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宗教观的笔记(2)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沁云 (In dem Zauberberg)

    pp.37~97: 《修身之道》是这本书里最长的一篇文章,法师对儒佛两家修身的基础、层次、路径、目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同异对比和辨析。与儒家所说的从格物入手而致知的经由“推理”而得的修身过程不尽相同,大乘佛教将修身为本的大道约略分为二阶,一是以自利为目的的“般若道”,二是以利他为目标的“方便道”。(又将大乘分为二类:智增上与悲增上;这两类都是发信学佛,以自利利他为宗旨,但初学时的侧重点不同。) 1)儒佛两...

    2014-05-08 02:30:21   2人喜欢

  • 閱閱江樓齋主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不能立)

    ……然在修观时,格物就应解说为“类推于物”。格可解说为“度量”,如平常所说的“格量”。儒者称以己度他的类推法,名“絜矩之道”……格也可解说为譬类……格有比类的意思,也就是推度的意思。譬类的推度,是格;以己度人(家国天下),就是格物。这样的格物,能使良知成就而不失,所以说“物格而后知至”。 印顺法师在此训“格”为“度量”、“譬类”,或许就是《大学》中格物的本义。兹引一段《朱子哲学研究》中引用的话,...

    2016-05-09 21:54:04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我之宗教观

>我之宗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