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五十年 短评

热门
  • 2 [已注销] 2012-03-02 12:48:17

    有精要的见解,但一些论断过于武断,缺乏系统的论述,作为学者著述不够系统完善,这样的书也只能是急就章。

  • 4 大甜甜~~ 2012-05-16 16:48:35

    我一度觉得林贤治还可以把这本书打磨得更工整些,但今天反复重读这本书后,我宁愿接受这份粗粗砺了,仿佛任何改动都将伤害到它淋漓的生气和桀骜的姿态。

  • 1 白灵筠 2016-07-07 13:32:53

    导论写得不错,确有见解,后面落于实处,实在是新诗不争气,所以可圈可点的地方少了不少,新诗政治化,风月化,自以为是,文人的虚伪和呷呢,不怪本作者

  • 0 楓夕 2012-02-08 20:20:22

    没有希望仍然希望

  • 0 海喜喜 2012-11-07 11:37:50

    挑的不具代表性,写得也一般。

  • 1 乌枝 2022-03-11 16:40:17

    林贤治以西方诗学理论为资源,以独立精神立论,史论结合,梳理了建国以来五十年间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书中对于后期北岛、舒婷、翟永明以及韩东、臧棣等当代著名诗人的批评,大胆辛辣,入木三分,在别处难得一见!

  • 0 蕾蕾 2013-03-22 07:11:08

    不喜欢这本书如此强烈的政治色彩。

  • 0 Monster 2013-10-29 21:44:15

    激情有余但学理性不足

  • 0 林森 2014-03-22 18:44:47

    学理不足,不过喷中国新诗看得我很过瘾,很过瘾……

  • 0 妙星 2012-02-26 11:34:06

    比较零碎吧,主观性很强。部分篇章不错但整体上就比较没有史的观感

  • 0 早睡早起小浣熊 2013-01-02 20:17:32

    新诗近五十年的历史,不适合作为诗歌入门书,历史的乏味代替了诗歌的激情,摘录中真挚的作品寥若晨星。读到王寅那章实在看不下去了,哪怕只剩薄薄几十页,直接跳到末章。说要改革现在的社会中国才能出大诗人,实在过犹不及。普及诗歌入门就够了,真实社会是原材料。短期内不想再碰新诗了...

  • 1 兔芽兒 2021-11-15 17:45:29

    很有意思,可读性很强,这是属于诗人而非文学教授的诗歌史。作者在开篇就强调,相比于诗歌技法,他更关注诗歌精神(自由/个性/人类)。这就使得他对于当代诗歌的观察不是面面俱到的,而是被某种线索串起来的。比如,昌耀、王寅等诗人在这本书中被着墨观众,这是本书的特点。

  • 0 少年戈多 2019-06-12 23:32:06

    优点和缺点同样显著。言必称政治正确,中所谓“自由”的毒太深。

  • 0 舒江鬼游叟 2019-01-28 21:19:01

    再读已无任何新意。

  • 0 孤悬 2021-08-05 07:54:18

    这个书现在很难买到了

  • 0 妥元大非鸡 2017-10-14 10:33:57

    立论武断,以偏概全,有浓浓的傲慢感。草草看了几章,弃

  • 0 DQ双仔 2013-06-19 21:09:07

    有点政治意味,不太喜欢。。

  • 0 海布里的绿茵 2022-03-29 12:19:45

    自屈原的『离骚』以来,中国诗人始终无法跳脱集体性,囿于权势和利益之中。 缺乏个性和自由感可能中国诗人最大的缺陷,从古典诗到新诗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诗人必须拥有与现实割舍的个性和自我意识,同时又要穿过现实,具备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在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在个性趋同极度自我的当下,中国还有诗人吗? @2019-11-10 17:14:34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