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葉知秋,原比喻由局部的、細小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變和趨勢。
本書十二篇故事說的也正是一些有關「先見之明」的有趣傳說。
故事中人身處世道變化之際,或者見證、洞察其間不可思議難以言說(更甚者化為鬼形妖物,現身於世)的幽微怪態(如書中〈三娘子〉、〈老莊觀〉、〈狐大老〉等篇);或者深悟滔滔濁世的討生活竅門,趨吉避害、全身保家,甚至能搏取名祿福報(如〈吳大刀〉、〈郭老媼〉、〈俞壽鶴〉等篇);又或是溯探正史和傳說罅隙,起出遭沉埋和隱匿的,徒勞追悔或者難以收拾下場的「何必當初」關鍵時刻(如書中〈楊苗子〉、〈潘一絕〉等篇);以及處處顯露豪氣才情知俗而不輕易從俗的超逸形象(如〈蘇小小〉、〈杜麻胡〉等篇)。
作家張大春再度展現嫻熟之極且深具當代感的書場敘事技藝,編織中國傳奇筆記材料,這回新拋出的設問又會是什麼?或許,說的是一些時代中無可挽回的錯誤,生命中的空落;就算...
一葉知秋,原比喻由局部的、細小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變和趨勢。
本書十二篇故事說的也正是一些有關「先見之明」的有趣傳說。
故事中人身處世道變化之際,或者見證、洞察其間不可思議難以言說(更甚者化為鬼形妖物,現身於世)的幽微怪態(如書中〈三娘子〉、〈老莊觀〉、〈狐大老〉等篇);或者深悟滔滔濁世的討生活竅門,趨吉避害、全身保家,甚至能搏取名祿福報(如〈吳大刀〉、〈郭老媼〉、〈俞壽鶴〉等篇);又或是溯探正史和傳說罅隙,起出遭沉埋和隱匿的,徒勞追悔或者難以收拾下場的「何必當初」關鍵時刻(如書中〈楊苗子〉、〈潘一絕〉等篇);以及處處顯露豪氣才情知俗而不輕易從俗的超逸形象(如〈蘇小小〉、〈杜麻胡〉等篇)。
作家張大春再度展現嫻熟之極且深具當代感的書場敘事技藝,編織中國傳奇筆記材料,這回新拋出的設問又會是什麼?或許,說的是一些時代中無可挽回的錯誤,生命中的空落;就算能在發端之處見微知著,但為什麼能擺脫那種泥足深陷的遺憾感的,從來都只是極少數的伶俐幸運之人?
小說家同系列前作《春燈公子》內容以描寫市井豪俠故事為主;到《戰夏陽》則聚焦到知識份子在官場與學問之道中的怪態醜態。本書(《一葉秋》)則加入了許多機巧聰敏人物與鬼狐仙怪故事的新題材,說的是「識時務」的人們在濁濁世道中權通達變,趨吉避害、全身保家,乃至承接來自俗世或者天上地下名祿福報的有趣傳說故事。
「……故事逗人悲喜嗔哀,有如天無私覆、地無私傾;故事裡的教訓往往是說故事的人忍不住插科多嘴,踵事增華,猶如宋元人畫,偏教後世之帝王、藏家給添蓋了許許多多的圖章,這些宣示所有之權的圖章一而再、再而三地撲掩而下,反而遮蔽了原作的面目。用我的理解來說,大約就是當人們聽了或者讀了故事,留下的印象卻仍然是自己人生的感懷和體會,那麼這個故事不過就還是在註解著那個聽著、讀著故事的我。」
一葉秋的创作者
· · · · · ·
-
张大春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張大春
.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曾任教輔大、文化等大學、亦曾製作主持電視讀書節目,現任電台主持人。曾獲聯合報小說獎、時報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等。著有《認得幾個字》、《春燈公子》、《戰夏陽》、《聆聽父親》、《城邦暴力團》一 ~ 四、《最初》、《公寓導遊》、《四喜憂國》、《雞翎圖》、《大說謊家》、《張大春的文學意見》、《歡喜賊》、《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我妹妹》、《野孩子》、《沒人寫信給上校》、《撒謊的信徒》、《尋人啟事》、《小說稗類》(卷一、卷二)、《本事》等。
.
