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欧洲的遗憾 ——《欧洲人文地图》序言

伯樵·阿苏勒 2011-11-26 09:56:40

欧洲的遗憾
□蔡天新

自荷马以降,欧洲为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是我们这个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所不能望其项背的,欧洲是古代希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摇篮。可是,进入到上个世纪20年代以后,欧洲的衰退也是有目共睹的。即使在欧洲内部,“有些社会比别的社会发展得好”,《地图的力量》作者丹尼斯·伍德的话依然适用。然而,正是各个国家迥然有别的民族个性、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彩多姿的真实的欧洲。
法国小说家、《红与黑》作者斯丹达尔在《拉辛和莎士比亚》一书里这样写道,“我们相信,巴黎一个晚上流传的笑话,比起整个德国一个月流传的还多。”对此,年长的德国诗人歌德并没有驳斥,反而赞赏有加,“法国人就像数学家一样,无论你说什么,他们都能把它翻译成自己的语言,并且立刻成为全新的东西。”尽管在拿破仑和希特勒时代,法国和德国相互侵略过,法德轴心说仍然是欧洲外交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历史上,英国人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或许比法国人、德国人略多一些。可是,在音乐和造型艺术方面,盎格鲁-萨克逊人无疑要逊色许多。而在航海和探险领域,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则走在全欧洲的前列,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生活情趣也无可挑剔。与此同时,伊比利亚半岛却未曾贡献过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或哲学家。在学术研究和引领时尚方面,意大利人是拉丁民族里唯一可以与法国人相抗衡的,后者只是凭借殖民地扩张和语言上的优势略占上风。
再来看看东方那个庞大的帝国。一方面,俄国19世纪以来的文学、音乐和芭蕾舞使得欧洲的知识界为之陶醉。另一方面,西欧甚至东欧对于俄国历来存有怀疑和惧怕。不久以前,南斯拉夫的内战使得这个冷战时期惟一敢于对抗老大哥的国家一分为五(这种分裂趋势尚未得到遏止)。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贪污腐败等丑陋现象,乌克兰、摩尔多瓦的性奴业严重损害了国家形象。即使在西方,爱尔兰共和军、意大利黑手党和西班牙埃塔组织也在危害国民的安全。
相比之下,那些意识形态淡泊、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多采取中庸立场的北欧和中欧小国却在过去几十年里悄悄地发展起来,成为今日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富庶最适宜于居住的地区。
今天,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力量方面,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均要胜出一筹,甚至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也已经赶超上来。正是这些新兴国家的崛起,让老牌的欧洲有了危机感,从中产生了凝聚意识和合作精神,欧盟、欧共体和申根组织的出现和扩张便是例证。以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成就——— 费尔马大定理的攻克为例,这一猜想是由法国人提出,由德国人提供工具(他们发展出代数数论这一数学分支),最后由英国人予以证明的。
13世纪60年代末,威尼斯少年马可·波罗意识到生活在欧洲的局限性,他得知父亲和叔父要去遥远神秘的东方,便请求带他一起去。在那部闻名遐迩的游记里,他用14页的篇幅描绘了人间天堂杭州,赞叹其为全世界最富丽堂皇的城市。但马可·波罗本人并未受过良好的教育,倘若他没有成为热那亚人的俘虏,没有向狱友讲述离奇的东方故事,他的经历就不会被后人所知,而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也会推迟若干个世纪。
在翻译时代引进到欧洲的还有著名的阿拉伯数字,即我们从孩提时代就熟知的自然数的记号。作为人类最早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然数在每个民族里都有自己的书写方式的演变史,唯有阿拉伯数字这一方便记号为全世界普遍接受。阿拉伯数字最初源于印度,经过改造以后被9世纪巴格达的数学家花拉子密写进他的著作里,随着阿拉伯人鼎盛时期的远征传入到北非和西班牙。
这是一次漫长而有趣的旅行,印度人的发明在翻山越岭抵达阿拉伯的首都巴格达之后,并不是通过君士坦丁堡(基督教的拜占庭是伊斯兰的死对头),而是绕道地中海南岸从伊比利亚半岛传入欧洲。这让我想起马可·波罗到中国的旅行,这位传奇人物在东方(包括旅途)生活了二十五年,他也是经由摩洛哥和巴勒斯坦绕过了地中海,不过却是以相反(逆时针)的方向而已。
因此,当2003年春天,英美联军的坦克开进巴士拉和巴格达街头,数以千计的伊拉克平民百姓和士兵人头落地,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在那漫长的黑暗时代,当欧洲人放弃对高尚的真理的追求的时候,阿拉伯人悄悄地把那些从亚历山大里亚的余烬中拾取出来的知识重新加以注释和保存。随着中世纪的临近结束,欧洲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从毕达哥拉斯以来的1300多年间积聚起来的人类理性的智慧之光被传递到了西方。
(本文为作者新作《欧洲人文地图》序言,《欧洲人文地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 我来回应

> 去欧洲人文地图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欧洲的遗憾 ——《欧洲人文地图》序言(伯樵·阿苏勒)

欧洲的遗憾 ——《欧洲人文地图》序言(伯樵·阿苏勒)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