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校史 1902-1982 短评

热门
  • 0 大甜甜~~ 2012-07-16 15:30:32

    政治斗争的篇幅确实过大,一方面是编写时代所限,另一方面我认为也更近于历史的本来面目。前几天才知道孙楷第先生曾有言:“师大不培养人啊,天天让我们看什么教学法之类的,怎么培养人啊。”

  • 0 杨成堉 2011-12-07 23:39:29

    政治运动历史背景篇幅太多,民国时突出亲共派师生,五十年代后列举各种运动,谨慎地承认有失误又有一定意义,措辞像是官方版国史党史的缩写。附辅仁校史,被接管明明就是强占人家教会的资产,转手借院系调整之名彻底灭了,师生还能衷心拥护呢。

  • 0 何丽丽 2022-09-25 12:22:49 北京

    重点读了49年以后的部分,一个运动接一个运动就没停过,整体来说给人一种不得安宁的印象。一个比较好笑的点是1958年乱七八糟的搞了十个月教育大革命,到了12月终于反思自己是不是做的太过火了。不知道有没有因果关系,但申请了三年的陈垣校长终于在1959年1月光荣入党。读的时候脑子里一直自动响彻维瓦尔第的夏。一种通感。

  • 0 Covfefe 2018-09-17 15:48:23

    85/95辅仁大学才是关键。

  • 0 lianghao 2021-09-20 19:37:00

    2021年从北大图书馆借阅;北师大与北大有共同的历史,还合并了辅仁大学。

  • 0 pipi 2021-11-29 14:57:44

    北师大艺术学资料室借阅,偏向于政治斗争,时代印记还是比较浓重的。叙述略乱,不够清晰。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