 2016-04-04 22:18:15

    彼此相见都是人生的际遇,在那座青春的园子里,闹着、笑着、哭着······在一生的最好时光里。

  • 0 信心不逆熊先生 2019-08-21 12:29:01

    【三星半】从四十一回到五十回。在这几回中,宝玉、黛玉和宝钗的三角恋也不再是重点了,而是描述了更多不同的生命状态。例如刘姥姥、妙玉和鸳鸯。特别是鸳鸯,让我们知道了一个女子对生命的追求到底是什么。而蒋勋再也不再黑薛宝钗,说她只是一个心机女了,不过探春还是被描述得傻傻呆呆的样子。

  • 0 Morning 2014-11-10 10:19:43

    这一本书的最后,讲到了红楼梦里一个我比较疑惑的人物薛宝琴出场了,可惜蒋勋还没有过多的解读,只是找了一个很敷衍的理由(更精彩的人不一定是主角),蒋勋在这一本里开始没有那么挤兑宝钗了,像对待其他角色一样去告诉大家如何接受和欣赏这样一个人,不过到了这一本,他都没有好好说迎春(老是嫌她蠢笨,甚至自私)

  • 0 素手纤纤 2015-08-05 17:15:43

    四十一到五十回也是我个人读的最多的部分。喜欢钗黛之间的那份友情。喜欢湘云。更一次次为宝玉身上的那种近乎佛性德特质而打动。看的入迷。对刘姥姥的解读以前从未细想过,很受用。

  • 1 曼殊 2011-11-25 16:43:14

    在红楼梦里,大家一直把钗黛当做情敌,因为她们都爱宝玉,宝玉也喜欢她们两个。觉得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其实这不是三角恋,真正读下去会发现友情的成分多过爱情。读红楼梦,一定要看到宝钗的美,黛玉的美,以及她们彼此欣赏的部分。所以,我很喜欢四十二和四十五两回。完全是女孩子之间的私密对话。要知道不过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哪里像世俗里争风吃醋没有教养的女子呢?

  • 0 新款复古 2013-11-20 22:52:05

    不再从探佚解密的角度看待红楼梦,回到小说本身真正地阅读。

  • 1 黑电波 2014-12-30 16:01:17

    越到后面越无独到见解

  • 0 蓝田 2014-12-12 18:21:04

    田晓菲说金瓶梅的风格

  • 0 全都是风 2015-12-21 21:37:08

    说妙玉把红梅分给众人那一段倒是蛮好的,虽然还是肉麻,但这个说法还蛮喜欢的。

  • 0 流沙陷 2013-09-01 12:53:57

    原著没读过三遍以上的不适合读此书。生词文化常识诗词解释的较透,但一些妙处带拐弯意思等还是自己多读多想琢磨着来比较近心

  • 0 九月五的酒 2017-06-20 22:32:42

    三星半吧,我比较赞同蒋勋对妙玉的评价,尤其是在她的世界里对美的定义是孤独的。但是分析情节和典故的地方bug太多,经不起推敲,让我怀疑他根本没查资料就信口开河。

  • 0 2013-08-12 17:56:15

    鸳鸯那节读哭了 我原是个大俗人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