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Доктор Живаго
译者: 白春仁 / 顾亚铃
出版年: 2012-2
页数: 681
定价: 54.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ISBN: 9787532756322
内容简介 · · · · · ·
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斯捷尔纳克长篇代表巨作
继《战争与和平》后,没有一部作品能够像《日瓦戈医生》一样,
概括那个如此广阔和如此具有历史意义的时期。
-
厚厚两卷本《日瓦戈医生》为读者展开的是一幅俄罗斯土地般深厚广袤的时代画卷: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年轻的外科医生日瓦戈,一次大战期间在沙皇军队供职,眼见沙皇的虚弱无能和旧军队的腐败,聪颖的心灵预感到革命力量的日趋成熟,期待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新生,并以积极的行动拥护新的政权。然而国内战争的严酷现实,以及新政权随后的一系列政策实施,使这位诚实、正直的旧知识分子,对于暴力和集权产生了深切的怀疑和忧惧,在被迫而有系统的双重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小说的另一条重要脉络是日瓦戈与拉拉之间曲折的爱情,尤为世人称道的是他们在避难的瓦雷基诺短暂而闪光的共同生活和诗歌创作,日瓦戈称赞质朴宁静的俄罗斯品质,并向往安静...
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斯捷尔纳克长篇代表巨作
继《战争与和平》后,没有一部作品能够像《日瓦戈医生》一样,
概括那个如此广阔和如此具有历史意义的时期。
-
厚厚两卷本《日瓦戈医生》为读者展开的是一幅俄罗斯土地般深厚广袤的时代画卷: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年轻的外科医生日瓦戈,一次大战期间在沙皇军队供职,眼见沙皇的虚弱无能和旧军队的腐败,聪颖的心灵预感到革命力量的日趋成熟,期待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新生,并以积极的行动拥护新的政权。然而国内战争的严酷现实,以及新政权随后的一系列政策实施,使这位诚实、正直的旧知识分子,对于暴力和集权产生了深切的怀疑和忧惧,在被迫而有系统的双重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小说的另一条重要脉络是日瓦戈与拉拉之间曲折的爱情,尤为世人称道的是他们在避难的瓦雷基诺短暂而闪光的共同生活和诗歌创作,日瓦戈称赞质朴宁静的俄罗斯品质,并向往安静地过自己的生活、做有意义的工作;而这样的人生理想,以及他与拉拉艰难优美的爱情,最终不为严酷的现实所容。
译者在译序中写道:“这不是一部等闲的小说,它的浓重的传奇色彩,说起来实属罕见,且不带一丝一毫的虚夸和做作,层层都是沉甸甸的历史真实。”意大利《现代》杂志称:“继《战争与和平》后,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够像《日瓦戈医生》一样概括一个如此广阔和如此具有历史意义的时期。”。
作者简介 · · · · · ·
鲍·列·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
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大家,历经白银时代、十月革命和苏联“解冻”时期,著有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自传体随笔《安全保护证》等;他更是诗歌巨匠,早年即因勇于创新蜚声诗坛,诗歌是其创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1958年,他以“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国小说的传统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还有诗集《生活,我的姐妹》、自传体随笔《安全保护证》等。
目录 · · · · · ·
上卷
第一章 五点钟的直达快车
第二章 另一个世界中的少女
第三章 斯文季茨基家的圣诞舞会
第四章 不可避免的命运
第五章 告别旧世界
第六章 在莫斯科的日子
第七章 旅途
下卷
笫八章 抵达
第九章 瓦雷基诺
第十章 大道
第十一章 绿林战士
第十二章 蜜甜的花楸
第十三章 在雕像楼对面
第十四章 重返瓦雷基诺
第十五章 完结
第十六章 尾声
第十七章 日瓦戈的诗作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同你就像最初的两个人,亚当和夏娃,在世界创建的时候没有任何可遮掩的,我们现在在它的末日同样一丝不挂,无家可归。我和你是几千年来在他们和我们之间,在世界上所创造的不可胜数的伟大业绩中最后的怀念,为了悼念这些已经消失的奇迹,我们呼吸,相爱,哭泣,互相依靠,互相贴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89页 -
最大的痛苦在于:我爱你可你不爱我。我极力想找出这种责难的含意,想解释它,证实它,于是到自己身上去找原因,回顾我们整个生活和我对你所了解的一切。可是我找不到缘由,回忆不起做了什么错事招致这样的不幸。你是误解了我,不是善意地看我,你看到的我是歪曲了的,就像照哈哈镜里的面影一样。 可我是爱你的。啊,我多么爱你,你是难以想象的!我爱你身上一切独特的禀性,不论它们是好是坏,爱你身上一切普普通通的特点;它们结合起来便不同寻常,这才是我所珍惜的。我爱你那因为这些内在精神而变得高尚的脸庞,没有这一切也许你并不漂亮。我爱你的天赋和聪慧,它们仿佛完全弥补了你所缺乏的意志力。所有这一切,对我都弥足珍贵,我不知有比你还好的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0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日瓦戈医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日瓦戈医生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日瓦戈医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0 条 )




谁为你我点燃一朵雪夜的烛火?

