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夏目房之介,从文豪后代到漫画评论家

悟仁 2011-12-10 15:52:30

夏目漱石之孙撰书《漱石的孙子》,回忆文豪往事,接受专访

  夏目房之介是日本著名的漫画评论家,他还有另一个受人注目的身份: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的长孙。近年来他关注亚洲漫画市场的调查研究,曾专程到访中国、韩国等。夏目所撰写的分析亚洲漫画现状的专著将在日本出版,特此对他进行了访问。

大文豪后代的沉重负担

  夏目房之介1950年出生于东京,现年56岁,毕业于青山学院文学部史学科。

  他自幼对漫画情有独钟,少年时期一心憧憬着将来能够成为一名漫画家,但祖父夏目漱石的名声,无形中成为了他的沉重负担。夏目房之介说:“我无法选择地成为了夏目漱石的后代,直到20岁,我都对此感到非常无奈,好像我一出生就背负了一笔巨额债务,总是有人会在我面前和背后指指点点。”

  旧版的一千日元纸钞上印有夏目漱石的肖像;夏目漱石的小说是中学生们的必读课文,如同鲁迅在中国所处的地位一样,夏目漱石在日本就如同一个“神”。甚至在相貌上,夏目漱石和鲁迅也很相似,只是少了几分冷峻,显得更和蔼一些。夏目房之介上学以后,女同学们就曾不客气地追问过他:“你爷爷长得那么帅,你怎么和他不一样呢?”

  每每看到纸钞上的祖父在微笑,夏目房之介都会产生怀疑,祖父丰碑式的存在所形成的巨大阴影曾经笼罩了他的全部生活。在外人眼里,纸钞上的夏目漱石比眼前活生生的夏目房之介更真实。这位文豪之孙讨厌自己像大熊猫一样地被注视,也反感热心的人们无休止地问他:“你如何看待夏目漱石”。

  夏目房之介本人也想了解这个问题。祖父去世的时候他还未出生,连他父亲当时也只有九岁。和大多数人一样,夏目房之介对文豪祖父的了解也是通过书本得来的,父亲并没有告诉过他什么关于祖父的奇事秘闻。

  祖父的余荫和自我身份的困扰很难拋开。一直到夏目房之介二十多岁时才终于有了转变。当时他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漫画大师手冢治虫,激动得手足无措。这次经历使他明白了一点:对杰出人物的敬畏和向往,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心理。他发现,其实大多数人对他惊呼:“你真的是夏目漱石的孙子吗?太了不起了!”只是出于单纯且善意的好奇,并不会在内心比较祖孙两人的成就或人格。这一发现,让夏目房之介获得心境上的平衡。而同时工作上的成绩也给他带来了自信,三十岁以后他终于可以用愉快的心情,面对“夏目漱石之孙”这个特定名词了。

  成为漫画评论家

  1972年,大学尚未毕业的夏目房之介就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漫画作品,如愿以偿地成为漫画家。手冢治虫去世的时候,夏目撰写了《手冢治虫在哪里》一书,获得了漫画界的认可。之后,夏目相继发表《漫画为什么有意思———其表现方式和语法》、《夏目房之介的漫画学》、《青春漫画列传》等多部漫画评论著作,奠定了他作为漫画评论家的地位,同时也受到一般漫画读者的关注和喜爱。1999年,“手冢治虫文化奖”更授予他特别奖,表彰他对日本漫画评论所做的贡献。

  夏目房之介著作颇丰,漫画评论和随笔中不乏精品。随着事业上声望的建立,他对那些夏目漱石的崇拜者们也愈发宽容。如果有人拿出一张一千日元纸钞请他签名,他不但不会拒绝,甚至会在签名后再添上一幅滑稽的漫画自画像。

  日本是漫画大国,漫画评论起步很早,但一般读者开始关注漫画评论,还只是近15年的事情。提起漫画评论,成年读者几乎都能说出夏目房之介的名字。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他是创建日本漫画评论的第一人。不过夏目房之介却认为这只是一种误会,他说:“我不过遇到了好的时机,在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时代里写了一些评论而已。”在自我评价上的谨慎和谦虚,这正是实力和自信的表现。

