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博士论文。
必读,但不能说很精彩
应该加上"西方"俩字.日本\印度也就带了一下下.中国都没涉及到.也就是涉及的保护原则最有用.
发现好几个意大利语名字的翻译有误,应该是读音不正确造成的。。。
一本看起来很唬人的大部头。
读了意大利部分,较许多理论书轻松
尤嘎·尤基莱托教授的博士论文,全面梳理了欧洲建筑保护实践和理念发展的历程
基本概况,深入欠佳。对艺术家和艺术史家名称和基本概念的翻译真是让人咋舌,至少应做到与通俗译名翻译吻合,不应生造译名。
尽力了,真的读不懂。
这种书永远都是绝版。有些非英语的人名要是翻译得再考究点儿就好了
我要从这么厚一本书里挖出点我能用的东西还真是累得很
单从译名使用就看出译者(团队?)对基础知识和学术史掌握有限,对中译而言本来也是家常便饭不好苛求,但这个法隆寺的金色大厅还是非常震撼,非常震撼
浏览保护的一些原则
读完了!终于可以来标一下~价值在于是第一本系统梳理欧洲建筑保护历程的书籍
内容非常详细,尤其是很多修复案例中的前因后果&修复者所持的方法论,另也包括不同国家对应时期的保护制度,但是好难读,,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有些句子额外生涩
即将要啃的书,先马上
囫囵吞枣看了一遍,还得再看看
还是要知道历史,才能明白理论和观点的来源。理论观点本身是不能脱离当时的背景和整体的发展规律看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出者们思考的方式和观点背后的理由。很多长久历史中的观点、做法,以及上世纪欧美常见的讨论和争议,对现在国内的实践依旧有参考或是思考的意义。15小时大致读完其实还挺快的。另外尽管翻译有些译名上的问题,但总体语义上的翻译质量还是相当好了。
都该读读的建筑历史,能够树立一个基本的价值观点,建筑古迹的保护实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展开的,而今,古建筑似乎成了商业的依附,随随便便建起所谓文化旅游小镇,让人觉得恶俗。 对文物保护的态度反应了人们对于历史的态度,如果不能正视历史的话,遗产永远是悬浮其上的。对于遗产的重视实际上是一种民族自豪感的体现,遗产作为鲜活的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书中介绍的不仅仅是建筑保护的历史,也是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处处散发着西方的哲学思想,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和启发,保护在经历收藏,保存和保护后,随着国际化趋势的不断深入而变得更为宽泛。可以看到,保护,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保护,其实也是思想,理念,和对遗产在认识上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
> 建筑保护史
0 有用 L² 2013-12-21 15:21:39
博士论文。
0 有用 Ithaka 2012-05-31 14:15:28
必读,但不能说很精彩
0 有用 受不了斋 2013-07-06 18:49:29
应该加上"西方"俩字.日本\印度也就带了一下下.中国都没涉及到.也就是涉及的保护原则最有用.
0 有用 Mo 2012-05-29 04:56:31
发现好几个意大利语名字的翻译有误,应该是读音不正确造成的。。。
0 有用 Mona 2012-02-27 12:03:35
一本看起来很唬人的大部头。
0 有用 azure 祖 2012-06-12 13:38:52
读了意大利部分,较许多理论书轻松
0 有用 梓匠鱼 2013-03-25 20:25:15
尤嘎·尤基莱托教授的博士论文,全面梳理了欧洲建筑保护实践和理念发展的历程
0 有用 阿根廷狸猫 2012-03-02 12:53:48
基本概况,深入欠佳。对艺术家和艺术史家名称和基本概念的翻译真是让人咋舌,至少应做到与通俗译名翻译吻合,不应生造译名。
0 有用 环佩 2020-08-13 18:20:48
尽力了,真的读不懂。
1 有用 M2 2017-07-06 23:50:24
这种书永远都是绝版。有些非英语的人名要是翻译得再考究点儿就好了
0 有用 [未注销] 2013-10-26 12:18:06
我要从这么厚一本书里挖出点我能用的东西还真是累得很
1 有用 淪漪 2023-09-30 12:43:49 山西
单从译名使用就看出译者(团队?)对基础知识和学术史掌握有限,对中译而言本来也是家常便饭不好苛求,但这个法隆寺的金色大厅还是非常震撼,非常震撼
0 有用 逆风飞扬 2023-07-31 16:41:14 广东
浏览保护的一些原则
0 有用 得瑟个什么劲 2023-03-07 17:34:48 北京
读完了!终于可以来标一下~价值在于是第一本系统梳理欧洲建筑保护历程的书籍
0 有用 拂前晓 2023-01-20 22:08:46 河北
内容非常详细,尤其是很多修复案例中的前因后果&修复者所持的方法论,另也包括不同国家对应时期的保护制度,但是好难读,,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有些句子额外生涩
1 有用 Cosimo 2020-02-12 19:41:08
即将要啃的书,先马上
0 有用 真的猛士豆斯基 2016-07-16 10:09:37
囫囵吞枣看了一遍,还得再看看
1 有用 山风 2021-02-18 14:21:52
还是要知道历史,才能明白理论和观点的来源。理论观点本身是不能脱离当时的背景和整体的发展规律看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出者们思考的方式和观点背后的理由。很多长久历史中的观点、做法,以及上世纪欧美常见的讨论和争议,对现在国内的实践依旧有参考或是思考的意义。15小时大致读完其实还挺快的。另外尽管翻译有些译名上的问题,但总体语义上的翻译质量还是相当好了。
0 有用 安第斯的山绒鼠 2021-11-29 23:02:19
都该读读的建筑历史,能够树立一个基本的价值观点,建筑古迹的保护实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展开的,而今,古建筑似乎成了商业的依附,随随便便建起所谓文化旅游小镇,让人觉得恶俗。 对文物保护的态度反应了人们对于历史的态度,如果不能正视历史的话,遗产永远是悬浮其上的。对于遗产的重视实际上是一种民族自豪感的体现,遗产作为鲜活的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0 有用 mmfeel 2020-05-18 21:31:09
书中介绍的不仅仅是建筑保护的历史,也是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处处散发着西方的哲学思想,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和启发,保护在经历收藏,保存和保护后,随着国际化趋势的不断深入而变得更为宽泛。可以看到,保护,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保护,其实也是思想,理念,和对遗产在认识上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