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的书评 (1207)

和菜头 2012-10-21 21:12:05

看不见的面孔

昨晚在一个狠文艺的书店里遇见了何伟的《江城》,说实话我没想到这本书居然获准在大陆出版。而让我惭愧万分的是,当我买回家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这是它自2012年2月出版以来的第四次加印,我买的是第7万册到第10万册中的一本---如果再刷半年微博,估计我连第五版都会错过了。...  (展开)
如是奉星 2012-05-02 17:27:01

比民族短比家庭轻

我本不想读任何写中国的书,如同不想读政治和哲学。对于世上的苦难,我仅觉得自己无奈无力;对于世上的精彩,也毫无吸引并不想参和;而对世道的愤怒和评判,更让人增加了保持沉默的力量。你一开口便落入与他们一样的偏见和市恩,人总是对别人的事表现的比自己的清楚。 无奈抱...  (展开)
温森陈 2022-01-29 16:41:20

谈谈《江城》里的一些翻译问题

最近在读李雪顺老师翻译的《江城》,一下就被何伟(Peter Hessler)的故事吸引进去了。李雪顺老师是何伟在涪陵教书时的同事,因此对书中讲述的很多人和事都比较熟悉。作为这本书的译者,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由他来翻译这本书,可以说也是一本好书遇到了一位合适的好译者。...  (展开)
思郁 2012-03-26 11:20:15

《江城》:模糊的脸,清晰的中国

《江城》中,何伟写到的最后一场冲突发生在他离开涪陵之前。他和同事亚当想拍一些片子,作为他们曾经在这个小城生活过见证。他们想拍下一切关于涪陵的记忆,他们走过的街道,生活过的校园,交往的学生,结交的朋友,还有那些依然生活在这里的普通人。何伟原本以为,普通人很难...  (展开)
NULLAND 2012-05-21 14:07:09

寂静小城

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1969-)很早就有成为作家的梦想。他先在普林斯顿大学修文学,1992年获得罗德奖学金后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1996年他作为“和平队”( The Peace Corps)队员到中国涪陵支教。这次支教还有两个更实际的目的:第一是体验生活,让写作才华在一个陌生...  (展开)
dreamer 2012-02-11 00:34:22 久周文化2006版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以前的自己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感受有点奇怪,因为我感觉到自己的思路明显是和Peter站在一边的。简单的说,我在他的书看到了以前的自己,而现在的我一直用一种带有西方价值观的思维方式去审视过去的,包括以前的教育和在这个教育体制下产生的我。虽然我并不来自四川,但是书里面提到的...  (展开)
Shame 2019-02-21 15:45:04

拜访涪陵长江师范学院(原涪陵师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从西安专程来涪陵拜访书中提到的这些地方。 最近闲下来,终于把图片顺序调整对了。 补充两点:当时听当地人说,周围很多山头都叫插旗山。所以去涪陵探寻的朋友们想找何伟说的插旗山,就要先找到原来的学生食家(即现在的装修建材店),在第一张图那个校门出去后左转走一段就...  (展开)
小老鼠 2014-03-21 20:06:00

日常中国神话的惊鸿一瞥

尽管一开始就知道这本书不是死板的社会学研究或自以为是的个人游记,但还是没想到会这么好,好到在我整个看的过程中,心始终是沉着的。心沉不沉,几乎成了我判别东西好坏的唯一标准了。比如随便刷一下微信朋友圈,你都能找到一千篇胡扯中国社会的文章,一般都无需看内容,标题...  (展开)
蓝文青 2012-03-05 10:47:54

当“蓝眼睛”遇见乡土中国

【汗,翻页电梯】http://book.douban.com/review/5331789/?start=100 1996年至1998年间,那个叫彼得•海斯勒的“蓝眼睛”美国人,来到了中国重庆附近、长江边上的小城涪陵,在那儿的涪陵师专,做了一名外教,他还给自己取了中文名字叫何伟,不久,他写了一本书叫《江城》来...  (展开)
varro 2012-01-13 09:09:25

镜中的斯芬克斯

镜中的斯芬克斯 ——彼得·海斯勒和他的“中国三部曲” 认字癖这件事,恐怕任何一种语言的初学者都一样。1996年,27岁的美国人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初来中国,在当时还隶属四川的涪陵师专“支教”。每天早上,他跑步经过各种刷满汉字的墙壁时,都试...  (展开)
德川咪咪 2018-03-30 13:25:09

