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短评

热门
  • 19 momo 2018-12-09 09:36:20

    千年历史,国无五百,人无无缺。思及及此,当有所明。天道恶盈,做人难全。为人立世,当能容过,止奢至善。见己不足,不哀不怒,坦然以受。见人不足,不骄不嫌,鉴之仁之。见过能改,见善能学,不急不贪,不拖不舍。能为日新,虽少亦足。力行不弃,虽不为至,斯亦足慰。

  • 16 道路以目 2019-10-18 22:34:34

    一个人读书,读的就是自己内心的写照。那些流血杀戮是多么残忍,那些黑暗的人性面前还有人保持善良,还有人追求正义,而那些企图读本书获得手段的人,内心得多险恶啊!

  • 9 诗酒趁年华 2020-03-28 18:54:28

    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计二百九十四卷,寒往春至(2019年11月21日~2020年3月28日),历时四个月,今日读毕!抬首窗外,时春雨初霁,庭中有修竹盈风,是以为记! 最后一页司马光《进书表》是站着诵读完的,合上最后一页心中竟然是悲凉与茫然……此书经得起任何溢美之词,最后想来倒是主席的话最为深刻。有人说毛主席读了17遍。最后主席总结性地说:“《通鉴》是一部值得再读的好书。有人说,搞政治。离不开历史知识。还有人说,离不开权术,离不开阴谋。甚至还有人说,搞政治就是捣鬼。我想送给这些人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 1 大大 2015-11-07 10:27:57

    收下,大有裨益

  • 0 Very 2023-02-12 11:10:26 贵州

    繁体竖版,看着略费劲

  • 0 迎风追 2023-05-29 00:59:19 浙江

    历经六载,读毕《通鉴》。一则究览战国至五代之军政事实脉络,易代之际固然精彩,承平之时亦暗流涌动,不可不察,多处“人相食”,多处“时承平日久,民不知兵”尤为警醒。二则华夏大地族群融合,人民迁移,西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多元文化绚烂流转,异彩纷呈。三则江山代有人才出,天赋、秉性、视野、格局、学识、气度、勇气、坚韧,帝王将相如刘恒、刘秀、诸葛亮、李世民自是伟岸,更幸见其他雄杰,汉初三杰、张骞、李广、司马懿、石勒、慕容垂、苻坚、拓跋焘、元宏、宇文泰、郭子仪、李泌、段秀实、裴度、柴荣,等等,群星璀璨,然人无尽善,贤者多有闪光之瑕,心向往之亦当躬身自省。四则为民为国者,终在人心里,终在史册中。司马温公诸先贤大哉!

  • 0 太甲真人 2023-08-27 21:09:26 北京

    1st: 2023, yunting, 100%.👂🏻

  • 0 活水泥 2025-01-28 16:46:02 北京

    读完了第五第六册三国部分

  • 0 雨化清秋 2020-04-06 03:32:23

    深夜读书,感念五代十国之纷乱,意不能平,遂一鼓作气,毕六年之功于此刻,天下复归于政清吏明,锐气英发。观战国至周末,千三百年史,帝王将相,云汉汤汤,固知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 0 valimar 2019-11-07 21:06:32

    1.一年多时间终于读完,豆瓣读书不要再催我了。2.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是按故事书读的。3.文言文水平提高了不少。4.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千多年几乎没不打仗的年份,时不时见到的人相食、斩首万余级、积骸如山、尸与城平等实在让人触目惊心,那些死去的士兵,他们有家庭吗?几个孩子呢?家人以后怎么生活?家族延续到现在了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所以任何朝代都不值得穿越回去。5.在非大一统的时代,何为正统似乎让古人颇为纠结,如南朝被视为正统,却是来源于北朝的隋一统天下;唐亡后,五代相继,前代皇帝未亡而后代开国君主已被称为帝、继承于后汉的小国北汉不能被称为正统而篡后汉者后周却为正统,这时候还要把冯道大骂一顿,看着就尴尬。6.华夏大地上不同的演员竞相登场,同一个剧本却重复演出了几千年。7. 高官多中风。

  • 0 正字员外置 2020-03-24 20:46:00

    精装版印刷更好了!

  • 0 Guesswhat 2019-08-03 10:06:54

    怎能不爱项霸王

  • 0 Showly 2017-03-18 12:24:56

    少时看过,有机会再看一遍

  • 0 大风起 2022-08-28 22:07:33 上海

    1、在读、读过和评论的人太少。 2、卷第三十三,说到傅太后从弟傅迁奸邪,群臣恶之,哀帝迫于傅太后而终不遣送回乡。胡三省注曰:“哀帝之时,傅氏固为骄横,然史家所记如此等语,意其出于王氏爱憎之口。” 简直一针见血,如此清醒睿智,恐怕当代大部分动辄被带节奏的人都比不上。 3、王莽专政之初,万万人上书,封安汉公,加九锡,歌功颂德,嘉应圣政,风光无比,一到新朝改革,真正触动了人的利益,立时就把个天下弄没了。前后比看,如同笑话,只是该笑的不只是王莽,或孝元后,或一朝的阿谀之徒,恐怕也该包括整个“天下”,大概这才是照镜子的意义吧。 4、关内侯敦煌索靖,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读之令人动容。 5、与《读通鉴论》共读,一年多终于读完了,最后一本鸡血两天看完,遗憾没有坚持做笔记。

  • 0 Devien 2020-06-06 15:45:03

    5.10几号读过 论耍心计男人一样厉害不比后宫甄嬛传差 具体可见王莽隋炀帝

  • 0 佐思和佑想 2016-01-20 22:38:25

    听我话的大王们 一般都有好下场

  • 2 观军容使 2021-05-05 20:35:50

    自二零二零年一月十八日开始读书,至次年四月三十日读完,这套书伴随我经历不少事情。

  • 0 敕勒弯弓 2024-06-03 19:26:05 内蒙古

    读了十年才陆陆续续读完,看到后来得有些耐心,唐末实在是太惨了,每一年都在残杀,看到心理不适,甚至是厌烦!群氓无知不读书,所以鼓吹战争,那么读书的人,看了这历史,也还会向往和追求所谓的伟大荣光吗

  • 0 喵啊呜 2020-01-01 20:49:06

    磕磕绊绊阅卷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