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月赚130亿的笔记(45)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阿蓝 (好想停下来歇一歇)

    很多人现在跟我说,假如我有你那么多钱的话,我每天就会去想方设法地找乐子,而不是去工作,而我想要回答他们说,因为你们这么想,所以你们永远不会有那么多钱。钱不是目的,不要把它当目的。

    2012-06-01 09:18:57   2人喜欢

  • Ricky

    即使是聪明人,大多数人还只是普通聪明的程度,身边没有几个乔老爷子和Elon Musk带着疾步走。讨论,试错。 跟我们一起头脑风暴的Google的专业人士们,也都是个顶个的聪明人,常常是大家说的每一个观点我们都觉得有道理,所以很多时候会议并不一定能得出结论,你没法一下子判断哪一个观点是更好的。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是苹果首席执行官乔布斯的话,他一定不会允许开这么久这么多的会,他肯定会说,“我决定了,大家就照这么做吧...

    2020-01-31 14:55:03   1人喜欢

  • Kinpon

    那些目标,钱,房子,车子,更多的钱,房子,车子,你可以追求他们,可是如果你只是为了他们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我意识到得为自己的心活着,因为反正我们都逃不脱死亡,我得为最爱的事情活着,因为反正我们都逃不脱死亡。 在一切结束前,永远不要无聊,无聊是一种浪费。

    2012-05-27 13:42:34   1人喜欢

  • 新文联播大结局 (我的内心是一片田园。)

    OMGPOP公司九死一生的故事,让奇虎360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在微博上发出这样的感叹:成功都是偶然,不要迷信成功学,失败的教训是可以借鉴,所谓成功的经验其实多是马后炮式总结,加上盲目崇拜成功者,成功人士怎么吹都是有道理。如果非要说成功经验就一条:熬出来的。 作为一名图书编辑,我对经管类图书的价值早已经无力吐槽,当然,不止经管类的。

    2012-03-30 09:44:48   1人喜欢

  • 热奶油摩卡

    他既是一个技术天才,又是一个时时追寻内心,按直觉做出重大抉择的“追梦人”。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在我截至目前的人生经历中,做所有重大决定都要不了三天,决定辍学,用了15分钟;决定买房用了一天;决定要娶一个女孩子,用了三天。这,真的是一个成功硅谷创业者“追随我心”的最好写照

    2016-07-09 20:19:45

  • 淮静

    永远追随我心的执著,对创业的狂热和投入,对产品、用户和科技的敏锐眼光,优势互补的创业伙伴,充满活力的精英团队,曲折跌宕的创业历程…… 他的身上有一种“瘾”,不断突破,不断改变自己也改变他人,不断让人们发出“噢”的赞叹声的那种“瘾”。 在初创公司,我认为最理想的开发方式是由一个“有想法”的工程师和设计师直接搭配。 公司的运行效率,以及对每个人想法的公平尊重,这也许是公司管理当中永远需要做好的平衡。 ...

    2015-09-26 23:03:39

  • zollero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每个人都是会死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说,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消除以便给新的让路:“你们现在是新的,但是在现在开始不久以后,你们将会逐渐地变成旧的,然后被送离人生舞台。”

    2014-10-26 22:26:42

  • 汪杨

    挺好的书,很多经验可以借鉴。作者在paybal,youtube低成本创业,借助红杉与google达成交易的过程都很重要。 Google在招聘上十分谨慎。 创业者绝不让自己虚度光阴。

    2014-05-19 21:24:12

  • bean

    1999年的时候,我离开伊利诺伊来到硅谷,那时候,就发现这里有不少百万千万亿万富翁,他们明明已经很有钱了,却放弃舒适的休闲生活,他们的家里也许有十几个卧室,有人还有私人的高尔夫球场,可他们每天还是驱车来到小镇上破旧的办公室,每周一待就是80个小时,他们是为了什么? 那时候,我觉得这些人疯了,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如果你拼命工作,慢慢地就能赚到钱,然后买下车子、房子,再盼着退休天天去打高尔夫球。可是当你每天...

    2014-03-03 12:31:59

  • 五清清 (朦想家)

    上高中的3年,我的成绩并不好,可是,在这3年,我有个巨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而这也要感谢学校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制度

    2013-12-16 13:13:16

<前页 1 2 3 4 5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20个月赚130亿

>20个月赚13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