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士人风骨》一书所收文章,写于1996—2010年间。第一组文章主要讨论知识人的精神家园;第二组文章多是基于历史题材的心得。贯穿全书的核心是,作者紧紧围绕知识界的思想现状,梳理古今文化传统的递变,从振兴民族精神的角度,提出建设新文化的紧迫性。明确表达了当下重建民族精神家园,要继承五四精神,要发扬“士”的传统美德,为制度转型起催生作用。
家国情怀、忧国忧民,和对“道”的承载,依然存在于一部分人中间,现在转化为对严重的时弊和改革倒退的忧虑、对普世价值的追求,还有拒绝遗忘,追寻和揭示历史真相的努力。——资中筠
士人风骨的创作者
· · · · · ·
-
资中筠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资中筠,资深学者,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原所长。参与创办《美国研究》杂志与中华美国学会,曾任杂志主编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创办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并任第一、二届会长。1996年从社科院美国所退休,仍继续著述,并应邀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除有关国际政治和美国研究的专业著述外,撰有大量随笔、杂文,并翻译英、法文学著作多种。
主要著作:《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20世纪的美国》)、《财富的归宿》、《资中筠集》等。
随笔集:《斗室中的天下》、《锦瑟无端》、《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学海岸边》(与陈乐民合集)等。
译著:《公务员》《浪荡王孙》《农民》《啊,拓荒者》《哲学的慰藉》等。
目录 · · · · · ·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今天的争论
爱国的坐标
君王杀人知多少?——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历史
孔子之用,大矣哉!——曲阜之游的遐想
兵马俑前的沉思
方孝孺和布鲁诺
五四运动与《列女传》的联想
老问题新视角——美国学者写义和团
· · · · · · (收起)
"士人风骨"试读 · · · · · ·
自序 本人忝列“学者”圈,以笔耕为业,实际上是半百以后才开始。前半生所写文字都是奉命之作,多为“内部”报告,偶然以他人名义公开发表,也多为应景文章,不值得追认。我笔归我有迄今不过三十载。前期主要是专业研究的学术著作。在“正业”之外兴之所至写点东西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然是与当时的开放形势分不开的。对我这个半生为驯服工具的人说来,发现原来这支笔还能属于自己,可...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什么时候中国人能真正不卑不亢地以平常心对待世界一切强于我或弱于我的国家,既充满民族自信又虚心学习他人长处,既懂得保持民族精华,又能以开阔的胸怀对外来思想和文化,吞吐自如,那就是我们民族真正在精神上健康成熟的时候。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6页 -
从中外历史发展看,制度与文化是胶着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一枚硬币的里面。孰先孰后真很难说,所以称之为“鸡与蛋的关系”。个人的专断独裁,乃至登峰造极的造神运动,是建立在从精英到民众的认同基础上的。无人顶礼膜拜,也就不成其为神。中国的老百姓宗教情怀不那么强烈,但是奉现世的皇帝为神明的传统和心理却根深蒂固;中国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寄托在明君身上,贬到江湖之远还念念不忘忧其君;中国历来最高统治者一旦地位确立,自然认为自己奉天承运,掌握终极生杀予夺之权。这三方面相辅相成,不论公开宣布的,写在纸上的制度和法律如何,在实践中一不小心就滑向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习惯的传统皇朝模式。大至一国,小至县、市、乡、镇,莫不如此,于是出现各级土皇帝。这种陈年旧酒可以装在花样翻新的新瓶中,甚至逐渐使那新瓶变形,如晏子所说,橘过了江就变枳。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士人风骨"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士人风骨"的人也喜欢 · · · · · ·
士人风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士,仕。一位值得尊重的老者自白。
> 更多书评 12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理想国 书香2012 (理想国imaginist)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开卷八分钟(2012年) (bigboybt)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士人风骨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5way 2012-04-30 22:08:38
第二次读,再次被资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叹服。
4 有用 零度倾斜 2012-12-11 19:13:54
说实话读完这本有点郁闷,因为士人风骨,仅仅是听上去很美,古往今来那一路是怎样的代价,这辈子恐怕也只能仰望了
2 有用 DennisGerrard 2012-05-28 22:33:41
要不是道长在开卷上介绍,估计还在书柜里躺着。(丢人不TAT)开启民智在于改良教育。自我要求解放,人格独立,不依附“颂圣",推广普世价值(好吧,我承认还真有):民主,法制,人权。全书收集文章透彻,冷静地分析,补充适当的史料。
8 有用 Covfefe 2018-07-17 08:36:23
这一册收录的是谈论知识分子的文章。“‘颂圣文化’的延续和大发扬。如前所述,‘颂圣’本来就是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无论大儒或白丁概莫能外。所以偶像崇拜、领袖神化、歌颂太平盛世,都有深厚的土壤,在新的气候条件下推向极致而很少遇到质疑和抵制。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不论受到怎样的不公平待遇,乃至家破人亡,都被要求‘正确对待’,还是‘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的延续。后来冤假错案得以‘平反’,则感激涕零,‘天王’更加圣... 这一册收录的是谈论知识分子的文章。“‘颂圣文化’的延续和大发扬。如前所述,‘颂圣’本来就是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无论大儒或白丁概莫能外。所以偶像崇拜、领袖神化、歌颂太平盛世,都有深厚的土壤,在新的气候条件下推向极致而很少遇到质疑和抵制。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不论受到怎样的不公平待遇,乃至家破人亡,都被要求‘正确对待’,还是‘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的延续。后来冤假错案得以‘平反’,则感激涕零,‘天王’更加圣明。‘文革’之后,还有人发明了‘娘打孩子’之说,一切罪责一笔勾销,就此对绝非外患造成的民族灾难心安理得地拒绝反思。”“当前……自觉地揣摩上意的风气却更盛,说一些常识性的真话者竟成异类,或者被誉为特别‘勇敢’。颂圣文化又一次抬头,而且随着国力的加强愈演愈烈。”这书的尺度显然在现在是没法出版的了。 (展开)
6 有用 Alhes 2013-04-14 21:54:18
谈吐温文尔雅的资中筠和写字犀利直白的资中筠真是各有千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