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人信札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crazylucia 2016-11-05 19:01:32

    郁思贝克对于另一个国家的先见之明和他对于自己后宫佳丽的态度,这种反差真的太像我们80后的父母了,认同新时代的各种变迁,却依然固执已见地要求我们必须在他们所谓的适婚年龄找对象结婚生子。简直是如出一辙!而且正如孟德斯鸠笔下的郁思贝克,你无法改变他们的想法,“悲剧性地无力改变”!这本书要把它全部消化还真是不容易,毕竟它探讨的东西特别深刻,政治啊哲学啊,而且距离我也有时代感,看得挺费神的。并不是特别愉快的看书体验。

  • 0 Adiyat 2013-02-01 22:20:21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7051339/discussion/44542231/

  • 2 停雲澹月 2016-09-19 12:40:20

    轻描淡写深刻死你的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是我的爱,法国人擅长逗你笑哄你玩再做点儿哲学思考。

  • 1 陆离 2013-05-18 21:50:36

    译者有东瀛文化底蕴。「你固然不断地翻译,别人却绝不翻译你。」真是锐利之言。若不那么看重来往传书的形式,这本书也可当作社会记事杂文来看。

  • 0 cjlee 2014-04-07 15:09:29

    这本书火了之后,大神还写了本更更惊世骇俗的,《法意》

  • 0 Kanon 2014-02-16 18:31:00

    与其说是对那时候法国的批评,不如说是对那时候的赞美。

  • 0 一去 2014-05-22 00:31:12

    从此专业是路人!

  • 0 sea 2022-09-20 15:21:01 北京

    读的有点艰难 由几百封书信组成的 东方人视角下的法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差异 孟德斯鸠在书信中加入了大量对于法国当时政治经济的评论和讽刺 还有上流社会的奢侈风流 东方世界穆斯林信仰与西方世界天主教信仰的异同 读起来有些内容严肃又枯燥 也有很多值得反复阅读的观点 只是放在现代看三百年前的论述 觉得很多都是老生常谈了

  • 0 Clint Eastwood 2022-10-10 17:34:11 陕西

    讽刺没读出来多少,阿拉伯味和宗教味太浓,看来果然文学不是谁都能搞的,很吃天赋。

  • 1 陆钓雪de飘飘 2022-12-26 19:56:00 山东

    四点五星。阳阴人期间读完埃尔诺后,被托马斯·曼的《魔山》压倒了,想要找一本薄的小说看,实在身边没有纸质的,就掏出这本三百年前的老古董了,虽说是老古董,但是三百年前也是比《斗破苍穹》和《阿凡达2》更为流行的艺术作品。看进去后还是其乐融融的,但是“企鹅经典丛书出版说明”和译者罗大冈不时令人出戏,或者说让人更加哭笑不得。前者过于自恋,以为自己的引进很了不起,后者则更为搞笑,搞得像是从没翻译过文学作品的人会说出的话那样,不时加一个注解,表示作者说得不对或者说作者在反讽。拜托孟德斯鸠写的是小说啊,到处都是反讽和反赛义德和反法国,不然你以为呢? 郁斯贝克作为主角不断地在讨论哲学和政治,比如女性平等的理论,同时,旅居欧洲的时候波斯老家里的老婆们乱成了一锅粥,该通奸的通奸,郁斯贝克直接化身自己谴责的恐惧迫害

  • 0 鸭老师 2023-12-04 23:44:27 江苏

    看之前其實斷定自己不會喜歡的,畢竟“啓蒙”和“東方學”都不是什麼好詞,但好像最後還是很吃這一套。可惡。

  • 0 Antigonus 2018-03-28 11:11:10

    不及预期。大航海时代至启蒙时代“异域之眼”文学+讽刺文学的典型。

  • 0 lnfugrw 2012-12-25 12:58:10

    黎迦的信最中意。信一五四以后的描写漂亮。

  • 0 阿喷 2012-04-05 00:37:56

    看你怎么想咯

  • 0 jiali鱼 2019-05-05 10:25:30

    “人们要想感情固定下来,而感情正是自然界中最变化无常的东西。” “如果法律使大家不懂,如何能令人遵守呢?”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