何伟,你观察中国,我观察你

本文写于2014年9月,《奇石》在中国发售时,何伟曾受译文出版社之邀来到中国。 1 我有个才华横溢的同事,两年前,他在报社的业务探讨营(现在这种活动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上推荐了一本书,叫作《江城》。他说:“任何有志于从事特稿写作的记者,都应该去看看这本书。” ...  (展开)
石头摇篮 2012-05-24 23:24:49

他为时间长河中的涪陵切出一个独特断面

《江城》的阅读交织着惊奇与亲切,因为它与《寻路中国》无论异还是同都十分清晰。异,惊奇;同,亲切。 1996年—1998年间,二十七八岁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以“和平队(Peace Corps)”志愿者身份在四川涪陵师专担任英语老师。《江城》便是他对这段经历的纪录和思考...  (展开)
水湄物语 2011-06-06 06:53:32 久周文化2006版

一个志愿者的快乐与悲伤

他在具有虔诚信仰的家庭中长大,他具有虔诚的信仰。他在大学里学文学,他痛恨文学被可怕的教育体制和文学评论撕裂和肢解,失去了原来的优美。 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作家,但是在此之前,他想看看遥远的国度,也想为了他的信仰做一些工作。于是他选择作为一个志愿者,登上了去...  (展开)
坚定躺平的锡兵 2012-03-08 17:39:52

截取中国历史的美式摄像机

首先,估计很多人会把本书的出版本身看做一个奇迹。在书中很多词出现在书评里都会直接导致豆瓣审核不通过的情况下,这部书居然能以纸质书的形式出现在大陆,确实有些令人吃惊。恍惚间,似乎飘出了风向变了的味道。(这里插一句,有些人怀疑大陆版会有很多删节,我虽然没有看过...  (展开)
木鸡腿 2012-04-01 09:25:29

局外人

读《江城》的时候,想起两组摄影,骆丹的318国道系列和严明的大国志。在初初看这两组摄影时,会有轻微不适,好像自身是局外人,他们镜头里的中国不再是我熟知的那个国度,更像是异次元空间,荒诞,充斥着各种象征和反讽,如果硬要用一个标准性的词来定性,应该是魔幻现实主义。...  (展开)
神威 2012-02-19 11:47:41

困惑的眼睛

读一个人不同时期的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尤其是何伟三部曲这种记述个人经历的不同时期的文字,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成长,看到他的心灵如同树皮,随着岁月的推移被不得已的撑大,不得已的粗糙 我先读了寻路中国,后读的这本书,感觉上本里温文而沉静,视很多东西为自然,不再试...  (展开)
雨雪霏霏 2013-05-19 11:58:38

读后感+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暮春之夜,读完了何伟的《江城》。窗外,刚下过雨,夜色笼罩下,在四周是树木里,一切那么宁静、安详。但是,完全沉浸于书中的我,却觉得有无数个声音一起涌进我的脑海:那是作者何伟对发生在我完全陌生的那个西南小城——涪陵的一阵阵震耳发聩的思考。 心里五味杂陈。他思考...  (展开)
小田切让步 2012-04-30 11:34:45 久周文化2006版

被揉过的纸张——读《消失中的江城》

何伟这个名字太中国化,因为每个人都有几个叫王伟、张伟、李伟、杨伟之类的同学。作为一名出生在中国大陆的读者,要将何伟这个名字,和另外一个名字“彼得·海斯勒”联系在一起,合并为同一个人,着实要费一番气力。当我们在读《消失中的江城》,常常在这两个身份之中跳跃,仿...  (展开)
芝麻 2023-02-23 21:12:40

江城

《血色子午线》中法官有一段话:无论在不在我的书里,每一个人都暂住在他人身上,反之亦然,因此人处在一种无穷无尽的复杂性中,自身存在的同时还在见证他人,直到世界最边缘之处。 《江城》记录了彼得·海斯勒1996到1998年在涪陵做教师志愿者的生活。彼时,作者努力克服着刚到...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60 61 后页> (共1207条)

订阅江城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