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刻意突出的是两个字:真实。因为真实,同行们才可能会有共鸣;因为真实,大家才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年轻教师曲折的成长;因为真实,或许在某些方面才有借鉴意义……因为真实,我们可以学做真人,教人求真。
张德有,1998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现任教于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校。从教以来,一直担任“后进班”班主任,亦曾中途接班,共历七届,在“后进生”转化方面颇有心得且成效显著。一直坚持读书、实践、反思,在K12“班主任论坛”有系列主题帖“老实老师的一亩三分地”,深受网友好评。
书中絮絮叨叨写的东西更像是一个老师写的36篇很随意的日记,说是36计,也没看见在每个章节有总结一些教学方法,更像是流水账。 但是可以看的出来这个老师是在用心去做教育,去引导学生,去帮助学生成长,其中对孩子们进行的对父母的感恩教育这一点我觉得他做的很好,让初三的孩子们去计算父母的工资、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以后如果每个月偿还父母500元要还多少年,通过这样的方法激起孩子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从而让孩子们... 书中絮絮叨叨写的东西更像是一个老师写的36篇很随意的日记,说是36计,也没看见在每个章节有总结一些教学方法,更像是流水账。 但是可以看的出来这个老师是在用心去做教育,去引导学生,去帮助学生成长,其中对孩子们进行的对父母的感恩教育这一点我觉得他做的很好,让初三的孩子们去计算父母的工资、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以后如果每个月偿还父母500元要还多少年,通过这样的方法激起孩子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从而让孩子们获得学习动力 教无定法,因为每个学生每个班级都不一样,而且每个人对教育的理解也都不一样,所以也不是说他的方法很lame,只是,没有引起共鸣吧 从我的角度看这本书,也许是地域和时间差的问题,我没有从中学习到很多,所以这一本书以后也不会再去拿起来看,扔掉吧哈哈哈 (展开)
> 1人在读
> 2人读过
> 6人想读
订阅关于好老师转化后进生的36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tarryeyed 2020-04-20 16:34:56
书中絮絮叨叨写的东西更像是一个老师写的36篇很随意的日记,说是36计,也没看见在每个章节有总结一些教学方法,更像是流水账。 但是可以看的出来这个老师是在用心去做教育,去引导学生,去帮助学生成长,其中对孩子们进行的对父母的感恩教育这一点我觉得他做的很好,让初三的孩子们去计算父母的工资、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以后如果每个月偿还父母500元要还多少年,通过这样的方法激起孩子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从而让孩子们... 书中絮絮叨叨写的东西更像是一个老师写的36篇很随意的日记,说是36计,也没看见在每个章节有总结一些教学方法,更像是流水账。 但是可以看的出来这个老师是在用心去做教育,去引导学生,去帮助学生成长,其中对孩子们进行的对父母的感恩教育这一点我觉得他做的很好,让初三的孩子们去计算父母的工资、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以后如果每个月偿还父母500元要还多少年,通过这样的方法激起孩子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从而让孩子们获得学习动力 教无定法,因为每个学生每个班级都不一样,而且每个人对教育的理解也都不一样,所以也不是说他的方法很lame,只是,没有引起共鸣吧 从我的角度看这本书,也许是地域和时间差的问题,我没有从中学习到很多,所以这一本书以后也不会再去拿起来看,扔掉吧哈哈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