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易学基础教程》由原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易学泰斗、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院长朱伯崑先生主编,多位易学专家学者共同撰写,清晰勾勒了易学的基本内容及发展脉络,对易学知识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是一部最具权威性和普及性的周易入门必读著作。
朱伯崑(1923—2007),著名哲学家、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院长、冯友兰学术研究会会长、《国际易学研究》创刊人。主要著作有:《易学哲学史》、《先秦伦理学概论》、《朱伯崑论著》等。是继冯友兰、张岱年之后的第三代中国哲学史的代表。
卓越上买的,不过竟然有错别字,也不知是否正版。只是粗略介绍,很多问题都没有深入阐述,只能作为激发兴趣的书籍。说实在的,看完此书收获不大。另外并非朱伯崑所著,只是主编而已。
知其然先知其所以然
比较全面。
从《易经》的成书,到易学的发展,再讲到易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让我更进一步感受到易学竟然在中国文化中留下这样深的印记,人浸泡在文化中,就如鱼在水中一样,潜移默化却不常察觉。
先声明是周易小白...概括下的话,这本书是从易学内容 - 到各相关释书的介绍 - 历史上的易学脉络 - 易图学(国学基础薄弱真的不太看得懂)- 易学的思维方式(还是强调辩证思维)- 与传统文化,包括道教、政治、数学、天文、美学建筑等的联系。内容还是旁征博引的,但对于国学接触不多的人来说信息量巨大,并且因为是介绍,所以不管好坏都需要说到,经常有费劲扒拉看懂了一点,作者来一句“但这个是没什么道理的..... 先声明是周易小白...概括下的话,这本书是从易学内容 - 到各相关释书的介绍 - 历史上的易学脉络 - 易图学(国学基础薄弱真的不太看得懂)- 易学的思维方式(还是强调辩证思维)- 与传统文化,包括道教、政治、数学、天文、美学建筑等的联系。内容还是旁征博引的,但对于国学接触不多的人来说信息量巨大,并且因为是介绍,所以不管好坏都需要说到,经常有费劲扒拉看懂了一点,作者来一句“但这个是没什么道理的...”这种情况。综合了解一下易学的来龙去脉,虽然细节还是糊里糊涂,也算部分打破对这部分认识的僵局了。PS:1.最喜欢最后一章讲与史学的联系;2.翻了两天周易去看魏书理解能力遽增:) (展开)
为啥没人说第二章第七节咸卦卦体上兑下艮,《说卦》什么时候说过艮为少女,兑为少男?《彖传》咸,感也......男下女 是男礼下女子 也不能因为卦体结构 就字面理解 把兑艮的意义改了 这不像大师写的文章 感觉第二章作者这教授博士生导师连基本的周易都没翻过
@2016-12-19 15:17:52
我放弃了四五六章(微笑中带着无奈)。读周易有关的书时我的内心很矛盾,在迷信与科学的灰色地带危险试探。河图洛书,阴阳灾异等实在无法看下去。而且这本书的行文在解释一些易经易传原文时不够谨慎,有点江湖的味道,少了些训诂。不过对了解易学流派、文本体例以及一些思想走向还是有些帮助的。
五六章可略读,前四章梳理结构。
> 更多短评 20 条
> 更多书评 3篇
> 37人在读
> 60人读过
> 402人想读
订阅关于易学基础教程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mcgenhao88 2012-02-03
卓越上买的,不过竟然有错别字,也不知是否正版。只是粗略介绍,很多问题都没有深入阐述,只能作为激发兴趣的书籍。说实在的,看完此书收获不大。另外并非朱伯崑所著,只是主编而已。
