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重要讲话录音转化为1500万字,再整理成100万字的“实录”!其言其行,尚未到盖棺定论之时。
读得出政治人物的智慧、魄力和无奈。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当年的问题仍然是现在的问题,甚至更成问题。
下午要帮一把手写万字材料,瞌睡的不行还是翻了翻,厚厚的四大本真有手感,内容…有惊有喜吧!
把所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都看了一遍
读到全国各地商品挤压国家提倡去库存,讲话说不能靠降价。于是我联想到了现在的房地产去库存,肯定也是这个思路,不能降价!“去库存”这个词在我之前的词典里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一直不能理解,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又是一轮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的库存,国家帮忙卖房子,一方面得放开贷款,一方面收紧土地和投资,那在厦门、合肥、南京这些本身库存不足的城市也一刀切跟着去库存,结果就造成房价飞涨!不得不说这盘棋其实走得不错,银行贷款给个人,个人拿钱买房,房地产商拿到钱去还银行贷款,兜兜转转银行将不良企业贷款转变成良性个人贷款,业务和账目双赢,房地产商赚了钱,个人只出了少量的首付就坐拥百万房产,似乎都赚了!但接下来怎么办?大家把钱压在房产上,必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接下来就是消费萎缩,先是市面萧条然后,企业崩溃。
赏花容易绣花难。读完第一卷,我才懂得在那个风口浪尖做一名在金融经济方面推进改革的副总理的境况之艰难。在一个已经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中进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不仅要与传统的利益集团相互协调博弈,更要以一种长远的目光去看待过去已有的问题和现在改革发生的问题以及将来会出现的问题。在讲话实录里我看到的是一个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的改革者,一个不说空话套话的领导者,一个善于反思勤于自我批评的思考者。第一卷里主要介绍的是关于金融系统内部的改革。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顺便问了一下老妈,她对我说如果在90年代初不是朱镕基推动对整个金融系统尤其是银行系统的改革,中国的银行不知道还会垮掉多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书中有很多专业性很强的讲话,虽然一知半解但也受益匪浅。好书,强推!
只谈想法,不谈做法。有严重推卸责任的嫌疑。
《分税制将会促进广东的发展》(1993.9.16)最动情,读了不下五遍,哽咽不已。强推!
继周恩来之后,最懂中国经济,当之无愧的国家总理。书中有君子之德风,直抒胸臆,击中时弊。
开篇就讲狠抓产品质量,国企转型——不得不让我觉得这是在给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些现象一记闪亮的耳光。
当代资治通鉴,真话、实话、人话多,假话、空话、套话少,值得一读!
当年能抗住真的不是一般的牛可以形容。不多说了,明天继续借第二卷。
银行违规拆借资金,非法集资盛行,企业贷款炒房炒股,地方快上基建项目,通胀一路上行。强力治理之后,企业资金短缺生产开始停滞,通货有紧缩威胁。09年之后的中国经济简直复制了92到93两年的经济情况。
好总理,有水平,有深度,一身正气
改革开放的操盘手(“我受江,李的委托……”)朱以副总理之名,做了好多总理和主席的工作。
有些问题告诉你应该怎样回答
很多人说世界变化太快了,经历了中国快速发展的这三十多年,再回来看发生在自己2-5岁的这些事情,感觉变化也没有那么快了,一切都是逐步发展的。 《加强宏观调控的十三条措施》、《金融工作“约法三章”》、《整顿财税秩序,加快财税改革》、《分税制将促进广东的发展》、《关于实行分税制问题致江泽民、李鹏同志并中共中火政治局常委的信》是当年比较重要的几次讲话,推动实现了经济过热的“软着陆”和分税制改革。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大批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而又了解中国企业实情的经济管理人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要敢于借鉴、引进世界上一切优秀的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结合中国的国情,办成世界第一流的经管学院。愿与同仁共勉之。 朱镕基 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二日
我刚才讲房地产为什么压不下去,就是因为房地产公司的好多后台可能就是在座的诸位。这句话估计说得在座的大部分干部直冒冷汗啊。
91年被邓从上海调到中央做副总理,主抓的其实是国企改革的问题,因为当时增量改革下半程针对的主要是国企。这一阶段以加强质量监管,并有效解决三角债等问题。也在此过程中甚至更早开始注意到了财权下方带来的重复建设、行政干预从银行过度投资等问题。但在大背景为价格改革的前提下,主要还是要稳民生,尤其是对粮食收购,后面实际实现了价格并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成果则是吸收了吴的“价财税”改革和厉的“所有制改革”思路,对固定投资控制(人民银行宏观政策和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剥离)、财税改革(分税制及财权上交)、汇率并轨(外管局稳定汇率为后面外贸扫清障碍)分别进行了改革。当了副总理之后,行文开始注重意识形态和思想统一了。应该看到朱对经济过热尤其是炒房是严格抑制的,对因分税制带来的高房价应该是意料之外的。
鞠躬尽瘁,人格魅力
> 朱镕基讲话实录 第一卷
111 有用 柏林苍穹下 2011-12-09 18:59:50
重要讲话录音转化为1500万字,再整理成100万字的“实录”!其言其行,尚未到盖棺定论之时。
80 有用 永和 2013-05-31 14:27:57
读得出政治人物的智慧、魄力和无奈。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当年的问题仍然是现在的问题,甚至更成问题。
50 有用 盖 2012-06-01 13:45:59
下午要帮一把手写万字材料,瞌睡的不行还是翻了翻,厚厚的四大本真有手感,内容…有惊有喜吧!
