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启真馆
原作名: Tolstoy or Dostoevsky: An Essay in Contrast
译者: 严忠志
出版年: 2011-10
页数: 347
定价: 4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外国人文学术译丛
ISBN: 9787308087117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启真馆
原作名: Tolstoy or Dostoevsky: An Essay in Contrast
译者: 严忠志
出版年: 2011-10
页数: 347
定价: 4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外国人文学术译丛
ISBN: 9787308087117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陀思妥耶夫斯基 (Ex)
- 书海无涯 (佾云)
- 冯唐与阿乙提到的书 (不鸟万阿润)
- 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书籍 (白露@思勉)
- 37°暖书单(二) (37°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论:
feed: rss 2.0
98 有用 有必要 2014-01-22 13:21:16
现在的文学鉴赏/研究已经不叫人去明白什么叫好小说或者写的好了。这本书,翻来覆去看了三遍,还是觉得bug级的好——鉴赏功力,以及用语言传递细微感受的能力都是最一流。对这两个人的小说视如家珍的人,如我,大概会一边觉得斯坦纳所说一语中的,正是心中模糊所感,一边被他三两引文所阐述而自己忽略未能领悟的小说内在逻辑刺激得哇哇叫。我的文学引路人是这两个“世界上相距最远而又同样伟大的小说家”,真好。
5 有用 息为 2014-06-15 11:21:27
本来理论的东西就比较艰深晦涩,原作者文思浩荡但研究的线索结构不甚清晰。翻译尤其烂,一些深层次阐释性的语句之间完全读不懂内在的逻辑联系,没法理解。我很怀疑译者翻译之前有没有事先了解过托翁和陀氏的作品,整本书浩浩荡荡我只看懂了三分之一,估计也是自己太LOW吧呵呵。
1 有用 油炸托克思 2014-05-06 13:38:52
最后一章托翁与陀翁的比较很显水准,至于前面的什么史诗传统与戏剧传统则十分外行,偶有字里行间的亮点,但生搬硬套的擅自揣测也不少,贬低福楼拜抬高托尔斯泰很没意义。很纠结的书,结尾好是否可以代表整本书好,这真的很难讲,三星到四星之间,毕竟博学不等于准确把握文本。
48 有用 安提戈涅 2013-09-10 15:11:26
文学批评的应该出自对文学作品的回报之情。大概仅仅这开篇一句话,就足以奠定斯坦纳老派批评大师的作风了吧。当我们在谈论“史诗性”或者“悲剧精神”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些大词早已在语焉不详的滥用中失去形状,而斯坦纳通过细致的文本对比分析,将精确的定义从团块中捏出了形状。这是笨功夫,也是真功夫。最后部分对宗教大法官的解读非常新颖。当然,对文学作品的回报之情有可能产生盲目的爱惜,得承认,斯坦纳有时候不免太偏... 文学批评的应该出自对文学作品的回报之情。大概仅仅这开篇一句话,就足以奠定斯坦纳老派批评大师的作风了吧。当我们在谈论“史诗性”或者“悲剧精神”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些大词早已在语焉不详的滥用中失去形状,而斯坦纳通过细致的文本对比分析,将精确的定义从团块中捏出了形状。这是笨功夫,也是真功夫。最后部分对宗教大法官的解读非常新颖。当然,对文学作品的回报之情有可能产生盲目的爱惜,得承认,斯坦纳有时候不免太偏心了。 (展开)
2 有用 晓林子悦 2018-03-16 18:35:45
斯坦纳是透彻、中肯而且不枯涩的。托翁醉心理性和事实,渴求真理;陀氏蔑视理性,追求神秘主义。把他们放在一起,评析各自的文本特点,比较他们的差异,实际上是对俄罗斯两条分岔的文学道路的回顾和探索。兼及史诗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其他作家以及批评理论的发展。庞博的论述凸显作家人格与创作的对应。正如萨特论述福克纳所言:“小说技巧总是让读者领悟小说家的哲学理念。”
0 有用 caca 2023-03-15 23:51:16 吉林
重点要看
0 有用 法奇软糖 2023-02-22 23:27:55 江西
蛮广的对小菜鸡来说很长见识,很多观点提的很漂亮
0 有用 啦啦啦 2023-02-06 18:41:32 四川
“小说是历史最重要的远亲。”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一个生来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派”的人,自然而然以“托尔斯泰派”的信念生活,因而变成了彻底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派”?(托本人!) 这两位真是罕见而奇妙的组合。据说,在阿斯塔波沃车站站长的家里,托尔斯泰在床头摆放了两本书——《卡拉马佐夫兄弟》和蒙田的《随笔集》。 看来,他已经做出选择,要在他的伟大对手和与自己能够神交的作家的陪伴下离开人世。他对后者的... “小说是历史最重要的远亲。”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一个生来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派”的人,自然而然以“托尔斯泰派”的信念生活,因而变成了彻底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派”?(托本人!) 这两位真是罕见而奇妙的组合。据说,在阿斯塔波沃车站站长的家里,托尔斯泰在床头摆放了两本书——《卡拉马佐夫兄弟》和蒙田的《随笔集》。 看来,他已经做出选择,要在他的伟大对手和与自己能够神交的作家的陪伴下离开人世。他对后者的选择是非常恰当的——蒙田是崇尚生活的诗人,是崇尚生活整体的诗人,而不是像托尔斯泰那样理解生活奥秘的诗人。假如托尔斯泰在将自己狂热的天才转为淡定的过程中,翻到了《随笔集》第二部中著名的第十二章,他也许会发现对自己、对陀思妥耶夫斯基都非常贴切的评价: 这是鼓舞人心的伟大奇迹之作。 (展开)
0 有用 JeanChristophe 2022-12-30 18:49:44 北京
三星半. 不必被斯坦纳虚张声势的渊博唬住,其实那些征引大多只到报菜名的程度.他列出几部歌剧无非是语带双关的玩笑话,多次提及《白鲸》却无一处包含对其内容,风格,技巧或具体文段的分析;对福楼拜的评论则让人完全有理由怀疑他未曾细读过《情感教育》——正是此书克服了自然主义形式的介入缺失又不曾依凭异域传奇的助力.全书太执着于"伟大"而时常在语文学层面流于粗疏,"老派"的批评亦不应如此.
0 有用 拔刀诀 2022-12-24 17:49:01 辽宁
“文学批评应该出自对文学的回报之情。诗歌、戏剧或小说作品以明显而又神秘的方式,激起我们的想象。与开卷之日比,我们的身心在掩卷之余出现了变化。”以此种态度才能产生好的文学批评如本书。这个论点尤其心有戚戚——经典文学作品总是带有宗教特征,涉及到上帝存在与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