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特色在于文化和心态方面的研究,比如“时空体系”和“心理、情感和态度”两张,专门论述了中世纪人的世界观,他们的认知方式、态度和价值取向。
但是其他部分读起来就没那么舒服了。勒高夫是大牛,可是碎片化的历史学不能这样碎。每一章的小标题都懒得加,直接用数字。如果这本书走的是严肃学术路线,不加就不加吧;但是看内容也不算艰深,类于史纲,如果走的是教科读本路线,那就是对读者不负责任了。
这本书说是400到1500年,可是大部分内容都是13世纪前,14到15世纪的内容只有一章,而且只有4页,好意思吗?
作者的视野是开阔,思维是活跃,善于大跳,可是行文条理不够,有些问题也是提到即止。
作者若对自己的文笔有足够自信,就会使用更多的修辞,更多典故,文字是优美了,却会丧失明快和力度。反正我接触到的法语作者,行文多多少少有些拧巴,别扭。
这样的文字,对译者是一大考验,特别是搞学术的译者,他们的语言功力不占优势。译完别别扭扭,读者就闹心了。
勒高夫随心写,译者就闹心,读者更闹心
|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更多《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内容欢迎关注格...(sherwoodsylvia)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