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个家族,因李鸿章的命运,先是大红,后是大黑,悬殊之大,有若天渊。这部家族沉浮史,本身就是近代社会变动的缩影,很值得研究。这个大起大落的家族,在那个风雷激荡的年代,竟出了那么多的人才,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散处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尼日利亚等地,这种众多人才出于一家的现象更值得研究。家境、家风、家教、遗传基因、个人气质、逆境的锻炼,都在家族演变中发生作用。这样的家族,实在是社会史研究的极好个案。
书中有相当一部分资料是首次披露,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的一些缺憾,解决了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加深了人们对李氏家族及近代历史的理解。
在作者潇洒流畅的笔下,本已非凡的故事,被娓娓道来,时而风轻云淡,时而金戈铁马,时而哀怨缠绵,让读者或忧或喜,时惊时叹。
这是一本资料、文理、词章三长兼具的书,在存史、教...
(展开全部)
这是一本资料、文理、词章三长兼具的书,在存史、教化、娱情三方面,都值得一读。
宋路霞,女,1952年生,山东济南人,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校报编辑部主任,现为自由撰稿人。
多年致力于上海文史学故和近现代家族史的调研和创作,著有《上海的豪门旧梦》、《上海的豪门望族》、《百年收藏》、《盛宣怀家族》、《回梦上海大饭店》、《回梦上海老洋房》等著作。
《李鸿章家族》是作者历时五年辛勤耕耘的力作,史料详实,内容丰富,叙述生动,图文并茂,再现了200年间中国上层社会的种种生活场景,展示了李鸿章家族这个超级大宅门,在历史风云际会中的百年盛衰。
《走向共和》的争议,或许能在这类研究中得到一些解答。当庞大的保守派守着祖宗章法行文断事时,为了争取在中国修铁路,想尽办法耗时十年,如此看眼看世界,满朝文武还能有谁,可惜,功败垂成身先死。当然,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不仅仅要看其正向一面,另一面也是值得关注。可是面对一艘即将沉没的破船,人物、时代、历史也有其局限性,有时也不是一个修修补补的裱糊匠就可以拯救的。
这么好的素材,原可以写的激荡人心,最后写的跟家谱似的,xxx干了xxx,sigh,可惜了这么好的原材料
2006,南区图书馆
毁誉参半如李鸿章,历代评说太多太多了,本书真正叫我大吃一惊的是:李鸿章或者他兄弟的后人中,多是落寞之辈,一代代子孙的教育却从没有忽视过,以致于这个家族诞生了十数位博士、院士,数十位硕士、百余位学士……
如走马观花一般,不如买本李鸿章传记读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4篇
> 16人在读
> 83人读过
> 76人想读
订阅关于李鸿章家族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攻部礼戏 2023-09-29 22:01:49 北京
《走向共和》的争议,或许能在这类研究中得到一些解答。当庞大的保守派守着祖宗章法行文断事时,为了争取在中国修铁路,想尽办法耗时十年,如此看眼看世界,满朝文武还能有谁,可惜,功败垂成身先死。当然,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不仅仅要看其正向一面,另一面也是值得关注。可是面对一艘即将沉没的破船,人物、时代、历史也有其局限性,有时也不是一个修修补补的裱糊匠就可以拯救的。
0 有用 Alkis_Tangelis 2014-04-29 07:23:24
这么好的素材,原可以写的激荡人心,最后写的跟家谱似的,xxx干了xxx,sigh,可惜了这么好的原材料
0 有用 蓝黑 2010-10-29 14:26:24
2006,南区图书馆
1 有用 laura 2009-04-08 20:33:25
毁誉参半如李鸿章,历代评说太多太多了,本书真正叫我大吃一惊的是:李鸿章或者他兄弟的后人中,多是落寞之辈,一代代子孙的教育却从没有忽视过,以致于这个家族诞生了十数位博士、院士,数十位硕士、百余位学士……
0 有用 Anita 2013-05-05 13:39:00
如走马观花一般,不如买本李鸿章传记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