  49岁的转折,撰写《漱石的孙子》

  1999年夏目房之介49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想到祖父漱石享年只有49岁,夏目房之介茫然地感到自己的人生到达了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受国际交流基金的委托,要去伦敦介绍日本的漫画,NHK电视台不失时机地邀请他参与拍摄有关夏目漱石伦敦留学生活的纪录片。

  此前也曾有电视节目动员他去伦敦访问祖父的故居。夏目房之介知道祖父在《文学论》一文中曾说过,伦敦是他“不想再去”的地方。于是他问节目制作人去了以后做什么,对方答曰:“招魂”。夏目房之介拒绝了,理由是:“无魂可招”。但由于介绍漫画的企划陷入赤字,为了填补资金空缺,夏目房之介应允了NHK的邀请。他怀着一腔不情愿去了伦敦,但在祖父曾经住宿过的地方看到开放着的寒樱时,夏目房之介流泪了。

  置身于阴郁的伦敦街道,夏目房之介感到失去父亲后积压在他心头的苦闷和爱慕都随着泪水释放了出来。他曾经以为关于祖父漱石自己无话可说,如今他却渴望能通过笔和祖父的在天之魂对话了。之后,夏目房之介出版了《漱石的孙子》一书。

  夏目房之介在回顾访问漱石故居的感受时说,那一刻他第一次觉得漱石是和自己有着血脉联系的亲人。如今装饰一新的房间,在漱石入住时是简陋的,低矮的天井、狭窄的窗户和小壁炉。在这洞窟般的房间内,在堆积如山的书籍的包围之中,漱石接受了世界近代化的大潮。

  夏目房之介感到祖父就站在灯下,用慈祥的双眼凝望着他,对他说:“你也来这里了”。为了祖国的前途而学习现代文化的祖父、为推广漫画而劳作的孙儿,在伦敦的这间小屋中会面了。夏目房之介把这次灵魂的相遇印在了心里。

  选择自由的人生

  夏目房之介如今练习孙式太极拳,每天去住所附近的咖啡店或读书或会友。提起亚洲的漫画,夏目房之介认为盗版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只有社会树立了拒绝盗版的概念后,漫画才能得以发展。日本的漫画总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韩国和台湾地区。韩国曾把日本漫画中的人物和情节“韩化”后包装为本国作品,历史原因造成的这一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从1990年起,台湾地区的出版社才开始重视版权,陆续正式地和日本的出版社签约。夏目认为漫画市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资本主义市场原则的确立。他说:“我去韩国和中国的时候看到了亚洲经济危机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漫画市场造成的巨大影响。当时韩国的漫画家不得不改行从事网络绘画以口,台湾地区的漫画家也纷纷放弃了本职。在如此波折之后,这些地方的漫画还需经历一个阶段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背景链接

  日本的出版规模是世界屈指可数的,漫画的发展也因此居世界领先地位。如果把出版业界比作一张桌子,漫画市场就占了一条桌腿。韩国的发展总是让人觉得有些极端,最近才刚刚对日本开放市场。韩国的变化虽然很显著,但仍需20年甚至30年的发展才能与日本相提并论。相比之下,香港特区和台湾地区的漫画市场规模还显得较小。日本的漫画市场发展早已成熟并渐趋饱和,日本的各出版社正为开拓新市场而到中国内地寻找出路。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ulture/0840/2007/01-05/011@104012.htm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悟仁
2011-12-10 15:53:57 悟仁 (冰露)

《漫画为什么有意思———其表现方式和语法》,是这本么?

赞
>
nio2
2012-03-01 10:03:19 nio2

评价都是5星?大家都是新星出版社的朋友吧?
是真心喜欢,还是行政命令尼?

昨天,和采购部的同事讨论,
他说:“我看好这本书”
我的判断是:“我:这本书看好”,
但是,内容会不会太专呢?