.
.
插圖與紙雕作品作者簡介
.
吳靜芳
.
台灣嘉義人,曾任卡通公司動畫、出版社文字編輯。1991年起專注投身於紙雕創作和教學,作品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外展覽或獲獎,深受各界肯定。著有紙雕作品圖集《紙雕動物物語》、《剪一畦思念的田》(以上為積木文化出版)、《我的紙雕世界》、《紙雕創作...
張大春
.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曾任教輔大、文化等大學、亦曾製作主持電視讀書節目,現任電台主持人。曾獲聯合報小說獎、時報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等。著有《認得幾個字》、《春燈公子》、《戰夏陽》、《聆聽父親》、《城邦暴力團》一 ~ 四、《最初》、《公寓導遊》、《四喜憂國》、《雞翎圖》、《大說謊家》、《張大春的文學意見》、《歡喜賊》、《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我妹妹》、《野孩子》、《沒人寫信給上校》、《撒謊的信徒》、《尋人啟事》、《小說稗類》(卷一、卷二)、《本事》等。
.
.
.
插圖與紙雕作品作者簡介
.
吳靜芳
.
台灣嘉義人,曾任卡通公司動畫、出版社文字編輯。1991年起專注投身於紙雕創作和教學,作品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外展覽或獲獎,深受各界肯定。著有紙雕作品圖集《紙雕動物物語》、《剪一畦思念的田》(以上為積木文化出版)、《我的紙雕世界》、《紙雕創作藝術》(以上為三采出版)一書。個人及作品網頁:www.mypaper.idv.tw/introduction.htm
目录 · · · · · ·
2 蘇小小(北宋末元佑以前)
3 三娘子(南宋初紹興年間)
4 黃十五(南宋初紹興年間,或略早)
5 郭老媼(約在南宋初,最晚早於元末)
6 杜麻胡(南宋間)
· · · · · · (更多)
2 蘇小小(北宋末元佑以前)
3 三娘子(南宋初紹興年間)
4 黃十五(南宋初紹興年間,或略早)
5 郭老媼(約在南宋初,最晚早於元末)
6 杜麻胡(南宋間)
7 野婆玉(宋末,元)
8 楊苗子(元末明初)
9 老莊觀(清初順治康熙間)
10 狐大老(清康熙年間)
11 俞壽賀(清道光溯至順治)
12 潘一絕(清咸同光至民國,主要為光緒年間)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一葉秋"的人也喜欢 · · · · · ·
一葉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文艺复古,还是陈腐再来?

花开并蒂,你看到了故事,我看到了禅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初读《一叶秋》,恐怕会令读者疑窦丛生:这似乎是一本谈狐说鬼,猎奇讲古的短篇故事集。张大春以说书人之姿,穿针引线,把故事说的扣人心弦,大有宋元话本的影子,也有明清《三言二拍》的调性,《一叶秋》里十二则短篇故事如腰悬环佩,叮当作响。相较于张大春同系列的《春灯公... (展开)
言有尽而意无穷,故事中尽含讽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本记叙了十二篇故事融入作者个人过去经历的作品,作者写的故事大多充满了某种超出当今人们的认知范围,因为他结合了古代评书的创作特点,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在阅读本书的时候带着欣赏,放松的姿态来能够真正体会书中所讲述的内容。 因为书中记载了大多数故事发生在古代,阅读起... (展开)>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九州出版社 (2018)7.9分 632人读过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2011)9.0分 19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脑仁儿神经性肿大 (菜蒲团)
- 读研期间购书 (無负今日)
- 个人百选 (闲人)
- 新到书籍2012.11.2 (杭州库布里克)
- 書架XIII (麈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一葉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顾得奶特 2022-09-26 15:51:19 广东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2 有用 张怡微 2011-10-06 07:57:48
写得真爽气
0 有用 梅生 2012-05-04 03:11:42
大头春天生说书人。
0 有用 王二玩儿 2015-11-01 18:08:59
怪力乱神的东西其实有时候,道理都很简单,认死理讲规矩。
0 有用 西园草 2011-12-26 21:31:33
鬼怪狐仙各显神通 活脱脱又一通聊斋志异 大春先生的笔记小品难有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