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那个书评多大仇……
神作,因为读不懂所以是神作。
很蠢的书
情节上是《泰阿泰德》篇末约定的第二天的对话,但主题却是《巴门尼德篇》“是者”的延展。此篇中苏格拉底已成为旁听的对象,开场白过后通篇沉默不置一言,安静聆听泰阿泰德与来自爱利亚的客人的辩驳。逻各斯难以言明,常常陷入自相矛盾,智者以非常无赖的方式藏匿到了一个无路可达的地方。以“弑父”之行为踏上了巴门尼德避免走“非是者是”的道路。通过不断地划分又划分,真正的智者(大概)就是属人的“制作”,在言论中玩弄“魔术”,在“自以为是的模仿”中伪装的、制造悖论的部分。亚里士多德及康德的范畴论皆继承于此。
真的厉害,虽然后半部分一时消化不了。
: B502.232/4956-67
后面讨论是者与非是者的逻辑关系的时候脑袋死机了。
不好看,是艾利亚人和泰阿泰德的对话,不是苏格拉底的
别看这是个小册子,但功力很深。虽是普通平装,但字体大小,开本和封面手感都非常好。
这个版本是从希腊原文翻译,并参照各英文版的成果,译文相当出色,赞一个。
辯證的真與同一的真。
学术技术员攻击手册
不明觉厉...
译得不错。
原来它叫“绝对的非是者”
以现在的眼光看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对于智者的嘲讽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但是人毕竟无法超越时代的
反智者篇。
神作!首先通过划分法分析出智者幻现的五种形态,接着,在探讨智者第六形态时,对话从对智者的探究滑向“爱智者”,之后继续是智者第六形态,探究“是”“非是”,如果幻象,影像“非是”,根据巴门尼德的论述——“非是者是”是 错误的道路。之后论述“理念”中五种广泛的“是”——是,动,静,异,同。理念与理念异,但可以结合,相“分有”,因而非是并非 不存在,而是 此是 异。对“非是者是”的肯定,是柏拉图的“存在”论 对巴门尼德存在论的超越。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对一种存在者的否定依旧“是”存在(这相当于命题的否定/异)。最后讨论“陈述”(logos),思与说同一,陈述是“是者”/存在的显明,非是与陈述的结合是假陈述,陈述既为澄明,假陈述为遮蔽。
“有人用[语言的技艺]向远离事务“真相”的年轻人施魔法,通过往耳朵里说话的方式向他们展示“一切”的“语言形象”,让他们以为他所说的是真的。……过了足够长的时间,这些听众的年岁渐长,他们必然“遭遇”到周边的东西,并通过各种遭遇的逼迫而清楚地领略到“诸实在”,从而改变了曾经拥有的臆见。……恰恰因为这点,我们这里的所有人都将努力,并且此刻正在努力把你引导尽可能接近真相之处而免掉那些"遭遇"”. Heidegger says the book has where science started.
形而上学问题导引-1
> 智者
2 有用 Urbino 2017-02-21
那个书评多大仇……
1 有用 柯柯柯尼 2013-09-24
神作,因为读不懂所以是神作。
0 有用 [已注销] 2012-03-01
很蠢的书
1 有用 北落師門 2020-03-31
情节上是《泰阿泰德》篇末约定的第二天的对话,但主题却是《巴门尼德篇》“是者”的延展。此篇中苏格拉底已成为旁听的对象,开场白过后通篇沉默不置一言,安静聆听泰阿泰德与来自爱利亚的客人的辩驳。逻各斯难以言明,常常陷入自相矛盾,智者以非常无赖的方式藏匿到了一个无路可达的地方。以“弑父”之行为踏上了巴门尼德避免走“非是者是”的道路。通过不断地划分又划分,真正的智者(大概)就是属人的“制作”,在言论中玩弄“魔术”,在“自以为是的模仿”中伪装的、制造悖论的部分。亚里士多德及康德的范畴论皆继承于此。
1 有用 孔迩 2019-05-25
真的厉害,虽然后半部分一时消化不了。
0 有用 蝉 2013-11-28
: B502.232/4956-67
0 有用 papillon 2013-01-14
后面讨论是者与非是者的逻辑关系的时候脑袋死机了。
0 有用 女英雄 2013-11-27
不好看,是艾利亚人和泰阿泰德的对话,不是苏格拉底的
0 有用 风后 2014-03-22
别看这是个小册子,但功力很深。虽是普通平装,但字体大小,开本和封面手感都非常好。
0 有用 olaf 2012-08-01
这个版本是从希腊原文翻译,并参照各英文版的成果,译文相当出色,赞一个。
0 有用 桴齋 2013-09-22
辯證的真與同一的真。
0 有用 [已注销] 2016-02-21
学术技术员攻击手册
0 有用 迁徙的猫 2013-07-14
不明觉厉...
0 有用 植物学家 2011-12-29
译得不错。
0 有用 [已注销] 2012-03-25
原来它叫“绝对的非是者”
0 有用 林中路 2019-05-23
以现在的眼光看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对于智者的嘲讽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但是人毕竟无法超越时代的
0 有用 蓝阕 2016-02-23
反智者篇。
0 有用 陆沉 2020-09-23
神作!首先通过划分法分析出智者幻现的五种形态,接着,在探讨智者第六形态时,对话从对智者的探究滑向“爱智者”,之后继续是智者第六形态,探究“是”“非是”,如果幻象,影像“非是”,根据巴门尼德的论述——“非是者是”是 错误的道路。之后论述“理念”中五种广泛的“是”——是,动,静,异,同。理念与理念异,但可以结合,相“分有”,因而非是并非 不存在,而是 此是 异。对“非是者是”的肯定,是柏拉图的“存在”论 对巴门尼德存在论的超越。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对一种存在者的否定依旧“是”存在(这相当于命题的否定/异)。最后讨论“陈述”(logos),思与说同一,陈述是“是者”/存在的显明,非是与陈述的结合是假陈述,陈述既为澄明,假陈述为遮蔽。
0 有用 y 2019-03-19
“有人用[语言的技艺]向远离事务“真相”的年轻人施魔法,通过往耳朵里说话的方式向他们展示“一切”的“语言形象”,让他们以为他所说的是真的。……过了足够长的时间,这些听众的年岁渐长,他们必然“遭遇”到周边的东西,并通过各种遭遇的逼迫而清楚地领略到“诸实在”,从而改变了曾经拥有的臆见。……恰恰因为这点,我们这里的所有人都将努力,并且此刻正在努力把你引导尽可能接近真相之处而免掉那些"遭遇"”. Heidegger says the book has where science started.
0 有用 Grzbeweisbar 2016-09-07
形而上学问题导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