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带钩,它的精美程度让我们这些后代感到不可思议,不可企及。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说起带钩可能大家比较陌生,因为人类已经几个世纪十几个世纪不使用它。它不仅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也几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带钩在今天已经成了纯粹的文物,成了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的收藏对象。
带钩,通俗地说,是古人束腰用的腰带扣。每当我手中抚摸着这一陆离斑驳的带钩时,总有一种穿越对光隧道的感觉,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古代社会里。带钩虽小,但它却把我和已经消失的时代联系起来。
马振凯,原籍山东阳信,1952年出生于济南,长于山东宁阳。16岁当工人,17岁当兵,1978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在山东教育学院(即今齐鲁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曾任山东教育学院图书馆馆长,现任齐鲁师范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
学术性较差,娱乐性又不足,不上不下,但作者在带钩上消耗的时间肉眼可见的。这本书那些学术性错误先忽略,仅仅是从内容来说,先辈王仁湘先生的痕迹很重,但是书者又想极力树立自己的一套观点,就产生了后来书者自说自话的带钩分类,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又没分好。 其实对于书者更合适的方式是用大图带少量文字的形式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文献与资料,做一个带钩的小图集。
> 2人读过
> 8人想读
订阅关于腰带上的艺术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贝小康 2021-12-17 21:28:54
学术性较差,娱乐性又不足,不上不下,但作者在带钩上消耗的时间肉眼可见的。这本书那些学术性错误先忽略,仅仅是从内容来说,先辈王仁湘先生的痕迹很重,但是书者又想极力树立自己的一套观点,就产生了后来书者自说自话的带钩分类,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又没分好。 其实对于书者更合适的方式是用大图带少量文字的形式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文献与资料,做一个带钩的小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