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的创作者
· · · · · ·
-
荷马 作者
原文摘录 · · · · · ·
-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德瑞克·沃尔科特在《新世界的地图之一·群岛》 中写道: 这个句子的尽头,雨会开始飘下。 雨的边线上,是一张帆。 慢慢地,群岛自帆的视野消失; 一个种族对港口的信仰 也驶入了迷雾。十年的仗打完了。 海伦的头发是一片鸟云, 而特洛伊已是烟雨茫茫的海边 一只盛满白灰的火坑。 细雨渐密,像竖琴的丝弦。 一个目光阴沉的男子用手指叩住雨丝, 把《奥德赛》的第一行轻轻拔响。 荷马从特洛伊的废墟中走来,烟雨蒙蒙,弹奏哀婉雄浑的琴弦,诉说着一个悠长的梦。海伦的发丝笼罩在后人心间,直到19世纪中期考古学家施里曼对特洛伊遗址的发掘,拨开了许久以来笼罩的鸟云。 公元前13至公元前12世纪,慕凯奈(或迈锡尼)文明时期,希腊各城邦向位于爱琴海沿岸富庶的特洛伊发起耗时十年的征战——特洛伊战争。是海伦悲戚的呜咽,还是宙斯的旨意成就了古希腊的文学经典,金碧辉煌的特洛伊城池才是这场战争背后的真正意图。固若金汤的特洛伊毁灭了,慕凯奈文明衰落,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成为传世之作。据传荷马曾亲眼目睹阿基琉斯的铠甲,被光芒所伤双目失明,神明怜惜赐予了他吟诗的灵感。西塞罗在《图斯卡鲁论辩录》中写道:“传说荷马是一位盲人,但他却让我们看到了他自己无法看见的东西。” (查看原文) -
慕耳弥冬人也这样,群情激昂,满腔愤怒,从船寨边扑向敌人,喊声震天。 只听帕特罗克洛斯这样大声地鼓励部下: “慕耳弥冬人,裴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同伴们!记住你们在为了谁而战斗! 奋勇拼杀,让统治辽阔疆域的阿伽门农, 承认自己丧失理智的愚蠢, 竟然侮辱阿开亚人中最杰出的英雄! 为了阿基琉斯战斗!”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35页
荷马史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
《荷马史诗》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光辉巨著,它既是完美的文学作品,又是研究古代氏族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它正式成书于公元前 6 世纪。包括两部史诗,一部为《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纪》),另一部是《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 12 世纪末希...
(展开)

神一样的阿勒桑德罗,吓得面色苍白手脚颤抖
“神一样的阿勒桑德罗倒吸一口冷气 / 为了避免送命,他退回到队伍中去 / 就像一个人在山谷中碰到毒蛇 / 他面色苍白,手脚颤抖 / 连连后退。” 我想,荷马大爷肯定不是要黑神,而且他也不像一个喜剧诗人。这看起来更像是构思上的缺陷,就像在整部作品中,人物智商经常有下线的时...
(展开)

外国文学史笔记简记之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 民族文学的“原型” 1叙事层面:故事情节:线索为女人,love;场景为战争,power。两大母题。 A史诗的内外冲突线索贯穿爱情二字,因女人而起,基于“爱情是最珍贵的东西,对爱情的破坏就是对尊严的破坏。” B史诗将体现力的拼搏奋斗智慧视为人活着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
> 更多书评 1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8)8.6分 157人读过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6)8.3分 346人读过
-
远方出版社8.6分 116人读过
-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2)8.2分 9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荷马史诗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