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之旅》的原文摘录

  • 乔布斯: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查看原文)
    legene 7赞 2017-07-15 21:54:40
    —— 引自第1页
  • 一位高僧点拨了我一个简单的真理:“生而为人是一种自我表达,只有倾听内心的声音,才能找到我们寻觅的东西。”……或许我们的灵魂离开了永远的家,但我们不仅仅是在漂泊,我们在人生中责任推动自己的他人的意识达到更高的层次,因此我们的殊途同归的。 我们有神性,但不完美。……在大多数肉身中,我们并不完全了解自己的本性,但“自我”永远不会遗失,因为我们始终与那两个世界相连。 知道在彼岸有一个家,有永恒的爱等着我们,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接受心灵中高层次的灵魂力量。 确认自己的归宿,让我们获得安宁,这不仅仅是冲突后的避风港,还将我们融入宇宙的心灵。总有一天,我们——所有的人——都会走完这漫长的旅途,达到大彻大悟、无所不能的佳境。 (查看原文)
    蓝嘤 4赞 2013-09-20 14:22:24
    —— 引自第294页
  • 第一类孤魂,被我们叫做“鬼”。他们在肉身死亡后拒绝回归灵魂世界,还经常对人间那些希望平静结束一生的人产生消极影响。这些孤魂有时被误称为“凶灵”,因为据说他们会恶意侵入人的心灵。特异心理学界已经对这些消极的灵魂展开了严肃的调查,不幸的是,这个充满灵异的领域也招来了一些边缘人物,即与神秘学相关的一些无耻之徒,他们蛊惑那些容易动摇的人们。 问题灵魂是一种不成熟的实体,生前有未了之事,可能会骚扰不相干的活人。确确实实,这些哀怨的消极灵魂很容易感染人,着意味着处于深度冥想状态的某个人,偶尔确实会从一个脱离肉身的存在体那儿吸收恼人的信号,这种沟通可能更加无关紧要,也可能富有煽动性。这些未安定的实体并不是灵魂向导。真正的向导式医治者,而不会将恶意信息强加于人的。 这些不寻常的闹鬼的灵魂,常常被困于特定的地理位置。专门研究鬼魂现象的学者指出,这些紊乱的实体被抓到一个无人区,介于地处的星界和高出的灵魂世界之间。但我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不相信这些灵魂被遗弃在空中,也不相信他们是恶魔。在肉身死亡之后,他们选择留在地平面上一段时间,是自愿的,是出于极大的怨气。依我看,他们是受伤的灵魂,因为他们的困惑、绝望以致敌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 希望向导远离他们。我们确实知道一些对付消极孤魂、让他们停止干扰人类的办法,例如驱魔。我们能够说服附体的灵魂离开,最终改邪归正进入灵魂世界。 (查看原文)
    麦子无敌 2赞 2012-06-30 09:31:38
    —— 引自第44页
  • 除了很少数的例外,每一位你所爱过而往生的人,此刻都快乐且活生生的在「另一边」生活,而且他们时不时还会来探望你。 在我的客户中,有一个共通普遍的痛苦,就是后悔和往生的人有未解决的情绪纠葛。「我们最后一次的谈话还在争吵。」……「我没来得及跟她说抱歉。」……「我很担心,他不知道我有多爱他。」…… 「我没机会跟他道别。」这些没说出口的话或许不同,但不断刺痛心头的悔恨却是一样——而且不需要。不要忘了,在「另一边」没有不知道的事,在充满了神的无条件的爱中,没有所谓的负面;你挚爱的亲人来到人间前所设计的蓝图里,也没有所谓的未完成的事。但是如果将你心中的遗憾告诉他们,可以帮助抚慰和治疗你的伤痛,那就说吧,他们会倾听的。 (查看原文)
    Dear Nomo 2赞 2012-07-17 17:39:09
    —— 引自第21页
  • 纽顿认为,“灵魂世界”的唯一法则就是“爱”,在灵魂修行的路途上,唯有“爱”才是破关密码。 (查看原文)
    蓝嘤 2赞 2013-09-07 17:05:13
    —— 引自第3页
  • 灵魂原本是以爱和智慧等积极因素塑造出来的,………………人类有一些未开化的、消极的情绪,如喷怒、仇恨,源自石器时代求生的恐惧和痛苦。………………如果一个灵魂仅仅懂得爱和和平,就永远不会开悟,不会真正懂得积极情绪的宝贵。灵魂在返回人世的轮回中收到的考验是,要在人的身体中战胜恐惧。要在许多次人生中不屈不挠地奋斗,努力克服与恐惧有关的所有消极情绪,才能成长起来。如果消极情绪没有完全克服,回到灵魂世界时,灵魂仍是残缺的,就像案例13中指出的那样。,某次消极情绪一时去不掉,即使在灵魂世界中也是如此,这些消极情绪又被带到来世,困扰一个新的身体 (查看原文)
