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伪心理学说不 (第8版) 短评

热门 最新
  • 232 mOco 2013-08-14 09:51:27

    任何自诩为对心理学对科学感兴趣的外行人都应该读,这书完全可以叫做《对“伪科学”说不》。现代科学的心理学已经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了。记住四个检验是否是科学的原则:1.可证伪性;2.概率性预测;3.服从同行评审的公共知识;4.基于聚合性和共识的科学知识。

  • 254 幻真 2017-03-18 09:14:34

    这本书就是想让你明白其实你不喜欢心理学

  • 102 7酱™ 2012-10-25 00:13:58

    这本书好像是亚马逊5元换购的,封面巨丑无比,但内容真的太棒了,改变了我很多观念(比如安慰剂效应),初步明白了怎样科学的分析问题,感受到了统计学的魅力,重要的是对心理学这个学科完全有了新的认识。(终于突破弗洛伊德、斯金纳和荣格啥的了)

  • 108 岂能无怪哉 2012-07-17 09:45:39

    原作名: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基本上一直在讨论心理学为什么是科学……而且不停的跟物理学做对比以证明人们对心理学的要求很不公平……总之是一本充满了作者怨念的书【大雾

  • 51 Motrioma 2013-09-05 23:51:07

    其实是对“伪科学”说不。达尔文说科学是对客观规律的总结。这本书就是告诉你到底怎么总结。

  • 31 自如 2012-03-26 19:19:10

    绝对对得起评分,可使人睿智的书。读完可以横扫各类小清新蒋方舟和唯恐天下不乱的公知。

  • 33 GoodMorning 2013-07-25 20:29:49

    估计这段时间数学书看多了,所以觉得这本并没有多少idea的书写得婆婆妈妈的。而且本书对心理学做了过多的鼓吹,有些是过度理想化了。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是分类过的心理学研究。另:作者对物理学的理解很糟糕,比如拿电子云的概率性来例证心理学研究的概率属性(p167),还有对爱因斯坦理论的误用(“在速度较低的情况下,这两种理论(引者注:牛顿力学和狭义相对论)做出了本质上相同的预测”,p136)。另另:翻译有瑕疵,但不大影响阅读。比如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rest翻译为《公众感兴趣的心理科学》(p214),还有些小问题这里打不下了。另另另:书的内容提要说这是本“科学哲学类读物”,但更准切而言还是本书初版译者杨中芳教授所说的“研究方法课的教材“。

  • 18 海若 2013-07-28 23:08:29

    这本书应该成为大学公共必修课,老版见《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所有认同这本书的人都是值得深度交流的人。

  • 17 Mikko 2015-01-10 03:27:22

    只能说那么好的书被奇葩的封面和书名翻译给坑了。

  • 12 [已注销] 2012-05-11 23:32:36

    赞!某种程度上并不只是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还是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Social Science.不过作者语义下的“科学”大概只是“自然科学”的标准(从而可以看出心理学已经脱社入自了么= =),用这个标准来看社会学真是……好……不……科……学……啊……(so what...)

  • 11 Quasarrise 2015-01-06 17:39:58

    实证主义学院派心理学对其他异端的反击。对于看弗洛伊德太多的,可用来解毒,或者中和一下。至于相信身心灵的,估计根本不会看这书。

  • 10 2012-04-19 14:10:18

    更像是一本科哲教材而非心理学教材,对心理学前沿的一些理论没有做太多介绍,重心更多地放在了介绍操作主义和证伪主义以及普及统计学知识上(一直以来都非常欣赏美教材里对统计学的重视,对多元回归和路径分析的推广)。如果读者前期就有着良好的知识积累的话就不必依靠这本书来反对各种伪心理学了,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感受美式大学教材的书写模式上。即使若干年后你忘光了书里的主干内容,书中涵盖的基本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都能让你受用终身,这大概就是中美教材的区别吧

  • 2 2012-06-30 11:52:28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新版,心理学入门经典,算是又温习一遍。

  • 4 弓箭 2013-02-27 15:10:12

    思维是王道,也要讲科学“人们爱用它们,就是因为它们难以驳倒,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可以拿一条出来解释一番。难怪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判断他人行为和人格的高手。”

  • 9 空空追梦 2014-08-11 13:34:05

    如果是想知道基本的心理学常识,这本书不适合。本书相当另类,有半本可以说是波普尔哲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另一半用了很危险的类比方法用很多物理学生物学的东西来说明心理学。并不像人们捧得那么好,对伪心理学的揭露也不具体。

  • 7 kissdemon 2018-09-14 15:51:48

    2018第17本。 与其说是心理学,不如说是以心理学为例的科学方法论,能摒除不少思维常陷入的误区,对于构建思辨的思维方式很有帮助,本年度收获最大的一本书。 收获比较大的几处: ①科学研究具有可证伪性。 ②警惕陷入本质主义的自我纠结。 ③鲜活性效应具有欺骗性,被媒体滥用的放大他人见证的诱导性来引导舆论。 ④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划重点,警惕! ⑤对实验环境并非现实生活的质疑并不影响理论的信度与效度(不要再说“你这只是理论上罢了,现实生活可不一样”) ⑥科学理论大多基于概率性,鲜活的个例并不能反驳理论的真实性。 ⑦常常无法找到完美的实验,科学理论通过聚合性获得。 ⑧承认偶然性无法避免,不要强行为偶然事件寻找规律。 ⑨有时不过是安慰剂效应罢了。

  • 2 伊卡洛斯 2017-01-19 12:29:43

    心理学只研究"可检验、可证伪、实证可解"的对象,不相信个人智慧、更相信科学方法、不怕犯错误,但怕以假乱真。

  • 1 方聿南 2012-03-29 11:16:25

    看过原版,因此处处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尤其是例子,经典著作,不负盛名

  • 2 入梦羊 2014-03-27 21:09:18

    “我们在此带着一份质疑暂告一段落,我们不确定将来的心理学家会持有什么信念。事情本该如此,没有人能坐在扶手椅里抓住事实的本质,而且,在新的实验没有进行之前,我们不会知道结果如何。那些从布道坛、新闻报道以及学校的颁奖典礼听来的关于人性的言之凿凿的教条并不适合我们。相反,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去容忍目前尚不完备的关于行为的知识,但同时还要坚信客观方法的力量,终有一天,这些方法会给予我们想了解的知识。” 觉得主要讲的还是要坚持科学,科学方法、科学态度。

  • 2 药山 2014-06-06 06:28:31

    心理学的入门经典,可以解释很多当今我们社会上的大多数骗局或偏见的产生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