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书艺人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helen 2012-10-31 19:10:20

    本书老舍作于1948年。当时并未发表,原稿散佚。这本书是后人根据其英译本再翻译回中文的。故事是老舍的,语言是别人的。

  • 2 K.J 2016-04-20 23:44:41

    客观来讲,有鉴于原著散佚,译者算是下了一番功夫,才将这本书尽可能还原了老舍先生语言的神韵,读上去至少没有任何生涩之感。在老舍先生所有涉及宣传抗日题材的中长篇里,《鼓书艺人》是最具可读性的,甚至超越了《四世同堂》。无他,皆因在这书里怹用了擅长的写法,而抛弃了无谓的说教(至少要比其他基本少得多)。突然发现老舍先生中长篇中每个女一或女二多多少少都有着“月牙儿”的影子,从冠招弟到秀莲概莫能外,想必老舍先生一直对自己的初恋念念不忘吧,才会在塑造人物时自觉不自觉代入,导致了这种重复的模糊印象。

  • 2 滋滋 2019-10-06 00:13:29

    20191006。小时候最喜欢老舍、汪曾祺、叶圣陶,但其实呼呼噜噜看完并没理解多少。现在年纪大了,认识了一些人一些事,好像稍微明白了点儿。

  • 1 Fi 2013-10-17 13:46:26

    人活着,都挺不容易。

  • 0 时光匆匆 2015-03-05 11:45:04

    原来这本书是根据英译本复译的啊,不知老舍的原文会不会北京味儿更浓一点。抗战时期,重庆,鼓书艺人一家的流离故事。又是一部时代害人的平民悲戚故事。但这部没有太惨,结尾还是有点希望的。小姑娘非得跟某爷们儿走的故事,让我想起呼啸山庄。

  • 0 Esther. 2022-03-27 00:07:09

    看得出翻译下了很大的功夫,值得加一星;相比于同一故事背景的四世同堂,这个本子感觉还是差点意思,结尾收的有点不协调🤔

  • 0 luoshu 2022-02-11 02:55:45

    老舍无论是写人物还是场景,都非常生动形象,让人如同亲眼目睹一般。他对于当时艺人的生活状况显然是进行了深入了解的,所以写得很细腻。但有些人物与情节的设定显得有点仓促。孟良的脸谱化有目共睹,另一个主要人物小刘的形象也非常薄弱,不够丰满,似乎就是为了方便塑造其它人物而随意设定。大凤也一样,而且前后有矛盾。至于宝成引狼入室主动把张文引到家中,就更不可思议了。类似这样的情节还有很多。总体感觉,这是个非常好的题材,如果再多用些心力,老舍先生完全可以把它写得更好。

  • 1 口合北儿 2022-09-22 21:42:58 四川

    英文版作品翻译过来的中文,抗战时期的事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揪心

  • 0 困人天气 2022-10-21 21:14:08 四川

    鼓书艺人

  • 0 月半兔 2022-12-06 01:20:59 日本

    方家最后能挺过战争真的太好了,秀莲最后能回家也太好了。老舍对女性还是有同情的,在人情人性上也是真的看得透彻,可惜通过孟良说的很多实话都太直白了,搞得孟良完全成了工具人

  • 0 去冰三分糖 2024-02-21 15:52:47 福建

    依然是旧时代的故事,有那个时代的味道

  • 0 小默 2023-07-11 17:38:32 浙江

    写的真好,刻画战争时期普通家庭的命运浮沉,特别是宝庆唱大鼓书的段落,描写手法极具感染力。对旧社会的控诉,孟良说教的有点太多。而宝庆秀莲身上又隐有老舍自己投身抗战文艺宣传的经历,滑稽大鼓艺人富少舫与女儿富贵花即在重庆避难时期演唱了老舍编写的新曲目。

  • 0 完颜穆尔登格 2023-06-16 18:54:47 爱尔兰

    这故事让人看了窝火,宝庆有才华有实干动力结果人太不计较太热心到处被算计吃亏,秀莲好好的聪明美丽有才艺的姑娘心里琢磨追求爱情结果被一个土匪混混给骗了,大哥窝囊废是很旗人的风格什么都能干好才华一流但是不能用来吃饭,得让人养着,什么环境都能悠闲过下去,结果被日本人炸弹炸死了。唐四爷一家不要脸的蝗虫过得反倒还行,可气。后来《方珍珠》:您有良心,别人呢?遇上三个没良心的人一逼您,您那点良心有个屁用!

  • 0 笛中月 2023-05-22 22:04:54 浙江

    时代产物却也由此囿于时代,不过在当时算是很好的启蒙作品了。 记住这话:你不自轻自贱,人家就不能看轻你。 个人经历的,特别是求生存的斗争,也跟国家经历的一样。你越是发奋图强,遇到的困难就越多。你得下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否则就一事无成。 过去的事,哭也没用。 要是您不放她自由,她就会自己去找自由,结果毁了自个儿。您让她自由呢,她当然也有可能堕落,不过那就不是您的责任了。很多人为了新的理想而牺牲,她也不例外。我认为,与其牺牲在旧制度下,不如为了新的理想而牺牲。

  • 0 momo 2023-12-11 20:55:03 上海

    人人附庸于时代 人人依附于人人 只是觉察到"从来如此似乎也未必是对的" 已经是难能可贵 而改变终于还是要流血的 可惜看不到中文原版了 多想看看先生笔下的山城 结尾太过匆忙 或许也无法知道原因了 若细细琢磨 读起原版 也未可知不是另一本《骆驼祥子》

  • 0 油泼凤辣子 2023-06-12 22:53:46 上海

    故事很。。 也许是翻译回来的原因,语言也很。。 不如看《离婚》

  • 0 B 2023-09-03 18:45:29 上海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 0 斜白 2020-09-02 12:44:09

    2020.08.31-2020.09.02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