    蓝嘤 2赞 2013-09-08 17:23:17
    —— 引自第68页
  • 其依据是我们选择那一世的最初意图,而不仅仅是前世的行为。………………灵魂世界的长者会经常提醒我们这一点,因为人脑并没有天生的道德感,良心乃是灵魂的责任。 (查看原文)
    蓝嘤 2赞 2013-09-08 17:31:38
    —— 引自第69页
  • 他们通过发展个性中不同的方面来寻求自我表达。运用诸多肉身时,无论使用了何种身体或精神工具,都是受因果法则制约的。如果灵魂选择了某个极端,迟早会有一个相反的选择来抵消它,这样灵魂才能得到均衡的发展。所以印度人相信,一个富翁迟早会转世成乞丐,他的灵魂才能得到完善的发展。 ……………… 人生的真正课程是学会做人,完成与肉身之间的契约。即使成了受害者,我们也会受益,因为人生进步的真正标志,就是我们直面失败和威胁的方式。有时最重要的功课之一,是学会放下前世的包袱。 (查看原文)
    蓝嘤 2赞 2013-09-20 14:16:33
    —— 引自第242页
  • 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最亲近的灵魂伴侣就是配偶。不过我们已经在一切案例中看到,人生中重要的伙伴还有其他家庭成员或密友,他们与我们在人世间相处的时间或长或短,但重要的是他们在我们身边时对我们的影响。 (查看原文)
    蓝嘤 2赞 2013-09-20 14:17:35
    —— 引自第265页
  • 在催眠中,我的患者确实重温了这样的沮丧——无法有效地运用其能量进入活人的心灵,活人承受着巨大的打击和悲痛,听不到灵魂的呼唤。换句话说,悲伤的洪流淹没了活人的心,与灵魂进行心灵感应的能力被抑制了。 要抵抗悲痛的打击,与灵魂沟通,就得放松下来,排除杂念,至少短时间内要这么做。这时我们接受超自然经验的能力更为开放,能够接受积极的沟通——爱、宽恕、希望、鼓励,并坚信所爱的人处境很好。 (查看原文)
    蓝嘤 1赞 2013-09-07 17:55:24
    —— 引自第10页
  • 你和某个人初次相见,相互凝视时,有可能在对方眼里看到特别熟悉的光,这是你们在灵魂世界的缘。你们在人世间不明白这是什么,实际上你们的灵魂早就认识。 我曾听很多患者说起灵魂本体之光以各种方式闪烁在灵魂伴侣的肉眼中。至于我自己,此生中唯一一次体验到这种“即刻相认”,就是第一次见到我妻子的那一瞬间。这种效果是惊人的,还有一点点诡异。 (查看原文)
    蓝嘤 1赞 2013-09-07 20:09:12
    —— 引自第35页
  • 处于成长高级状态的灵魂,常常投胎到人间简陋的环境中。同理,跻身上流社会、一呼百应的人,其灵魂不一定达到成熟的极乐状态,通常是恰恰相反。 (查看原文)
    蓝嘤 1赞 2013-09-08 17:50:22
    —— 引自第106页
  • 有人告诉我到22世纪末,地球上的人口会大大减少,一部分原因是水土流失和大气变化。他们还看见人们住在古怪的圆顶建筑里。 (查看原文)
    蓝嘤 1赞 2013-09-20 14:13:34
    —— 引自第215页
  • 在反常的因果循环中,有些灵魂会回到前世亲属身边。例如兄妹俩亲密无间,哥哥突然夭折了,他的灵魂可能就想投胎到妹妹将来的孩子身上,以恢复被打断的亲情,完成某个重要的使命。 我见识得更多的是,一个孩子刚生下来就夭折了,其灵魂仍然选择那对父母,投胎成为他们的下一个孩子。这都是参与家庭悲剧的灵魂事先谋划好的,也牵涉到因果问题的谜团。 ……………… 灵魂卷入这些不幸,并非在错误的时间闯入了错误的地点而一个行踪不定的上帝又对此置若罔闻。每个灵魂选择在来世参与某些事件,都是有目的的。 (查看原文)
    蓝嘤 1赞 2013-09-20 14:15:16
    —— 引自第230页
  • 来世生活的难度取决于灵魂对自己的要求,如果前世是轻松的,自己取得的进步小,也许就该选择一个伤心甚至悲痛的来世了。这种事是我司空见惯的——一个灵魂顺利度过没有挑战的一生后,又选择一个动荡不安的来世,给自己增加负荷,追赶修炼的进度。 (查看原文)
    蓝嘤 1赞 2013-09-20 14:16:17
