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法学电子书扫描版收藏 (hatashi)
- 已购图书(法律理论) (leo)
- ◆岊湬的书柜(22) (岊湬)
- 法理学進階閱讀書目 (Orpheus+)
- 法学基础 · 阅读 (mom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规范·人格体·社会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治世之能臣 2024-05-05 20:40:04 北京
殷素素临死前留给张无忌的遗言是:“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
1 有用 嘎吱嘎吱 2021-01-07 21:24:43
是否以及如何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徘徊,成了welzel以来所有刑法学者如何改革犯罪论体系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Jakobs教授选择了一种更为极端的方式,似会导致不法与责任分离体系的崩溃。但不可否认,在其框架内,这样一种选择方案又是符合逻辑的。规范、人格体、社会似乎是前一个概念产生了后一个概念,但实质上他们互为前提。孤单的、工具的人并不存在,具有人格体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而作为规范性相互理... 是否以及如何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徘徊,成了welzel以来所有刑法学者如何改革犯罪论体系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Jakobs教授选择了一种更为极端的方式,似会导致不法与责任分离体系的崩溃。但不可否认,在其框架内,这样一种选择方案又是符合逻辑的。规范、人格体、社会似乎是前一个概念产生了后一个概念,但实质上他们互为前提。孤单的、工具的人并不存在,具有人格体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而作为规范性相互理解的社会也才是社会。由此产生的问题便是人何以归责,便与人格体、规范、社会这三个概念不可分割。关于责任的论述,可详见本书第9章。 (展开)
1 有用 国士 2008-06-07 11:36:50
看不懂
1 有用 客尘 2022-12-04 10:18:19 北京
三月份的时候第三遍读过。
1 有用 qwerty 2024-07-26 18:10:28 广东
(?)在hegel那里,首先是人之间相互承认,随后承认得到制度化,扩展至普遍承认;但jakobs却认为制度性的承认才是首要的,因为作为“本身是所有东西的尺”的个体,相互间的对立仍然由“快/不快”的图示支配,必须从外部通过规范向其导入一个新图式,所谓承认是权威对个体作出的角色任务分配。但在一个权威支配存续的社会,与那自然状态相比不也是充满着不信任与不确定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