赞
>
悟仁
2012-03-01 22:56:07 悟仁 (冰露)

这书已经有的看啦?

赞
>
Odding
2012-03-03 10:40:12 Odding (奇迹漫游者与天真变形虫)

内容一点也不晦涩,完全不会“太专”,真的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书。

赞
>
S.
2012-03-03 13:13:10 S. (你是我的好姑娘)

一直不太喜欢日本漫画,论深度和表现力来说,欧美的非主流动漫完胜。

赞
>
Doumeki
2012-03-03 15:25:22 Doumeki

為甚麼要論深度呢

赞
>
earl
2012-03-03 15:47:31 earl (读书家)

想问LSS看过日本的非主流漫吗?

赞
>
Rin
2012-03-03 16:07:04 Rin

看起来不错的样子……M下~顺便请问那位欧美流动漫控同学,有什么值得推荐的作品吗?

赞
>
S.
2012-03-03 19:01:47 S. (你是我的好姑娘)

2012-03-03 15:25:22 Doumeki (活人 給我一個活人)  為甚麼要論深度呢

看多了自然就会往深走

赞
>
S.
2012-03-03 19:02:33 S. (你是我的好姑娘)

2012-03-03 15:47:31 earl  想问LSS看过日本的非主流漫吗?

没看到过够得上非主流漫的作品,要不你推荐几个?

赞
>
悟仁
2012-03-03 19:04:19 悟仁 (冰露)

别吵了,这书你们哪儿看的?

赞
>
S.
2012-03-03 19:07:20 S. (你是我的好姑娘)

2012-03-03 16:07:04 Lynnie  看起来不错的样子……M下~顺便请问那位欧美流动漫控同学,有什么值得推荐的作品吗?

不知道你喜欢什么类型的,比较大众的就是小羊肖恩,辛普森一家,happytreefriends什么的。
还有小众点的成人动画,比如拉尔夫·巴克希的一些作品

赞
>
NVM腰椎啦
2012-03-03 20:11:48 NVM腰椎啦 (只能去做个,社会的魂魄~)

喂喂,你们哪里看到的?预购还没有到啊

赞
>
Odding
2012-03-04 16:22:09 Odding (奇迹漫游者与天真变形虫)

噢⋯⋯我是从编辑那里看的样书⋯⋯不过看到书店也上架了。

另外,吵架的同志们,这里讲的漫画可不是manga哦,主要是手冢他们那一代开始的漫画渊源。

赞
>
Rin
2012-03-06 17:13:15 Rin

谢,拉尔夫那个马了……欧美动漫对我来说主要是画风上的接受无能orz

赞
>
梁而乐
2012-03-07 13:19:40 梁而乐

看漫画…二次元啊…热血啊…信仰啊…看由贵香知里的漫画才感觉漫画也有很不一样的内在
书…是科普的不?

赞
>
悟仁
2012-03-08 16:58:37 悟仁 (冰露)

无语,和楼主有毛关系?

赞
>
Doumeki
2012-03-08 18:20:16 Doumeki

樓上上所指的樓主好像不是樓上所作為的樓主

赞
>
悟仁
2012-03-08 18:22:26 悟仁 (冰露)

日,果然老了。

零零后九零后八零后的网络用语理解无能。

赞
>
S.
2012-03-08 18:43:45 S. (你是我的好姑娘)

2012-03-08 16:10:23 周禾   2012-03-03 16:07:04 Lynnie  看起来不错的样子……M下~顺便请问那位欧美流动漫控同学,有什么值得推荐的作品吗?
    