    —— 引自第234页
  • 我们为自己定下的艰难任务往往是从童年开始的,所以,灵魂在选择人生时特别看重家庭。但有些人难以接受这一点——我们每个人投胎前都是自愿选择父母的。长大后,他们认为父母和家人是根本无法选择的,而且把他们害了。 了解自己的灵魂,意味着理解这一点——为什么有些灵魂成为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密友等等和我们共度一生?身边某个人给我们快乐或痛苦,往往是有因果要了结。记住,我们不仅要攻读自己的人生课程,还要在别人的人生戏剧中出场。 要知道,灵魂们相悦来到人世间,产生爱和恨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前缘——正是极大的同情。战胜某种关系带来的厄运,或许意味着在今后的人生中不必再续孽缘。在这种考验中生存下来,让我们的觉悟在每一次新的人生中达到更高的境界,从而巩固我们灵魂的本体。 人的脑细胞与灵魂的智慧能量是共生的关系。我们不必让人生经历改变本性,只需改变对这些事的消极反应。亚洲佛教徒说,开悟是看到绝对的灵魂自我反映在相对的人身自我中,并且以此指导一生的行动。 (查看原文)
    蓝嘤 1赞 2013-09-20 14:16:46
    —— 引自第260页
  • 我要给人们一个忠告: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不要太理智。某些最好的决定来自我们所说的“直觉“。 (查看原文)
    蓝嘤 1赞 2013-09-20 14:19:28
    —— 引自第276页
  • 当我的儿子保罗五个月大时,他被病菌感染而且有生命危险。我将他紧急送往医院,当时他已高烧到华氏105度(译注:相当于摄氏四十一度)。他在加护病房观察了 26个小时,医生才宣布危险期过去。我独自熬过这心惊胆跳的26小时。当我在等待室不安的徘徊、啜泣和祈祷时,我不止上千次的恳求「帮助我,法蓝欣!」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当保罗恢复健康回到家中,躺在他安全的小摇篮时,我生气的质问法蓝欣,觉得她背叛了我,「当我以为我的小孩要死时,你怎能那样遗弃我?」 就像所有的指导灵,具有我们所欠缺的神性视野,法蓝欣永远是那么镇静,不管我对她说什么。她用她一贯注册商标的平静语气回答,「你就是在气这个吗?我知道你当时需要帮助,但我并不知道是什么问题。我无法读你的心,你知道的!」 这对我可是件新鲜事。我一直以为她知道我的每一件事。但当我仔细思考,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们的指导灵虽然知道我们的蓝图,但这些蓝图并不包括我们要面临的每一刻恐惧。从另一个实际的角度来看,我虽然是个灵媒,但我同样没有读心术。就像当有朋友和客户说,帮帮我!」时 我每次都会问,帮什么?」这是我学到的很有价值的一课,我很乐意将之传递——你的指导灵一天24小时随伺在候,他可以随时与上帝连结,也是你最伟大的盟友之一,你要做的只是省略概括、模糊性的说法,告诉他你确实的需要和细节,他就能提供帮助。 另一个小秘密,指导灵似乎是完全照字面来听取你对他的谈话。所以当你和你的指导灵说话时,请不要用语意含混或暧昧不明的假设。这里有个好例子:如果我问法蓝欣,「你能描述你自己吗?」她会回答,「可以。」然后结束。就一句「可以。」但她并不是腼腆或害羞作答,她只是照你的问题给了最精确的答案,因为在她的想法, 你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如果我是说,「请你描述你自己。」她会很乐意的照办。 (查看原文)
    Dear Nomo 2012-07-18 14:56:54
    —— 引自第16页
  • 当我们在困境中挣扎、在享乐中堕落、在失败中万念俱灰之时……听到的内心的声音,往往是灵魂向导传来的。 (查看原文)
    蓝嘤 2013-09-07 17:44:56
    —— 引自第5页
  • 人生的磨难是自己选择的,是自己的灵魂在投胎前选择的,不是某种至高无上的力量在强迫,也不是前世欠了谁的孽债要还。 (查看原文)
    蓝嘤 2013-09-07 17:47:06
    —— 引自第6页
<前页 1 2 3 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