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非建筑,但是建筑相关专业的学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因为对建筑很感兴趣,因而购买了这本书。虽然是在大二结束的暑假读的,但是我觉得也不为晚,总的来说还是很有收获。
经过了一年的专业课学习,总是抱怨老师不教授具体的知识,每次开课题都只是扔给我们任务书,只有问了老师,老师才会讲点什么。偶尔几个班一起上个大课,可是收获还是不多。后来,渐渐感觉到,是不是大学就应该是这样的模式?老师只是给个引导,具体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学?每次完成课题,基本都是自己去查找相关案例,相关知识,一点一点积累,并非像初高中一样,老师把基础知识教给你,再让你做相关的练习。
然后,本书前言中的话,验证了我的想法。
“我理解的大学本科教学,应该以传授方法,引导方向和建立系统知识框架为主要目标,大量具体知识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能不能进行有效的自学对大学学习具有决定意义”
相信这一点,不仅是建筑专业的学生,很多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在进入大学就要了解,大学与高中不同,必须要转换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了。
真希望自己能早点读到这本书,这样也许能让我减少一些迷茫中的浪费,以及无知的抱怨。不过大学才过一半,现在知道也不算晚(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第二点非常有启发的,是关于在信息时代的我们,面对纷杂的信息,应该保持的态度。诚如书中所说:“人生必然随时代而发展,不要给自己和别人随意的贴上固定的标签,而是保持开放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持续而稳定的进化自己....把握立场和方法..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各种信息似乎唾手可得,相比起信息匮乏的年代而言,现如今,学会选择,比积极获取更加重要。而这样的选择,当然是建立自己的独立思考上。这样的独立自主的思考正是我所欠缺的部分,反思自我,虽然我读了一些书(虽然比周遭同学读的多),但却缺乏对这些信息的思考,读完虽然有收获,但是缺乏整合、深入思考、探究、总结。所以我决定在此写下我的第一篇书评,希望能借此,通过文字表达,将读书的收获总结、具象化,锻炼自己对所读内容的独立判断、思考。
总的来说,本书对我而言的很具有启发意义,其中的推荐书目对于我这样爱书的人来说也是非常棒的。书小小的薄薄的,也很适合在地铁上阅读。最后,感谢作者。
(第一次写书评,写的稚嫩、杂乱,请见谅)
关于本书对非建筑专业学生的启发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