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原作名: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译者: 窦东徽 / 刘肖岑
出版年: 2012-1-1
页数: 254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新曲线·心理学丛书
ISBN: 9787115263254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第1版出版于1983年,2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经典,在全球顶尖大学中享有盛誉,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第8版。这本书并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导论类教材,很多内容是心理学课堂上不曾讲授的,也是许多心理学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作者正是从此初衷出发,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结合一些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证伪性、操作主义、实证主义、安慰剂效应、相关和因果、概率推理等心理学中的基本原则。与上一版相比,第8版更新了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实例,扩展了信度、效度、元分析、随机取样与随机分配等问题的讨论。
在今天的大众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关于潜能提升、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读心等伪装成心理学的主题,更有一些伪心理学家、所谓的心理治疗师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欺世盗名,从中渔利。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心理学信息面前,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
本书第1版出版于1983年,2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经典,在全球顶尖大学中享有盛誉,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第8版。这本书并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导论类教材,很多内容是心理学课堂上不曾讲授的,也是许多心理学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作者正是从此初衷出发,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结合一些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证伪性、操作主义、实证主义、安慰剂效应、相关和因果、概率推理等心理学中的基本原则。与上一版相比,第8版更新了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实例,扩展了信度、效度、元分析、随机取样与随机分配等问题的讨论。
在今天的大众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关于潜能提升、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读心等伪装成心理学的主题,更有一些伪心理学家、所谓的心理治疗师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欺世盗名,从中渔利。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心理学信息面前,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真,成为一个明智的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呢?本书将教给你科学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将真正的心理学研究从伪心理学中区分出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本书不仅适合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助于建立心理学研究中必要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与意识,而其通俗易读性也非常适合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它将帮助你纠正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学会独立地评估心理学信息,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此外,由于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共通性,本书也不失为一本精彩有趣的科学哲学类读物。
对伪心理学说不 (第8版)的创作者
· · · · · ·
-
基思·斯坦诺维奇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Stanovich),目前担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的国家首席教授,研究领域是推理和阅读的心理学机制。于2010年获得格威尔美尔教育奖(Grawemeyer Award in Education)。至今已发表200多篇科学论文。在一项对于论文引用率的调查中,斯坦诺维奇位列引用率最高的50位发展心理学家之一,也是25位最高产的教育心理学家之一。他所撰写的《对“伪心理学”说不》(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一书被全球300多所心理学高等教育机构采用。
目录 · · · · · ·
第1章 心理学充满生机(在科学阵营里左右逢源)
弗洛伊德问题
现代心理学的多样性
多样性的含义
科学的统一性
那么,什么是科学?
系统的实证主义
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
实证性的、可解决的问题:科学家对于可检验理论的研究
心理学和世俗智慧:“常识”的误区
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小结
第2章 可证伪性--如何捕捉头脑中的小精灵
理论和可证伪性标准
敲门节奏理论
弗洛伊德与可证伪性
小精灵
不是所有的证实都等价
可证伪性和世俗智慧
承认错误的自由
想法不值钱
科学中的错误:接近真理
小结
第3章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但是,博士,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科学家不是本质主义者
本质主义者喜欢咬文嚼字
操作主义者将概念和可观测事件联系在一起
信度和效度
直接和间接的操作性定义
科学概念的演进
心理学领域的操作性定义
作为人性化力量的操作主义
本质主义问题和对心理学的误解
操作主义和心理学问题的措辞
小结
