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多重身份,丰富的人生阅历。杭先生能够说的应该还有很多。这本集子,可能主要还是出版社的动议。杭先生应该自己安排时间,充分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写点东西。
杭间出了很多书,写了很多文章,思维敏捷,视野开阔,但这两点也差不多也是为人所诟病的根因:太敏捷易于轻薄,太开阔浮于空泛。这也差不多也是时代病了。人越聪明越容易占时代之先机染时代之病灶。所以,作为很有前途的设计史家少积极于各种事务活动,少买弄一点时尚文字与舶来概念,与现实撕裂开一点距离,花点苦工埋头治学,老老实实写一本拿得出手的中国设计史研究的著作,也给吾等后辈树一学术标杆。
真理:纯文字的设计书基本都是鸡肋。
内容似乎比较杂,有不少篇章其实在谈设计教育和国内设计教育史。全书我最欣赏的篇章作者挑选出来做了书的标题。设计的善意,设计的责任,设计的格局。
国内设计作家里面,杭间的书算是可以读一读的,其余大部分都太艰涩,也许是和他年轻时是个诗人有关。
这本书是在讲中国的设计历史和发展 同时也是在讲中国当代的文化艺术现状和发展的问题 一些有史以来存在的现状和问题 和社会、经济、体制都离不开关系 即使过了这些年也依旧存在 尤其是当成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时更是深有同感 还是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要上下而求索啊!
Garbo。
还行。只是理论家口号的局限。
对中国设计界的建议非常真切诚恳。真是要更加开放包容。年轻一代都在干什么。
价格坑爹!实在不喜欢杭间的调调~书内容大而全~换句话说就是啥也没有说~研究中国设计思想史~还不如找本中国思想史来读有感觉呢~同是一个单位的~陈丹青就好许多
书中"设计史的本质“这一章节,最值得看一下,关注杭间的微博貌似更有启发,书好像都写得差不多,从中知道了两本要看的书柯布西耶《光辉的城市》和《物体系》。
许是从了近年一批岛国相关书籍的封面装帧和书题拟定趋势,罢了,可为啥有种"骑在人头上的口吻"使之显得像一场闹剧...
一些设计理念和作者的自身的人生观很是独到。
提到陈丹青当年离开清华前后的美术学院状态,说得很中允。
是设计还是被“设计”?;评价陈丹青辞去清华教职事件那篇文章还挺有见解的。
只是被装帧吸引而已……
不太好看
1.陆智昌设计的封面好赞,但白皮实在易脏,如能像日本许多书籍那样附上透明护书套就好了。2.入选文章质量略有参差吧,自我扫盲/启蒙用
杭老师对普及设计真是不遗余力啊~
一本接地气的分析中国设计脉络的书,其实不需要“回应大设计”这样的噱头。书的厚度可以压缩到一半足矣~~
> 设计的善意
3 有用 猪在飞 2016-10-16 16:31:14
多重身份,丰富的人生阅历。杭先生能够说的应该还有很多。这本集子,可能主要还是出版社的动议。杭先生应该自己安排时间,充分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写点东西。
6 有用 戈雅的猞猁 2013-03-06 01:32:51
杭间出了很多书,写了很多文章,思维敏捷,视野开阔,但这两点也差不多也是为人所诟病的根因:太敏捷易于轻薄,太开阔浮于空泛。这也差不多也是时代病了。人越聪明越容易占时代之先机染时代之病灶。所以,作为很有前途的设计史家少积极于各种事务活动,少买弄一点时尚文字与舶来概念,与现实撕裂开一点距离,花点苦工埋头治学,老老实实写一本拿得出手的中国设计史研究的著作,也给吾等后辈树一学术标杆。
2 有用 血源2出了吗? 2011-12-14 19:00:52
真理:纯文字的设计书基本都是鸡肋。
1 有用 Sophie bian 2014-07-28 14:44:43
内容似乎比较杂,有不少篇章其实在谈设计教育和国内设计教育史。全书我最欣赏的篇章作者挑选出来做了书的标题。设计的善意,设计的责任,设计的格局。
1 有用 祝伟★ 2014-08-27 16:29:15
国内设计作家里面,杭间的书算是可以读一读的,其余大部分都太艰涩,也许是和他年轻时是个诗人有关。
2 有用 Knight 2019-04-14 22:02:24
这本书是在讲中国的设计历史和发展 同时也是在讲中国当代的文化艺术现状和发展的问题 一些有史以来存在的现状和问题 和社会、经济、体制都离不开关系 即使过了这些年也依旧存在 尤其是当成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时更是深有同感 还是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要上下而求索啊!
1 有用 皮特4 2013-04-07 15:08:52
Garbo。
1 有用 文的 2015-08-25 00:06:01
还行。只是理论家口号的局限。
1 有用 西木朝日堂 2013-09-30 18:46:26
对中国设计界的建议非常真切诚恳。真是要更加开放包容。年轻一代都在干什么。
0 有用 強子機器劉威廉 2012-02-18 18:51:30
价格坑爹!实在不喜欢杭间的调调~书内容大而全~换句话说就是啥也没有说~研究中国设计思想史~还不如找本中国思想史来读有感觉呢~同是一个单位的~陈丹青就好许多
0 有用 橘子 2012-08-05 23:18:15
书中"设计史的本质“这一章节,最值得看一下,关注杭间的微博貌似更有启发,书好像都写得差不多,从中知道了两本要看的书柯布西耶《光辉的城市》和《物体系》。
0 有用 琥珀 2012-08-30 11:59:50
许是从了近年一批岛国相关书籍的封面装帧和书题拟定趋势,罢了,可为啥有种"骑在人头上的口吻"使之显得像一场闹剧...
0 有用 Dandelion 2013-01-19 12:07:49
一些设计理念和作者的自身的人生观很是独到。
0 有用 Festa 2012-01-09 19:59:37
提到陈丹青当年离开清华前后的美术学院状态,说得很中允。
0 有用 新造的人007 2016-04-10 15:09:18
是设计还是被“设计”?;评价陈丹青辞去清华教职事件那篇文章还挺有见解的。
0 有用 咸味小奶球 2013-03-17 11:09:01
只是被装帧吸引而已……
0 有用 foot 2012-02-14 09:31:27
不太好看
0 有用 Lynn 2012-06-22 22:43:43
1.陆智昌设计的封面好赞,但白皮实在易脏,如能像日本许多书籍那样附上透明护书套就好了。2.入选文章质量略有参差吧,自我扫盲/启蒙用
0 有用 wille 2011-11-10 11:07:32
杭老师对普及设计真是不遗余力啊~
0 有用 PPGGOO 2011-12-09 16:29:43
一本接地气的分析中国设计脉络的书,其实不需要“回应大设计”这样的噱头。书的厚度可以压缩到一半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