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影像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chamatin 2015-05-25 13:28:19

    可以通过这本书大致地了解第六代导演的基本情况。很遗憾,至今没看过几部他们的作品,那种真实不讨人欢心,但也无法否定,也许更适合被当作异域文化来了解。

  • 0 吴伟旻是烂番茄 2012-05-07 11:11:39

    后现代中国什么的

  • 0 IrisZ9 2012-05-09 18:52:13

    居然少于十个人读过!!我究竟都在读些什么书!

  • 0 骞人 2022-10-23 14:09:19 湖北

    旁征博引、史料丰富,看得出来作者是下功夫了的;文笔优美,能和李道新老师的《中国电影文化史》的文笔相提并论,看得出来语言是雕琢过了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最好——可能是因为第六代太好——很多地方都看得小有感动;第二章也不错,视角和见解都很独到,不过把一切都往“以丑为美”上归有点牵强附会;其他部分的车轱辘话就比较多了,而且有为凑字数于是瞎引用的嫌疑。

  • 0 平凡零点 2019-12-20 14:57:06

    已经可以想象到这篇论文在文艺学里答辩的时候有多尴尬了

  • 0 米吐尔 2016-10-22 21:21:01

    除了缺少点批判力度,尤其是在结尾,其他都很好。

  • 0 百五言 2016-10-20 19:13:09

    一篇以第六代“审丑”美学为核心的博士论文,主要以五六代对比 和第六代早期作品为探讨对象 个人普及了一些国产片常识 因题材限制难免存在一些官话。收获不少。

  • 0 Jesse 2020-01-04 20:25:43

    2019.12.22结课。上这个课最喜欢听的是老师讲八九十年代的事情,最有趣的是想象不到老师也有着青红那般的同龄人经历:老师说,那时一个党委书记刚踏进霹雳舞歌厅时,不禁被吓得发出“这还是社会主义吗”的感叹,这些流行文化的惊天变化在21世纪却显得过时。最能学到是在分析影片时注意带上的那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语境。另外,这书也带来论文写作的一些裨益。感谢李正光老师。

  • 0 潜入岭南之风 2019-08-12 00:26:02

    论文 引用辅证 对我来说是科普 写苏州河真的有点感动

  • 0 第365天的打卡 2018-10-03 21:47:28

    还是不能接受怪诞,边缘就是以丑为美。。。卡西莫多不是单纯的 也不是复杂的。。。

  • 0 吃鱼_ 2020-12-30 11:24:05

    听了一学期课,被李正光老师圈粉了,收获满满。

  • 0 绿水圣杯五 2020-05-03 12:02:48

    做的还是很细诶,感觉有些章节和观点之间有些重复,文化、电影、美学、导演都有吧。收获就是对如何看待现在所谓的“第六代导演”有了一些些思路,不过也都还在年轻着,以后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叻。

  • 0 泡泡 2021-04-25 14:13:04

    算是对第六代导演的一个基本认识,开了一扇门,希望自己可以进去。

  • 0 O Lucky Man! 2023-05-25 19:53:36 四川

    博士论文,角度很有意思,谈起第六代总有些沉重

  • 0 诡谲 2019-04-07 20:32:01

    估计是十年前的博士论文 总的来说分析的比较全面 但深度有点浅

  • 0 Kevin 2016-04-20 19:45:57

    李正光老师在《第六代导演研究》课上主要参照读物。

  • 0 KKay 2018-12-29 01:25:43

    非常喜欢第六代导演的画面。所谓‘审丑/审美’这样的词汇在我看来是虚构的。一切铺展在眼前,你说丑和美的标准是什么?大多数人喜欢的画面就被称作‘美’了。可所谓的‘丑’依旧有人欣赏。于是第六代导演出现满足了我们的视觉渴望。若非论个美丑,宇宙万物皆美。

  • 0 簡牘 2017-10-18 23:34:26

    颜纯钧老师的博士生李正光的博士毕业论文,很棒,对论文写作很具有参考意义。

  • 0 Roshan_ch 2019-05-18 21:03:06

    了解了一些第六代导演的历史,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在里面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