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内容并不多,十三篇五千多字。我想若是一个败军之将写十三篇五千多字,那么无论他写得如何华美,那么也不会流传下来。《孙子兵法》能够流传下来,思想一定具有先进性。
当别人深陷道德的泥潭总是指挥失利的时候。孙武提出了战争的目的就是胜利,胜者为王,败者可能连衣服都要被扒光。宋徽宗等两位皇帝的结局印证了这个道理。
当别人打仗的时候愣头愣脑不知道考虑哪些因素就开仗时,孙武说打仗要考虑五种因素,比如天气、将领、法律等。
当别人不能摸清对方实力,凭着一股“勇气”反抗时,孙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怠”。不能做愣头青,不然再有品德的人也会打败仗。
当别人用阴险的手段克敌时,孙武说要考虑到对方的假动作,不要轻敌上当。战争是很残酷的,被对方坑了就是坑了。
孙武强调了己方实力,强调了客观现实。没有犯理想主义的错误。战争就像打篮球,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允许花招百出、允许有假动作、允许示弱、允许伪装自己的实力。
孙武很好地运用了自己的所学,首先是这个人强大、打仗厉害然后才是他的作品。孙武的实践成就了他自己,他自己又成就了《孙子兵法》。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