第4章 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安慰剂效应和了不起的兰迪
个案研究的地位
为什么见证叙述毫无价值:安慰剂效应
“鲜活性”问题
单一个案的压倒性影响
了不起的兰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见证为伪科学打开方便之门
小结
第5章 相关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
第三变量问题:戈德伯格与糙皮病
为什么戈德伯格的证据更好
方向性问题
选择性偏差
小结
第6章 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聪明汉斯的故事
斯诺与霍乱
比较、控制和操纵
随机分配与操纵共同定义了真实验
控制组的重要性
聪明汉斯--神马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的聪明汉斯
对变量分开考察:特殊条件
直觉物理学
直觉心理学
小结
第7章 “但是这不是真实的生活!”--“人为性”批评和心理学
为什么自然性并非总是必要的
对“随机取样”的误解
随机分配和随机样本的区别
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异同
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大二学生”问题
正确看待“真实生活”和“大二学生”问题
小结
第8章 避免爱因斯坦综合症--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
关联性原则
消费者规则:警惕关联性原则的无效性
“跃进”模式与渐进整合模式的比较
聚合性证据:在瑕疵中进步
心理学中的聚合性证据
科学共识
研究方法和聚合性原则
向更有效的研究方法迈进
不要对矛盾数据感到绝望
小结
第9章 打破“神奇子弹”的神话--多重原因的问题
交互作用
单一原因解释的诱惑
小结
第10章 人类认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概率推理
“某某人”统计学
概率推理以及对心理学的误解
有关概率推理的心理学研究
对概率信息的不充分利用
样本大小信息的误用
赌徒谬误
再谈统计与概率
小结
第11章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
试图解释偶然性事件的倾向
解释偶然性:错觉相关和控制错觉
偶然性和心理学
巧合
个人的巧合
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临床预测与统计预测
小结
第12章 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形象问题
心理学和超自然心理学
自助类读物
菜谱式知识
心理学和其他学科
我们是自己最坏的敌人
每个人不都是心理学家吗
抵制科学心理学的根本原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对伪心理学说不 (第8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对伪心理学说不 (第8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对伪心理学说不 (第8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57 条 )





同大众认知相悖的心理科学

简谈stanovich与《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ology》
论坛 · · · · · ·
我觉得这个版本翻译 不好? | 来自周先生 | 19 回应 | 2024-01-19 06:25:16 |
这本跟《这才是心理学》是一本书吗? | 来自胃痛 | 1 回应 | 2021-08-26 08:14:02 |
看完书后,发觉心理学的名字就起错了 | 来自well | 8 回应 | 2020-02-16 10:00:05 |
这本书真有这么好吗?求解 | 来自喵了个mon | 22 回应 | 2020-02-12 04:45:04 |
操作主义作为第一要义? | 来自切 | 7 回应 | 2012-09-15 20:31:0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5 )
-
Pearson (2012)9.0分 147人读过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0)9.0分 2964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8.8分 2233人读过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9.0分 196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心理书单:踢开心理学的门 (keledoll)
- 【书】所谓知识的另一种 (自娱者小五)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对伪心理学说不 (第8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21 有用 海若 2013-07-28 23:08:29
这本书应该成为大学公共必修课,老版见《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所有认同这本书的人都是值得深度交流的人。
248 有用 mOco 2013-08-14 09:51:27
任何自诩为对心理学对科学感兴趣的外行人都应该读,这书完全可以叫做《对“伪科学”说不》。现代科学的心理学已经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了。记住四个检验是否是科学的原则:1.可证伪性;2.概率性预测;3.服从同行评审的公共知识;4.基于聚合性和共识的科学知识。
106 有用 7酱™ 2012-10-25 00:13:58
这本书好像是亚马逊5元换购的,封面巨丑无比,但内容真的太棒了,改变了我很多观念(比如安慰剂效应),初步明白了怎样科学的分析问题,感受到了统计学的魅力,重要的是对心理学这个学科完全有了新的认识。(终于突破弗洛伊德、斯金纳和荣格啥的了)
2 有用 入梦羊 2014-03-27 21:09:18
“我们在此带着一份质疑暂告一段落,我们不确定将来的心理学家会持有什么信念。事情本该如此,没有人能坐在扶手椅里抓住事实的本质,而且,在新的实验没有进行之前,我们不会知道结果如何。那些从布道坛、新闻报道以及学校的颁奖典礼听来的关于人性的言之凿凿的教条并不适合我们。相反,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去容忍目前尚不完备的关于行为的知识,但同时还要坚信客观方法的力量,终有一天,这些方法会给予我们想了解的知识。” 觉得... “我们在此带着一份质疑暂告一段落,我们不确定将来的心理学家会持有什么信念。事情本该如此,没有人能坐在扶手椅里抓住事实的本质,而且,在新的实验没有进行之前,我们不会知道结果如何。那些从布道坛、新闻报道以及学校的颁奖典礼听来的关于人性的言之凿凿的教条并不适合我们。相反,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去容忍目前尚不完备的关于行为的知识,但同时还要坚信客观方法的力量,终有一天,这些方法会给予我们想了解的知识。” 觉得主要讲的还是要坚持科学,科学方法、科学态度。 (展开)
55 有用 Motrioma 2013-09-05 23:51:07
其实是对“伪科学”说不。达尔文说科学是对客观规律的总结。这本书就是告诉你到底怎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