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书写札记 短评

热门 最新
  • 39 大旗虎皮 2012-02-15 09:55:32

    一些武断的、神谕式的思想片段,相当于把一本“布莱松访谈录”按照某个标准把一些精华句子提纯出来,剩下大面积的语境留白。

  • 19 kulilin 2013-05-25 17:32:08

    五万字'一百页'纯金句

  • 16 不流ᝰ 2014-06-15 03:26:43

    在运动中存在另外一种速度,布列松所表明的运动的缓慢和不运动(静止)的快速,这是电影具有的时空的新属性。我是一个外行,曾迷惑于戏剧或舞台与电影的区分,尤其对形式鲜亮的混合品感到隐含担心的兴奋,担心那种可能存在的虚假剥离的危机。布列松解了这个惑,戏剧的艺术假定依赖于表演和观众的在场,而电影不是。也因此,他行进的艺术道路更艰难,凡与本能趣味抵触者都如此。但事实是,真实的艺术不负悦人之责,真实不是别的,也无须别的情感来佐证,真实为自己作证。布列松不制作电影,他写作电影,他朴实地认识到上帝之外的创造的真相是发现而非发明。他追随情感而离开智力,我可奉他为贤。另外,“准确”是重要的,它指向的是真实,而“精确”更多只是归于修饰,后者是细度问题,而前者是艺术应具备的动力学上的前提:运动让布列松感到幸福。

  • 21 冰红深蓝 2019-06-30 15:42:15

    布列松拍电影的哲学思想自成体系,自洽又不乏洞见,本书汇聚了老布的许多金句和经验总结,精炼而发人深省。当你刷完所有布列松的作品,再来对照阅读这本小书,对电影的认识与体悟就会达到新的境界。流俗的电影展示、分析或演绎一切,但难免会让人产生(至少是短暂的)荒谬与虚假感,而布列松的电影是以摄影机机械地拍下模特与环境这些“实体”,再通过影像与声音的重组(剪辑)转化成提纯的“真实”。节奏最关键。另外,布列松特别看重以感觉和印象引领自己,而非理智与思考,即兴与意料之外的偶然更有价值——拍摄是要去相遇。布列松主张极简和隐藏,只展示最重要的,其余的留白与深意让观众自己去猜和思考。舞台剧本身是假的极致就成了真,但电影书写必须杜绝表演(虚假的、非演员自身的东西)与渲染的音乐。一个镜头反复拍多遍,让自动性生成。

  • 5 胤祥 2012-04-05 17:05:37

    布列松说话真是太损了……

  • 5 安提戈涅 2018-07-03 11:58:16

    成熟的艺术创作者一定有独属于他自己的法则与哲学,布列松做了许多根本性的区分,比如导演和电影创造者、比如演员和模特。他对于感官开发的执着,让人想起德莱叶对“圣容式”的美学追求,而他把模特的脸进一步推进到了肢体——手、头、肩膀——《乡村牧师日记》和《穆谢特》里的那双眼睛、《死囚越狱》里那双手、《布劳涅森林中的女人们》里那种舞者身体的舒展,像肖像画一般去勾勒他们,而且,是让他们呈现自己、属于自己,这是所谓的“电影书写”的律令,与好莱坞那种将演员剥离其自身的做法相反。依然能感觉到一种焦虑感,在早期的电影发展中,如何厘清与戏剧、小说等体裁的关系,如何让电影成为电影。用印象画的方式摆脱文学影响的焦虑,又不得不在大量的独白与絮语将文学性招魂。本质性的探索。

  • 3 西帕克 2019-06-04 18:32:14

    没看过布列松电影的话,会觉得这是满本的中二宣言。崇拜“模特”,吐槽同行,甚至连德莱叶也不放过。但结合了他的电影,才能体会他所创造的近乎革命的电影风格。他的传人应该就是杜蒙和达内了,依然是超越普通电影的存在。

  • 2 Cambrian 2012-06-04 16:40:59

    完全是电影书写的文体自觉…

  • 4 神秘金针菇 2017-08-22 15:51:30

    电影届的原教旨主义,有声发明了无声,要声音不要音乐,越表演越虚假,关注画面并连接画面,要看到电影的结果是一纸幕布。

  • 2 成知默 2012-06-04 10:19:20

    “当我只听从自己时,就会创造奇迹”,一个电影书写者对真实的追求,或曰怪癖。

  • 3 黑狗成 2015-02-26 22:19:58

    张新木教授是不是翻译大家不敢置评,但本书的翻译状况显然还有太多可以改善之处,很多文言式的处理让影迷来看也过分费劲,放在“棱镜”系列中面对更多读者恐怕也难近其美,当然,布列松书写了电影的所有秘密。

  • 1 燕仰 2014-04-03 11:32:23

    布列松的电影书写札记和本雅明对照起来看真是遥相辉映的组合。

  • 2 尉迟上九 2014-04-25 20:05:50

    通过这本书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布列松,创作理念,哲思观点,电影理解,模特定位,犹如他的电影般,全都言简意赅的表达了出来,给予读者无限的启发和思辨,对他所创作的《电影书写理论》表示叹服和崇尚,书中有句印象很深的话:一种艺术只有在其纯粹的形式中才能产生强烈的冲击。对于布列松的作品没有比这更贴切的形容了。看完难忘书中引用柯罗的一句话:不要寻找,应该等待。

  • 1 鹿鸣 2018-04-21 23:01:57

    ①电影—导演—演员;②电影书写—电影创造者—模特。在布列松眼里,前者的问题在于有【戏剧】化的表演,是一种习惯于以假作真的“自然味”,而不是真正的“自然”,导演试图控制电影和表现主题时也失去了自然,所以这种模式只是从舞台戏剧复制出来的影像,不具有电影书写的创造性。他崇尚后者,不要任何表演,即用模特(非专业,只给自然的状态)而不用演员,一切都是“真”而不是“逼真”,所以后者才是真正的艺术。布列松甚至为了求真实和自然而“不要伴奏音乐”、“不要心理学”。整本的观点不失为一种艺术偏好,但在今天来看有些片面了。主要观点在书里重复了N次,稍显枯燥。

  • 1 刀叢中的小詩 2018-08-02 08:05:49

    我喜欢布列松,极简之背后,却是彻底的现实,仅仅只是用人去勾勒人,用人去呈现人。他不需要演员,从不指导演员;不需要角色,从不研究角色;甚至也不需要自我,而是用一种木然去呈现人的特质。的确如此,大多数人是木然于生活的。他认为表演是已知,电影是未知。艺术绝不是混搭,不需要任何间质。只有一种近似于原生的纯粹,才能直抵艺术的本质。

  • 2 朏朏 2017-05-02 20:19:16

    尼采式电影警句。

  • 0 九尾黑猫 2012-06-21 22:56:40

    有几次笑出声。要求苛刻得就像用风来测算时间,摸不到但绝对存在于他的电影中。

  • 2 欢乐分裂 2012-05-22 18:58:11

    电影书写:通过剪辑造就声画和谐与对等,模特的非职业性,摒弃戏剧化,多方位取景,杜绝镜头扫描,采用镜头推移,强调摄影机运动。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