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特选集 短评

热门
  • 3 2013-09-18 15:06:07

    为什么翻译一定要这么装逼?为什么?为什么?

  • 1 泥丸子 2020-06-22 09:37:13

    大学时,为了准备外国文学课程的汇报,曾把《等待戈多》看了将近三十遍。这个小集子很不错。

  • 1 艺百分*Helen 2013-06-06 17:41:58

    《马龙之死》成功运用荒诞的艺术形式反映了战后西方世界真实的社会状况。《等待戈多》是一部反传统、反理性的剧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非理性的世界。《终局》揭示了人的生存状态是荒诞的、痛苦的。

  • 0 枯川满 2012-07-14 12:11:46

    错别字太多,搞得跟盗版书差不多。。。。

  • 0 把噗 2013-09-26 19:21:35

    里面的《等待戈多》。

  • 1 辶日辶月 2017-10-20 16:42:25

    等待戈多:它们不满足于仅仅走向死亡。

  • 0 四娘生猛 2016-06-22 01:45:08

    要写一个在云南寻米的纪实电影剧本,好好看了等待戈多。然后就没了,

  • 0 木庵 2012-11-21 15:45:33

    云南出的不如湖南出的漂亮。

  • 0 小天猴大眼萌 2016-04-12 10:12:48

    我太连青惹´-`)

  • 0 青禾 2021-10-25 23:23:26

    《马龙之死》说是新小说,但很明显是意识流小说的再创新,有《尤利西斯》的一些风格。看过新小说的定义和特点,还是有些模糊,尤其是看完《马龙之死》更是有些疑惑,后期还是要做些针对性阅读。《等待戈多》入选语文课本的存在,荒诞派戏剧的代表,对剧本有很多种解释,我看完以后的感觉是“等待是没有用的,要去做!”。《终局》相对于《等待戈多》来说更荒诞,人物关系、人物本身和生存环境无不荒诞离奇。

  • 0 王大海 2023-10-05 21:45:55 福建

    我们当下进行的活动和希求的事业不比脱鞋戴帽这样的简单行为来得更有意义。我们同样健忘,同样荒诞,自以为每次太阳升起带来新开始,但实际上却是不断的重复。 于是我们等待,我们厌烦。 余中先的译文很流畅,这版错字有点多,扣一星。

  • 0 shillyyy 2023-11-26 18:27:50 福建

    意义被肢解得够过分的哈 我说

  • 0 tengyinhui 2025-04-30 21:34:19 浙江

    4.20-30 220千

  • 0 拨草寻鱼 2012-11-15 05:12:06

    荒诞在没言说之处

  • 0 余火 2017-08-18 14:56:42

    因为这个版本错别字多得像盗版书所以减掉一星…… 看完等待戈多,因为朋友出事的缘故,又加上前段时间听闻的一些负面消息,所以深刻体会到了流浪汉在等待戈多期间的绝望情绪,觉得这个时代再也不会变好了。

  • 0 dongba 2013-05-05 20:23:49

    还是小时候读的感觉要好一点

  • 0 Metaphor 2014-01-09 15:37:55

    以我现在的水平,完全理解贝克特很有些难度。马龙之死还是深得我心的,等待戈多呢?活着是存在本身,像模像样等待的却是虚无。

  • 0 安弦 2019-08-27 22:19:34

    《马龙之死》采用《米格尔街》式的相互交叉、融汇连粘的结构,以意识流的手法,通过马龙神志清醒的死亡独白将三段故事娓娓道来,间接反应了战后世界人们的生活状况与精神面貌;《等待戈多》以荒诞不经的方式探讨时间与真伪的命题。其中,帽子是思维的隐喻,而陷入思考、从荒诞中超脱出来,褪却麻醉的瞬间,人便遁入疯狂的境遇。戈多是谁?是撩拨信念却永不兑现的希望,是人们亲手塑造出来的海市蜃楼,但却以此支撑着全部世界。《终局》描绘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包括《戈多》中波卓与幸运儿的关系,同样都在映射弗洛伊德所谓的施虐淫,以物质与情感双向探索父子——养子关系的疏离。“帐结清了,故事便结束了。”

  • 0 观影者 2018-04-13 19:21:29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之作

  • 0 昕怡 2018-02-15 08:12:39

    这几篇,完全看不懂。可以感觉到里面藏着许多隐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