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顾城 短评

热门
  • 1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6-02-13 23:05:49

    算是对顾城此人的生平有了个初步了解,我感觉此书没有其他人形容得那么差。

  • 1 青兮 2013-07-20 23:48:32

    诗人太疯狂,谢烨无法逃离他,其实她希望顾城自杀,很能理解这种绝望。去看《你叫小木耳》,知谢烨也是一个被另一半所遮蔽了光芒的作家。

  • 2 焦糖啊 2015-02-22 18:46:52

    如果能给负分。作者一对顾城并不了解,二连写传记最基本的诚意都没有,漏洞百出,无凭无据,简直是对顾城的亵渎。

  • 0 秦小瑾 2015-06-22 20:23:00

    没啥好说的,这本书像是一个资源集合。

  • 1 eetunderwrain 2019-06-04 10:16:24

    加一星因为大家太苛刻了略略略

  • 0 拾柒贰肆 2012-10-28 11:34:37

    里面的诗还是不错滴

  • 0 Hermione 2022-08-23 15:51:33 四川

    以顾工(其父)和顾城的历史环境为脉络,用书信和访谈为主干的回忆录。可以看出作者与顾城并非十分亲密,视角相对客观,有距离。幸好没有对英儿有太多笔墨。是对《英儿》和《魂断激流岛》的一个小小补充吧。

  • 1 soul仔仔 2013-06-08 23:31:19

    作者站在朋友的角度上淡化了顾城和谢烨故事中阴暗的一面

  • 0 阿艾 2020-04-14 01:32:51

    不认为死亡的选择是刻意而为之的。不容于世而保存完整的自我感觉略牵强。 应该不会那么“伟大”,或者“坚贞”之类的(虽然这两个词不太合适但也不知道该怎么修饰了) 而是在世间找到能生存下去的出路前就撞死了(因为一切不太重要的契机)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 不过作为自己来说总会有, 喜欢的诗人。 没有成功的活着真是太好了。 不成熟的想法

  • 0 斑斑 2012-10-22 22:10:40

    感觉还是不是很全面深入,作者还在本书中过分强调自己的事。好吧。。不够客观了。

  • 0 哒哒哒橙子 2021-01-15 19:04:17

    在顾城身上,天才和偏执狂不是一线之隔,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 0 昕怡 2021-08-29 18:32:59

    这本书无愧于名字,仅仅写了作者知道的。作者仅仅做了剪贴报就出了书。大量的疑问,是真的疑问句,抛给了读者。最后也是最搞笑的是列了瑞典诗人的诗集出版年表,却没有顾城的。

  • 0 泡芙芙 2024-11-06 17:57:52 新疆

    垃圾,这种垃圾书,啥人都能当作家,舆论影响果然很重要,这种垃圾书能出版我都怀疑是给了好处让他写的,所以说不要对别人有什么滤镜,哪怕是作家或者学者,毕竟有些人饭做的跟屎一样都能开饭店不是吗,捧精神有问题的人的臭脚,谢烨不敢离婚就是怕顾因为这事自杀了然后有一群脑残来洗地攻击她吧

  • 1 KK1897 2012-12-20 22:46:38

    他与谢烨邂逅在火车上,顾城说,谢烨的额头有圣洁的光芒。一个看着照片就能爱上的人,这样的人怎会老套,怎会是悲剧,这样的人能不死吗

  • 0 甦世 2012-06-27 21:18:28

    只能说非常佩服作者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许多的事实描述其实不过是转述别人的记述。而且,有些还是在众多的顾城作品或者与顾城有关的作品和评论基础上作出的臆断性的评价。作者自称是顾城的朋友,还走访了顾城和谢烨的家属,但是尚未见到一点信息。所谓的朋友也只不过是见过面认识而已,真是可笑至极。

  • 0 山形无意 2022-01-03 22:42:31

    淡化➕片面,太多自己想当然的内容,涉及作品也不多。

  • 0 陈小喵 2017-04-21 09:34:29

    被《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所感动,本来无法理解一个如此灵动的诗人怎么可能做出那么残忍的事,许是我们对其本身了解实在太少,书中一个例子可见一斑,顾城因为妻子喜欢其父亲为别人带的一件衣服,而与岳父争执,要求把衣服给谢烨,岳父觉得衣服是我帮人带的,你们要是喜欢,再去买一件就是了,可是顾城却不依不饶,谢烨也因为这件事感动于顾城很爱自己。也许是诗人的思维比常人更性情化,极端化。

  • 0 xzpeter 2017-12-10 11:25:58

    顾城生平信息的收集,没有太多作者的心意,但是可以用来了解顾城。读不懂诗,只能试着读人。

  • 0 镀腰刀 2016-01-03 17:25:39

    打着手电在被窝读书的日子,书本之一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