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些小说,都是我二十年前写下的。现在重读,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激情和懵懂。青春就是这样,躁动而又不谙世事,它的意义就在于,这是我和同代人走过的岁月和人生。
——作者
沈刚当年的小说,现在回看,可以说是一份我们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八十年代大学毕业的莘莘学子们的青春记录。
——《解放日报》社副总编辑 徐锦江
沈刚的小说,才情横溢而又简约内敛,朴实中透出深沉。这和他以后做公司的风格如出一辙。
—— 北京华盛时代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光斗
1980年代,沈刚是复旦学子中叱咤风云的一员。如今,年届中年的我们围炉叙旧,还会提及他当年轰动一时的《别了,十八岁》 ,以及所有关于文学的青涩记忆……
¬——《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 韩国强
沈刚特有悟性。再复杂的事,经他妙笔一写,便意趣盎然,生动有致了。读了他20年前写的小说,我再次感受到他这份智慧的来源和魅...
(展开全部)
沈刚特有悟性。再复杂的事,经他妙笔一写,便意趣盎然,生动有致了。读了他20年前写的小说,我再次感受到他这份智慧的来源和魅力。
——博睿传播中国区首席执行官 何文晔
沈刚,1965年12月生于上海。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编辑专业。2005年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先后担任《萌芽》杂志社、《解放日报》社编辑,1994年9月创立唐神传播,并任董事长至今。在他的带领下,唐神传播荣获中国一级广告企业资质、上海市著名商标,并加入中国4A,成为了知名的本土广告品牌之一。
大学时代即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创作小说、报告文学作品多篇。其中小说《别了,十八岁》获1985—1986年度“萌芽”文学创作荣誉奖。
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广告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专业人士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工商联执行委员。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1篇
> 2人读过
> 1人想读
订阅关于别了,十八岁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