1 有用 chaos 2019-04-17
知其然先知其所以然
0 有用 Aureliano上校 2016-06-19
比较全面。
0 有用 煉化聖心 2018-01-16
从《易经》的成书,到易学的发展,再讲到易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让我更进一步感受到易学竟然在中国文化中留下这样深的印记,人浸泡在文化中,就如鱼在水中一样,潜移默化却不常察觉。
1 有用 不工 2019-07-02
先声明是周易小白...概括下的话,这本书是从易学内容 - 到各相关释书的介绍 - 历史上的易学脉络 - 易图学(国学基础薄弱真的不太看得懂)- 易学的思维方式(还是强调辩证思维)- 与传统文化,包括道教、政治、数学、天文、美学建筑等的联系。内容还是旁征博引的,但对于国学接触不多的人来说信息量巨大,并且因为是介绍,所以不管好坏都需要说到,经常有费劲扒拉看懂了一点,作者来一句“但这个是没什么道理的..... 先声明是周易小白...概括下的话,这本书是从易学内容 - 到各相关释书的介绍 - 历史上的易学脉络 - 易图学(国学基础薄弱真的不太看得懂)- 易学的思维方式(还是强调辩证思维)- 与传统文化,包括道教、政治、数学、天文、美学建筑等的联系。内容还是旁征博引的,但对于国学接触不多的人来说信息量巨大,并且因为是介绍,所以不管好坏都需要说到,经常有费劲扒拉看懂了一点,作者来一句“但这个是没什么道理的...”这种情况。综合了解一下易学的来龙去脉,虽然细节还是糊里糊涂,也算部分打破对这部分认识的僵局了。PS:1.最喜欢最后一章讲与史学的联系;2.翻了两天周易去看魏书理解能力遽增:) (展开)
0 有用 ws 2020-11-18
为啥没人说第二章第七节咸卦卦体上兑下艮,《说卦》什么时候说过艮为少女,兑为少男?《彖传》咸,感也......男下女 是男礼下女子 也不能因为卦体结构 就字面理解 把兑艮的意义改了 这不像大师写的文章 感觉第二章作者这教授博士生导师连基本的周易都没翻过
0 有用 幽惚 2020-03-27
@2016-12-19 15:17:52
0 有用 是毛毛呀 2020-01-06
我放弃了四五六章(微笑中带着无奈)。读周易有关的书时我的内心很矛盾,在迷信与科学的灰色地带危险试探。河图洛书,阴阳灾异等实在无法看下去。而且这本书的行文在解释一些易经易传原文时不够谨慎,有点江湖的味道,少了些训诂。不过对了解易学流派、文本体例以及一些思想走向还是有些帮助的。
0 有用 [已注销] 2019-07-11
五六章可略读,前四章梳理结构。
1 有用 不工 2019-07-02
先声明是周易小白...概括下的话,这本书是从易学内容 - 到各相关释书的介绍 - 历史上的易学脉络 - 易图学(国学基础薄弱真的不太看得懂)- 易学的思维方式(还是强调辩证思维)- 与传统文化,包括道教、政治、数学、天文、美学建筑等的联系。内容还是旁征博引的,但对于国学接触不多的人来说信息量巨大,并且因为是介绍,所以不管好坏都需要说到,经常有费劲扒拉看懂了一点,作者来一句“但这个是没什么道理的..... 先声明是周易小白...概括下的话,这本书是从易学内容 - 到各相关释书的介绍 - 历史上的易学脉络 - 易图学(国学基础薄弱真的不太看得懂)- 易学的思维方式(还是强调辩证思维)- 与传统文化,包括道教、政治、数学、天文、美学建筑等的联系。内容还是旁征博引的,但对于国学接触不多的人来说信息量巨大,并且因为是介绍,所以不管好坏都需要说到,经常有费劲扒拉看懂了一点,作者来一句“但这个是没什么道理的...”这种情况。综合了解一下易学的来龙去脉,虽然细节还是糊里糊涂,也算部分打破对这部分认识的僵局了。PS:1.最喜欢最后一章讲与史学的联系;2.翻了两天周易去看魏书理解能力遽增:)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