-
Sophie (若曾素心相赠,何妨咫尺天涯。)
最大的痛苦在于:我爱你可你不爱我。我极力想找出这种责难的含意,想解释它,证实它,于是到自己身上去找原因,回顾我们整个生活和我对你所了解的一切。可是我找不到缘由,回忆不起做了什么错事招致这样的不幸。你是误解了我,不是善意地看我,你看到的我是歪曲了的,就像照哈哈镜里的面影一样。 可我是爱你的。啊,我多么爱你,你是难以想象的!我爱你身上一切独特的禀性,不论它们是好是坏,爱你身上一切普普通通的特点;它们...2013-03-05 23:10 5人喜欢
最大的痛苦在于:我爱你可你不爱我。我极力想找出这种责难的含意,想解释它,证实它,于是到自己身上去找原因,回顾我们整个生活和我对你所了解的一切。可是我找不到缘由,回忆不起做了什么错事招致这样的不幸。你是误解了我,不是善意地看我,你看到的我是歪曲了的,就像照哈哈镜里的面影一样。 可我是爱你的。啊,我多么爱你,你是难以想象的!我爱你身上一切独特的禀性,不论它们是好是坏,爱你身上一切普普通通的特点;它们结合起来便不同寻常,这才是我所珍惜的。我爱你那因为这些内在精神而变得高尚的脸庞,没有这一切也许你并不漂亮。我爱你的天赋和聪慧,它们仿佛完全弥补了你所缺乏的意志力。所有这一切,对我都弥足珍贵,我不知有比你还好的人。 引自 第十三章 在雕像楼对面 回应 2013-03-05 23:10 -
改造生活!能讲出这种话的人们,即使很有生活阅历,也是从来没有认识生活,没有感觉到它的精神,它的灵魂。对他们来说,生活只是一团粗糙的、没有经过他们雕琢而变得精细的材料,这材料正需要他们去加工。但是生活从来不是什么材料,不是什么物质。我可以告诉您,生活是个不断自我更新、总在自我加工的因素,它从来都是自己改造自己。它本身就比我的您的那些蹩脚的理论,要高超得多。
2017-04-25 15:18 2人喜欢
-
嚣张跋扈的哥萨克骑兵,以衣着鲜亮而著称,其坏名声也同样如此。他们过着游牧般的,半自治的团体生活。东欧大草原上的这些野性十足的骑手,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哥萨克人是极其优秀的轻骑兵,他们青睐的武器是长矛以及马刀。 人不是生活在自然界,而是生活在历史中。 是坟墓上的挽歌 是哈利路亚的颂歌 布尔乔亚,资产阶级。 布尔什维克,俄文多数派的音译,列宁创建的无产阶级政党。 苏维埃(俄文:совет 的译音),意即“代...