34 有用 Menghan 2013-09-01 12:29:15
把所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都看了一遍
46 有用 齐冀 2016-07-12 08:49:51
读到全国各地商品挤压国家提倡去库存,讲话说不能靠降价。于是我联想到了现在的房地产去库存,肯定也是这个思路,不能降价!“去库存”这个词在我之前的词典里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一直不能理解,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又是一轮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的库存,国家帮忙卖房子,一方面得放开贷款,一方面收紧土地和投资,那在厦门、合肥、南京这些本身库存不足的城市也一刀切跟着去库存,结果就造成房价飞涨!不得不说这盘棋其实走得不错,银行贷款给个人,个人拿钱买房,房地产商拿到钱去还银行贷款,兜兜转转银行将不良企业贷款转变成良性个人贷款,业务和账目双赢,房地产商赚了钱,个人只出了少量的首付就坐拥百万房产,似乎都赚了!但接下来怎么办?大家把钱压在房产上,必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接下来就是消费萎缩,先是市面萧条然后,企业崩溃。
13 有用 小佩 2012-01-23 17:08:37
赏花容易绣花难。读完第一卷,我才懂得在那个风口浪尖做一名在金融经济方面推进改革的副总理的境况之艰难。在一个已经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中进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不仅要与传统的利益集团相互协调博弈,更要以一种长远的目光去看待过去已有的问题和现在改革发生的问题以及将来会出现的问题。在讲话实录里我看到的是一个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的改革者,一个不说空话套话的领导者,一个善于反思勤于自我批评的思考者。第一卷里主要介绍的是关于金融系统内部的改革。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顺便问了一下老妈,她对我说如果在90年代初不是朱镕基推动对整个金融系统尤其是银行系统的改革,中国的银行不知道还会垮掉多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书中有很多专业性很强的讲话,虽然一知半解但也受益匪浅。好书,强推!
10 有用 pei 2011-10-31 11:46:20
只谈想法,不谈做法。有严重推卸责任的嫌疑。
7 有用 花辞树 2012-02-18 22:23:26
《分税制将会促进广东的发展》(1993.9.16)最动情,读了不下五遍,哽咽不已。强推!
7 有用 蘸满桔子酱の刀 2011-11-12 17:37:16
继周恩来之后,最懂中国经济,当之无愧的国家总理。书中有君子之德风,直抒胸臆,击中时弊。
6 有用 我™ 2012-05-21 13:07:35
开篇就讲狠抓产品质量,国企转型——不得不让我觉得这是在给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些现象一记闪亮的耳光。
5 有用 freeman1003 2012-07-20 14:09:08
当代资治通鉴,真话、实话、人话多,假话、空话、套话少,值得一读!
5 有用 伽蓝雨夜 2013-04-05 21:00:43
当年能抗住真的不是一般的牛可以形容。不多说了,明天继续借第二卷。
6 有用 小清30年 2016-02-06 20:56:08
银行违规拆借资金,非法集资盛行,企业贷款炒房炒股,地方快上基建项目,通胀一路上行。强力治理之后,企业资金短缺生产开始停滞,通货有紧缩威胁。09年之后的中国经济简直复制了92到93两年的经济情况。
4 有用 瓣膜 2014-02-11 15:17:34
好总理,有水平,有深度,一身正气
4 有用 行 2019-10-31 21:05:00
改革开放的操盘手(“我受江,李的委托……”)朱以副总理之名,做了好多总理和主席的工作。
3 有用 旷逸 2019-07-15 23:41:39
有些问题告诉你应该怎样回答
2 有用 Sunny 2025-01-21 18:55:44 广东
很多人说世界变化太快了,经历了中国快速发展的这三十多年,再回来看发生在自己2-5岁的这些事情,感觉变化也没有那么快了,一切都是逐步发展的。 《加强宏观调控的十三条措施》、《金融工作“约法三章”》、《整顿财税秩序,加快财税改革》、《分税制将促进广东的发展》、《关于实行分税制问题致江泽民、李鹏同志并中共中火政治局常委的信》是当年比较重要的几次讲话,推动实现了经济过热的“软着陆”和分税制改革。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大批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而又了解中国企业实情的经济管理人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要敢于借鉴、引进世界上一切优秀的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结合中国的国情,办成世界第一流的经管学院。愿与同仁共勉之。 朱镕基 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二日
5 有用 逢露 2020-07-20 16:36:21
我刚才讲房地产为什么压不下去,就是因为房地产公司的好多后台可能就是在座的诸位。这句话估计说得在座的大部分干部直冒冷汗啊。
7 有用 竹书纪年 2020-12-27 20:02:43
91年被邓从上海调到中央做副总理,主抓的其实是国企改革的问题,因为当时增量改革下半程针对的主要是国企。这一阶段以加强质量监管,并有效解决三角债等问题。也在此过程中甚至更早开始注意到了财权下方带来的重复建设、行政干预从银行过度投资等问题。但在大背景为价格改革的前提下,主要还是要稳民生,尤其是对粮食收购,后面实际实现了价格并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成果则是吸收了吴的“价财税”改革和厉的“所有制改革”思路,对固定投资控制(人民银行宏观政策和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剥离)、财税改革(分税制及财权上交)、汇率并轨(外管局稳定汇率为后面外贸扫清障碍)分别进行了改革。当了副总理之后,行文开始注重意识形态和思想统一了。应该看到朱对经济过热尤其是炒房是严格抑制的,对因分税制带来的高房价应该是意料之外的。
2 有用 张元恒 2014-12-15 12:44:26
鞠躬尽瘁,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