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学院的1001天 短评

热门
  • 2 時代抗疫totoro 2013-02-24 21:26:57

    其实我看见有马英九“总统”作序,就应该知道这书跟大部分台湾社科类学者写的书一样,陈腐、乏味、空洞、矫情、cliche,若作为严肃学术探讨著作来看,显然不够informative;若作为空余读物,显然又没趣味性。。。当然,作者都三十几岁了才去美国念LLM,然后又成功转为JSD,固然是其值得骄傲吹嘘的地方,只不过IUB也算不上什么令人向往的名校学府吧。。。

  • 1 Kreuzberg 2014-06-18 21:11:51

    东吴法学院本科然后去IUB读老流氓和SJD就这点见解?

  • 0 三斤 2012-02-02 14:32:29

    IU法学院中文招生广告。

  • 0 北楼鬼 2013-03-29 08:31:32

    好好一本台湾公法学者旅美的札记书简,被出版商搞成这么屎的名= =。趣味性学术性都很足,作者很真诚有爱。关于法学的各种点滴反正是足以满足我这样的“公法爱好者”了。。

  • 0 三十九度風 2017-01-14 01:57:37

    看完就打消了美国JD的念头hhhh

  • 0 觅丫5 2012-09-27 13:57:28

    不记得当初为什么把这本书加入书单了,其实刚借来的时候对它期望并不高,慢慢看着,似乎还有点意思,到后半部分,就觉得很不错了,有不少含金量,很多地方见解确实很独到,至少在我看来如此。提到的一些教授、最高院法官的观点很值得深思了,所以给4分~

  • 0 乱乱 2014-01-10 23:05:19

    前一部分生活小记真的是丰富有趣,后面每篇浅尝辄止地谈见解真的就太拖沓了,有点没条理有点怂,好多topics都是周五英语讨论组讨论过的,只能说还行。

  • 0 玓瓅 2012-12-01 11:46:00

    这本书挺多金句的,大概记得“普通法系是以培养律师为目标,大陆法系是以培养法官为目标,这反应在模拟法庭的形式,普通法系的模拟法庭是真枪实弹,而大陆法系更像一套戏剧...”大概是这个意思,记得不太清楚...p.s.作者也是研究宪法的,觉得好适合@南国湘人邹平学 老师...

  • 0 阅湖 2014-05-20 16:06:35

    这本书的评价绝对不该这么低啊,写法学教育,作者把重点放在“教育”上,谈法学浅一些自是可以理解(更何况相较大陆的宪法教育水平,这真的算浅么)。个人以为作者若以吴咏慧的《哈佛琐记》为样板,几乎可以说实现了这个目标~

  • 0 calmocean 2012-03-18 18:20:44

    偷得浮生周末闲,终于读完,一个月不读书,至少是半个灵魂可憎。(16/50)

  • 0 carmen~ 2014-08-31 23:28:10

    台湾人介绍自己在美国读法学的一本书,其实也就是日记+法律笔记。看完也就对法学留学生生活有个大概的了解,我觉得还不如《一个小女人的常春藤之旅》写的生动。第二部分课程笔记我没怎么看,不过倒是提醒我在面对一件事情一个观点的时候要有自己的思考,要去查数据。

  • 0 Foxy 2012-01-23 17:24:23

    想要去美国留学或了解美国法学院生活的可以一读。

  • 0 明法™抗议豆瓣删组 2020-07-19 20:31:04

    作者于2000年至2003年留美印第安纳大学,攻读LL.M.到S.J.D.过程中的学与思。作者重点关注美国宪法与全球化,相关知识点和分析可涉猎。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Aman院长,同时也是爵士鼓手。而作者能够顺利攻读,除了自己积极表现,也有赖这些贵人。

  • 0 Jackma 2013-03-21 08:59:15

    一本普及书,和林达的差远了。

  • 0 四两哀伤 2013-04-23 23:01:34

    目前对美国法律不甚了解,有些内容读起来略显晦涩,但其余生活札记读起来很温馨和有趣。

  • 0 哈利是姑姑 2012-09-09 22:04:39

    反思自己接受的教育以及自己的思辨方式

  • 0 雾中的刺猬 2017-01-06 00:08:01

    IUB法学院的闲适生活

  • 0 狮子雨c 2019-05-18 18:34:40

    美国的法学教育 实用主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