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马尔罗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译者: 丁世中
出版年: 1999-02
页数: 280
定价: 13.00
装帧: 平装
丛书: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新版)
ISBN: 9787501601639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译者: 丁世中
出版年: 1999-02
页数: 280
定价: 13.00
装帧: 平装
丛书: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新版)
ISBN: 978750160163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泰晤士报文学评论副刊》近5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百本书 (tjliu)
- 小蠹书箱·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新版不全) (小米=qdmimi)
- 手头收集的上海城市研究 (藤原琉璃君)
- 外国人的中国纪事(三) (維舟)
- (英)西利尔-康诺利:现代主义运动----1880至1950年英,法,美现代主义代表作一百种 (RM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人的境遇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Lesmurmures 2018-09-21 15:17:33
[027]特别存在主义,特别法,所以成也在法败也在法
0 有用 枯丙仄 2024-12-17 13:25:37 江苏
(内容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鬼”一脉相承,不过多了些温情和法式情调,但如果影视化,可以成为中国的“刺杀蒋介石”吗?)故事以1927年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为背景, 当人面临各种困境(饥肠辘辘、苦难重重)时,该如何抉择自己的命运,人活着是为了成为真正的人,还是为了有一口饭吃?工人希望有工作,农民希望有土地,党派之争为了权力,奴隶为了信仰…结果,为了挣脱人的境遇,“在中国是鸦片,在伊斯兰是大麻,在西方是lov... (内容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鬼”一脉相承,不过多了些温情和法式情调,但如果影视化,可以成为中国的“刺杀蒋介石”吗?)故事以1927年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为背景, 当人面临各种困境(饥肠辘辘、苦难重重)时,该如何抉择自己的命运,人活着是为了成为真正的人,还是为了有一口饭吃?工人希望有工作,农民希望有土地,党派之争为了权力,奴隶为了信仰…结果,为了挣脱人的境遇,“在中国是鸦片,在伊斯兰是大麻,在西方是love-make…” (展开)
1 有用 原节子 2017-07-17 08:07:02
心都扎透了个屁的
0 有用 牟仃 2022-04-12 21:17:00
发现这本书已经看过多年了。马尔罗到东方参加反政府武装后写下的。极其晦暗、压抑,如同利奥塔所说:“死亡以铅和黄铜骨架的形象出现,”人只能以虚无主义姿态与死亡对峙,死亡的气息又如浓重的阴霾四处弥散,构成全书的骇人氛围。人物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不像通常的革命小说。那时的马尔罗还是个左翼知识分子,如果是在某地,八成会被当局打成“大毒草”。
0 有用 Liwuyang 2023-02-01 10:52:56 云南
精彩但不太好读的(可能是翻译问题)革命小说,再度思考念头与拳头、遥远的与迫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