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青少年经典阅读书系•文学名著系列:朝花夕拾•呐喊》中的《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收入回忆性散文10篇。分别为:《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最初发表在《莽原》上,总名为《旧事重提》。 《呐喊》作于1918年至1924年间。这个时期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的历史时期。鲁迅的《呐喊》正集中体现了这场文化革命的要求和历史特征。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并成为...
(展开全部)
《青少年经典阅读书系•文学名著系列:朝花夕拾•呐喊》中的《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收入回忆性散文10篇。分别为:《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最初发表在《莽原》上,总名为《旧事重提》。 《呐喊》作于1918年至1924年间。这个时期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的历史时期。鲁迅的《呐喊》正集中体现了这场文化革命的要求和历史特征。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并成为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 1人在读
> 2人读过
订阅关于朝花夕拾.呐喊-一座中国现代文学的高峰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