    不知道你喜欢什么类型的,比较大众的就是小羊肖恩,辛普森一家,happytreefriends什么的。
    还有小众点的成人动画,比如拉尔夫·巴克希的一些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和日本漫画有什么关系?是日本动画吧??
  搂主说的作品并不真正厉害,只能说看得还太少,明显日本动画看得也不多,不用说日本漫画了.日本的“动漫“现在基本等同于电影、书籍这样的载体的存在了,什么样风格特色题材的作品都有,所以才能够创造二次元啊!至于美国是商业化动漫,欧洲纯粹将其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或者儿童作品来看。只有把动漫当成小孩子看的幼齿作品的某国,才到今天还在制作FLASH版 儿童动画

至于美国是商业化动漫,欧洲纯粹将其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或者儿童作品来看


哈哈,您去看看happytreefriends,把眼睛闪瞎后回来再说,

赞
>
S.
2012-03-08 18:48:31 S. (你是我的好姑娘)

2012-03-06 17:13:15 Lynnie  谢,拉尔夫那个马了……欧美动漫对我来说主要是画风上的接受无能orz


对我来说,最吸引我的还是动漫动画背后的思想和情节。

至于画风,越放肆越自由越随心所欲信马由缰越好,动漫和动画最本质的优势就是在于可以不受现实条件拘束,可以任意挥洒,而日漫的画风太死板了。





赞
>
悟仁
2012-03-08 18:48:59 悟仁 (冰露)

额,猎奇漫大家看过么http://www.douban.com/group/EroGuro/

我看的漫画很少,不超过30部,发觉猎奇漫博大精深

赞
>
S.
2012-03-08 20:24:30 S. (你是我的好姑娘)

 哈哈,您去看看happytreefriends,把眼睛闪瞎后回来再说,
  ——————————————————————
  
  三年前就看过,不好意思眼睛没有闪瞎……如果这种萌物的死亡表演就是你说的“论深度和表现力来说”,我不能不怀疑你是在“装逼”。
  
   S. 不用自以为是,以为别人都没看过你说的东西。

“美国是商业化动漫,欧洲纯粹将其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或者儿童作品来看 ”


请您看清楚,这是用来回应你这句话的。

同时,我只是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意见不同,请不要人身攻击。也犯不着苦大仇深的样子,有点肚量好一些。

如果您还认为不够的话,请看下树婴。

赞
>
悟仁
2012-03-08 22:20:57 悟仁 (冰露)

除非给福利,再吵我就删帖了

赞
>
Doumeki
2012-03-08 22:36:34 Doumeki

下水街?

赞
>
小爱
2012-03-09 01:15:58 小爱 (文熙俊是我男人>ω<)

得多不了解日本小众漫的人才能觉得它没什么可重视的

欧美和日本的商业动画大多没什么好看的,但小众作品里都有牛逼的存在
突出哪一方的优势贬低另一方的劣势似乎都不恰当

以及我喜欢日本漫画十几年了
至今憎恨日本

不好意思我人格分裂

赞
>
S.
2012-03-09 09:42:02 S. (你是我的好姑娘)

2012-03-08 21:24:48 周禾  这已经是气量问题了?不晓得你对气量到底是怎么定义的?不晓得人身攻击在哪儿?说你“自以为是”就是人身攻击?——那还听开眼界的啊!
  
  美国大部分动画片都很无聊,因为主要人群是青少年,结果就是邪不胜正,少年维特多烦恼,蹦蹦跳跳歌舞青春的题材。所谓针对成年人向的动画片出名的,也只是靠这种大概(我猜)是中国人在长期审核制度保护下就觉得非常猎奇或者天方夜谭的方式博得了某些人——比如你?——的好感和青睐有加?
  
  美国的动漫就是商业,说到底追求到了动画什么样的艺术感与境界,那是日本人和欧美人在做的事情。当你看到皮克斯靠3维动画赚了钱的时候,所有的制片厂都开始创造三位动画,这就是商业的本质。
  
  但回头看欧洲人的三维动画,追求的根本就还是艺术的表现力和作品的深刻性。与赚钱不赚钱完全没有关系,也因此欧洲多产短片。在法国举办的最牛逼的动画评委奖(忘记名字了),根本没商业片的位置,一个字:滚!换句话说,欧洲做动画片的心情基本和中国早年做美术片的心情是一样的,至于欧洲的商业动画,针对青少年,审查极为严格到令人受不了的地步。打个架连血都很难看到,不然就不播。放在日本试试,海贼王天天打架名侦探柯南处处死人。
  