2019-01-06 17:24
嚣张跋扈的哥萨克骑兵,以衣着鲜亮而著称,其坏名声也同样如此。他们过着游牧般的,半自治的团体生活。东欧大草原上的这些野性十足的骑手,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哥萨克人是极其优秀的轻骑兵,他们青睐的武器是长矛以及马刀。
人不是生活在自然界,而是生活在历史中。
是坟墓上的挽歌 是哈利路亚的颂歌
布尔乔亚,资产阶级。
布尔什维克,俄文多数派的音译,列宁创建的无产阶级政党。
苏维埃(俄文:совет 的译音),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因为俄国1905年革命时出现过一种由罢工工人作为罢工委员会组织起来的代表会议,简称“苏维埃”。苏维埃俄国建立后在1918年改名为共产党,因此俄国共产党也叫布尔什维克党
十二月党人,19 世纪 20 年代俄国一批从事革命活动的贵族人士。因 1825 年 12 月发动俄国第一次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的武装起义遭流放西伯利亚,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十二月党人的妻子自愿抛弃优越富足的贵族生活,离开大都市,选择跟随自己的丈夫的长期流放的生活。
回应 2019-01-06 17:24 -
良不知 (Be careful of what you wish 4)
让他冥思苦索的是,面对动荡、纷乱、严酷的环境,人当何以自处?他苦思和践行的结果,就是书中处处可见的坚持一个诚实正直之人的操守,任何情况下不丧失自己的本来面目。日瓦戈看待个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首先在于有自由的思想;思想自由才能产生独立见解,也才能形成自己的面目。2019-07-15 10:29
-
-
我有种印象,倘若他不这样显然无谓地给自己的生活找这类麻烦,他就要寂寞地死去。 人来到世上是要生活,而不是为生活做准备。 人们过去把人类从偶像崇拜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现在又群起献身于从社会弊端里解放人类的事业,然而他们却无力从自我中解放出来。 我可以告诉您,生活是个不断自我更新、总在自我加工的因素,它从来都是自己改造自己。
2021-01-09 17:47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6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8.5分 5376人读过
-
Pantheon (1997)8.7分 57人读过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8.3分 1224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0)8.7分 518人读过
-
暂时无货, 13天前曾上架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外国文学】 (爱玛·包法利)
- 2012年1.1~2.29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打造靠谱的启蒙书单# (相风乌)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弓刀)
- 2013年度北大政经哲“文化纵横杯”书评大赛推荐书籍 (北京大学政经哲)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日瓦戈医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anakin 2013-02-22
人都是被裹挟着走完自己的一辈子。
2 有用 方咚咚枪枪 2013-06-27
一月份在图书馆借到上下册,到现在续期四次,读了一多半。最终不得不承认就是强迫症也无法让我读下去这部诺贝尔作品了...俄国文学果然只能看少年儿童版的缩写本。。。。。。
137 有用 softnan 2015-06-30
俄罗斯的良心作家犯真多,高尔基,托尔斯泰,陀斯陀耶夫斯基,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契诃夫,果戈里,屠格涅夫,赫尔岑,其实可以用本书里经常使用的一句话来解释因何有如此多的民族知识分子出现:为什么上帝让我遭受如此痛苦的事儿!
3 有用 低首尘埃 2020-03-11
第二次读完花了45天,永远热爱俄罗斯文学。它让我更加坚信人的行为一定要有文学性的表达,人对生活的态度一定有诗意的关怀,人对感情一定要有庄严的信仰。
3 有用 Rapheal 2015-02-07
在昆明等飞机看完了下卷
0 有用 Stranger 2021-01-22
全书剧情引人入胜,通过对医生一生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俄罗斯在板革命期间社会的种种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0 有用 厂花 2021-01-22
今年终于直面俄罗斯文学了!
0 有用 edamame 2021-01-16
许许多多的细节令人难忘,仿佛已经烙在自我的经验里。那些树影,河流,天空,铺满雪的铁轨和拉拉如心灵一般宽阔的手臂都是真实生命里永恒的瞬间,在痛苦的一生中,愿能同日瓦戈一样饱尝这份沉醉。
0 有用 凝曦阁 2021-01-15
四星半,似乎找到了苏联解体的原因。缺的半星是我认为作者对政治的理解还缺一点火候。政治是残酷的,革命是要流血牺牲的,沙皇政府腐朽堕落,没什么好可惜的,正如中国的封建帝制一样,需要被革命推翻。
0 有用 茉黛 2021-01-11
书中有大篇幅的乡村风貌描写,随着日瓦戈心境的变化,空旷的原野、连绵的白桦林、炊烟袅袅、五彩的乡间木屋反复出现,无一不是表达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很幸运的曾到访过俄罗斯,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到达莫斯科,对书中如画的风景有着真切的感受。在新旧社会交替中,各种观念、思潮、主义纷至沓来,而日瓦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即使经历生活的种种苦难,依然保持清醒、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不随波逐流,这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在... 书中有大篇幅的乡村风貌描写,随着日瓦戈心境的变化,空旷的原野、连绵的白桦林、炊烟袅袅、五彩的乡间木屋反复出现,无一不是表达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很幸运的曾到访过俄罗斯,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到达莫斯科,对书中如画的风景有着真切的感受。在新旧社会交替中,各种观念、思潮、主义纷至沓来,而日瓦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即使经历生活的种种苦难,依然保持清醒、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不随波逐流,这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在乱世中,革命与战争无法准确区分敌我,而势必误伤很多无辜的群体,人民往往对革命者抱以极高的期待,然而一个新的政权依然有它的局限性和缺陷,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个人无法逃离悲剧的命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