  所谓的非主流和日本的非主流相提并论?开玩笑吧??
  正常美国人估计都要觉得每部日本动画都他妈的是非主流,色情隐喻与打架死亡简直是家常便饭,哪一步动画几乎没有女主角的性感泳装照


我仿佛看见了您在唾沫横飞的说这些充满激情的话

好吧,我回应您一下。

如果您认为美国的动画除了皮克斯和迪斯尼钢铁侠就没别的了,我表示遗憾。

如果您认为欧洲的动画除了艺术小孩没别的了,那请您看看阿德曼动画工作室的作品。请你说话不要这么容易下结论,容易失言。

我喜欢看到二维作品做到现实不能做到的的张力,天马星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探索荒诞甚至极端的边缘。色情隐喻与打架死亡在那都不稀奇,重要的在它们背后存在着思想和表现力的高层,可以触摸到人的心。可惜在色情隐喻与打架死亡中我只看到了阴郁和日本人被束缚的灵魂。

至于您如大陆教科书一般边意淫边粗暴下结论的作风,是不是也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下养成的呢?呵呵,只是个玩笑,不要介意,只是想提醒你即使争辩也请保持起码的礼貌。

赞
>
S.
2012-03-09 09:47:03 S. (你是我的好姑娘)

2012-03-08 21:29:50 周禾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世界会有人不喜欢日本动漫?
    但我知道凡是好好看过日本动漫的没有一个会不喜欢日本的。
    
    顺便一说,日本漫画不是comic是manga,日本的动画不是cartoon是animation。当英语世界承认这个属于日本的专有词汇,你就知道二次元已经不是和欧美动漫相提并论的一个高度了。日本动漫自成一格,也是欧美都望尘莫及的动漫帝国
  
  
  呵呵,按这个逻辑,那么day day up也被采纳说明了什么呢?是不是湖南台天天向上就可以说称霸全球了呢。这只是一个语言的包容性,就像我们说拷贝一样。
  
  至于二次元泛滥不假,在欧美也是一样,就像今天的世界,浮躁虚华。毕竟曲高和寡,所以数量上日漫肯定是占优势的。

赞
>
S.
2012-03-09 09:49:52 S. (你是我的好姑娘)

2012-03-08 22:20:57 悟仁 (幸福的青鸟)  除非给福利,再吵我就删帖了

好吧,我不会再回复了。

我本来就知道在这里发帖肯定会被日漫迷喷。只不过觉得这几天不忙,辩论下有助于大脑细胞保持活性,哈哈。至于打扰了您,那就对不起了。

赞
>
悟仁
2012-03-09 12:21:11 悟仁 (冰露)

小爱姐,啧啧

赞
>
✨糖柯莉安
2012-03-31 15:49:24 ✨糖柯莉安

看完了,书的热情不错,书的理论也很不错,就是这本20年前出的书,范例也是几十年前的了,只能当做基础教科书来看。如今日本漫画的整体形态进化了很多,有没有人作相关的研究?

(或者直接去看BAKUMAN好了么XD

赞
>
✨糖柯莉安
2012-03-31 15:49:58 ✨糖柯莉安

小爱酱那是真爱 (╯v╰)

赞
>
伯努利的骰子
2016-06-12 22:52:54 伯努利的骰子

 又有个看了几本小众美漫在这里卖弄了
  各有各好,有必要在这里比?(比也可以比,但你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都比你这装逼货强,这点无疑问

赞
>
伯努利的骰子
2016-06-12 22:57:52 伯努利的骰子

日漫那么差,为什么黑客帝国要致敬攻壳机动队?

为什么好莱坞要翻拍攻壳机动队、阿基拉、铳梦?

为什么诺兰拍部盗梦空间要借鉴今敏的红辣椒?

赞
>

> 我来回应

> 去日本漫画为什么有趣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有人知道这个樱泽惠里加的其他作品吗?很喜欢她的画风(亿点不良)

中国漫画为什么不行??!(女子十八罗汉)

日文原版于1997年(喵呜)

在線地址(nagoshi)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